一种小型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56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锅,特别涉及一种小型电饭锅。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目前的电饭锅一般由发热盘、锅胆、锅体外壳和磁钢温控系统组成,使用者煮完米饭后都必须先将锅胆内的米饭倒入饭碗中食用,如果是一个人食用的话,食用完毕后既然清洗饭碗,还要清洗电饭锅,使用比较麻烦。另外,在煮米饭过程中,容易产生汽泡及蒸汽,现有的电饭锅一般只设有泄压孔,而没有设置专门的消泡装置,同时容易导致锅胆内的水份流失,影响米饭的口感。因此,如何实现一种适合一个人使用、使用清洗方便、具有消泡功能的电饭锅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电饭锅,旨在实现一种适合一个人使用、使用清洗方便、具有消泡功能的电饭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小型电饭锅,包括锅体外壳组件、容置于锅体外壳组件内的内锅、盖合于锅体外壳组件上的盖体,还包括发热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发热装置通过钎焊的方式焊接于内锅底部使内锅及发热装置连为一体并组成锅体组件,电路控制装置安装于锅体组件的底部并与锅体外壳组件的内壁相接,锅体组件与锅体外壳组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设于锅体组件与盖体之间的用于消除汽泡的消泡装置。优选地,小型电饭锅呈圆柱体形状,圆柱体的直径不大于30厘米。优选地,消泡装置包括蒸汽挡板、设于蒸汽挡板及盖体之间的消泡阀。优选地,蒸汽挡板呈圆盘形状,蒸汽挡板上端敞口处朝外延伸出可使蒸汽挡板架设于锅体组件上的外沿边,蒸汽挡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处朝下设有圆形的容置凹槽,容置凹槽底部设有中心通孔及环绕中心通孔布设的第一通孔。优选地,消泡阀呈圆盘形状,消泡阀在与容置凹槽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容置凹槽适配并可容置于容置凹槽内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边缘朝上延伸出上沿边,上沿边的高度比消泡阀的边缘的高度低,上沿边上均匀设有若干可供液体通过并流入第一凹槽内的缺口,第一凹槽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心孔柱,通心孔柱的内径比中心通孔的直径大,通心孔柱周边绕设有若干第二通孔,第一凹槽底面朝下延伸出第三环形凸边使第一凹槽底面与容置凹槽的底部隔开。优选地,盖体在与消泡阀对应的位置处朝下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下底面在通心孔柱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下端部分分叉并穿过通心孔柱的分叉凸台,还设有一环绕于通心孔柱周边的第一环形凸边,第一环形凸边的高度小于第二凹槽下底面与第一凹槽上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凹槽下底面设有绕设于第一环形凸边、上沿边外围的第二环形凸边,第二环形凸边的高度小于第二凹 槽下底面与消泡阀之间的距离,盖体在第二环形凸边与消泡阀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连通外部及消泡阀内部的第三通孔,分叉凸台穿过通心孔柱及中心通孔并可将蒸汽挡板卡固于分叉凸台上,消泡阀卡固于蒸汽挡板与盖体之间。优选地,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卡设于盖体与蒸汽挡板之间的密封硅胶圈,密封硅胶圈呈圆环形状,圆环的内侧面设有一径向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外沿边适配并套设于外沿边上。优选地,盖体内侧壁设有内螺纹,锅体外壳组件在内螺纹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内螺纹适配并可相互咬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包括锅体外壳组件、容置于锅体外壳组件内的内锅、盖合于锅体外壳组件上的盖体,还包括发热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发热装置通过钎焊的方式焊接于内锅底部使内锅及发热装置连为一体并组成锅体组件,电路控制装置安装于锅体组件的底部并与锅体外壳组件的内壁相接,锅体组件与锅体外壳组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设于锅体组件与盖体之间的用于消除汽泡的消泡装置。本实用新型小型电饭锅通过将发热装置直接钎焊到内锅底部使内锅及发热装置形成锅体组件,并将电路控制装置安装于锅体组件底部,简化了电饭锅的结构,而且电饭锅体积小巧,重量较轻,通过消泡装置还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泡效果,同时具有防止水份流失、及时泄压等功能,可烹煮出香软可口的米饭,同时安全性高,使用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中盖体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中消泡阀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中蒸汽挡板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至图7,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电饭锅的一实施例,包括锅体外壳组件100、容置于锅体外壳组件100内的内锅201、盖合于锅体外壳组件100上的盖体300,还包括发热装置202、电路控制装置400。本实用新型小型电饭锅呈圆柱体形状,圆柱体的直径不大于30厘米,体积小巧,重量较轻,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发热装置202通过钎焊的方式直接焊接于内锅201底部使内锅201及发热装置202连为一体并组成锅体组件200,电路控制装置400安装于锅体组件200的底部并与锅体外壳组件100的内壁相接,锅体组件200与锅体外壳组件10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这样,内锅201、发热装置202、电路控制装置400及锅体外壳组件10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简单,而且饭做好后,打开电饭锅的盖体300可以直接食用,而不需要将内锅201中的米饭盛到碗内才进行食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巧,重量轻,非常适合一个人食用,食用完毕后只需清洗电饭锅,而不需要清洗饭碗,方便实用。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设于锅体组件200与盖体300之间的用于消除汽泡的消泡装置。消泡装置包括蒸汽挡板500、设于蒸汽挡板500及盖体300之间的消泡阀600。蒸汽挡板500呈圆盘形状,蒸汽挡板500上端敞口处朝外延伸出可使蒸汽挡板500架设于锅体组件200上的外沿边501。蒸汽挡板500底部的中心位置处朝下设有圆形的容置凹槽502,容置凹槽502底部设有中心通孔503及环绕中心通孔503布设的第一通孔504,煮饭时会产生水蒸汽及汽泡,而汽泡较多时会累积起来到达盖体300部分,这样,中心通孔503及第一通孔504可以供汽泡及水蒸汽通过。消泡阀600呈圆盘形状,消 泡阀600在与容置凹槽502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容置凹槽502适配并可容置于容置凹槽502内的第一凹槽601。第一凹槽601边缘朝上延伸出上沿边602,上沿边602的高度比消泡阀600的边缘的高度低,上沿边602上均匀设有若干可供液体通过并流入第一凹槽601内的缺口 603。第一凹槽601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心孔柱604,通心孔柱604的内径比中心通孔503的直径大,通心孔柱604周边绕设有若干第二通孔605。第一凹槽601底面朝下延伸出第三环形凸边606使第一凹槽601底面与容置凹槽502的底部隔开,使第一通孔504与第二通孔605之间相通。这样,通过了中心通孔503及第一通孔504的汽泡及水蒸汽可以从通心孔柱604及第二通孔605进入到第一凹槽601内,并且由于第一凹槽601边缘处的上沿边602高度低于消泡阀600的边缘高度,第一凹槽601内的汽泡及水蒸汽可以通过上沿边602的上方,同时汽泡及水蒸汽也可以从上沿边602上的缺口 603通过。而当汽泡破灭、水蒸汽遇冷液化所形成的米汤可以顺着缺口 603流入到第一凹槽601内,并可以从第二通孔605、中心通孔503、第一通孔504回流到内锅201中,以防水份流失。盖体300在与消泡阀600对应的位置处朝下设有第二凹槽301。第二凹槽301下底面在通心孔柱604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下端部分分叉并穿过通心孔柱604的分叉凸台302,分叉凸台302穿过通心孔柱604及中心通孔503并可将蒸汽挡板500卡固于分叉凸台302上,消泡阀600卡固于蒸汽挡板500与盖体300之间,分叉凸台302具有弹性可发生变形后自动复位,这样就可以用于挂着蒸汽挡板500,而且安装、拆卸蒸汽挡板500非常简便。第二凹槽301下底面在通心孔柱604对应的位置处还设有一环绕于通心孔柱604周边的第一环形凸边303,第一环形凸边303的高度小于第二凹槽301下底面与第一凹槽601上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凹槽301下底面设有绕设于第一环形凸边303、上沿边602外围的第二环形凸边304,第二环形凸边304的高度小于第二凹槽301下底面与消泡阀600之间的距离。盖体300在第二环形凸边304与消泡阀600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连通外部及消泡阀600内部的第三通孔305,过多的蒸汽容易使内锅201中的压强过高,产生安全隐患,而过多的蒸汽可以从第三通孔305中散发至外部,第三通孔305具有及时泄压并保持内锅201中压强稳定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盖体300的第一环形沿边、第二环形沿边、消泡阀600的通心孔柱604、上沿边602形成相互错开设置的并可供汽泡、水蒸汽通过的曲折通道,汽泡通过曲折通道时容易破裂形成米汤,而水蒸汽通过曲折通道时容易遇冷而液化形成米汤,而米汤可以通过上沿边602的缺口 603顺势流入到第一凹槽601内,并从消泡阀600的第二通孔605、蒸汽挡板500的中心通孔503、第一通孔504回流到正在蒸煮的米饭中,反复循环,水份不会流失,而且煮出来的米饭香软可口,此过程中过多的蒸汽可以从盖体300的第三通孔305排至外部,以保持电饭锅内压强稳定安全。本实用新型中的消泡装置不但具有消泡作用,而且可防止水份流失,防止出现干烧,及时泄压的作用。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卡设于盖体300与蒸汽挡板500之间的密封硅胶圈700,密封硅胶圈700呈圆环形状,圆环的内侧面设有一径向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外沿边501适配并套设于外沿边501上,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加热产生的汽泡或水蒸汽从盖体300与锅体外壳组件100之间的缝隙溢出。盖体300内侧壁设有内螺纹306,锅体外壳组件100在内螺纹306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内螺纹306适配并可相互咬合的外螺纹101,通过外螺纹101与内螺纹306的相互咬合可防止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汽泡顶开盖体300。当需要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小型电饭锅煮饭时,将一定比例的米和水放入锅体组件200内,将密封硅胶圈700套设在蒸汽挡板500的外沿边501上,然后将消泡阀600的第一凹槽601置入蒸汽挡板500的容置凹槽502内,再通过分叉凸台302将蒸汽挡板500卡固于盖体300下端,消泡阀600位于蒸汽挡板500及盖体300之间,这样,蒸汽挡板500、消泡阀600、盖体300形成一个整体,最后将盖体300扣合到锅体外壳组件100上,通过盖体300的内螺纹306与锅体外壳组件100上的外螺纹101相互咬合使盖体300紧固地扣合到锅体外壳组件100上,以防在电饭锅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和气泡顶开盖体300。接通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钎焊于锅体底部的发热装置202开始对内锅201进行加热,煮饭过程中会产生汽泡及水蒸汽,汽泡及水蒸汽上升到盖体300部分时,先通过蒸汽挡板500的中心通孔503、第一通孔504、消泡阀600的通心孔柱604,便到达消泡阀600的第一凹槽601位置,汽泡通过中心通孔503、第一通孔504时已经破裂成小汽泡,随后小汽泡及水蒸汽在盖体300的第二凹槽301与消泡阀600之间的空间内扩散,小汽泡在通过上述曲折通道时容易破裂形成米汤,而水蒸汽通过上述曲折通道时容易遇冷而液化形成米汤,而米汤可以通过上沿边602的缺口 603顺势流入到第一凹槽601内,并从消泡阀600的第二通孔605、蒸汽挡板500的中心通孔503、第一通孔504回流到正在蒸煮的米饭中,反复循环,水份不会流失,而且煮出来的米饭香软可口,此过程中过多的蒸汽可通过盖体300的第三通孔305排至外部,以保持电饭锅内压强稳定安全。大约15分钟后锅体组件200内的水份被煮干,电路控制装置400自动进入防干烧保温闷烧状态。到达设定温度后断开电源,通过电路控制装置400的控制使发热装置202停止加热,锅体组件200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至设定温度后,通过电路控制装置400的控制又重新接通电源,如此反复,可以确保锅体组件200内的米饭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米饭不仅被焖熟,还有良好的口感。焖烧10分钟左右,米饭即可达到可口的状态,关闭电源,取下电源线,打开盖体300即可直接食用。一个人使用时,不必将米饭从锅体中倒出,方便简单。本实用新型小型电饭锅通过将发热装置202直接钎焊到内锅201底部,使发热装置202和内锅201连为一个整体组成锅体组件200,并且将电路控制装置400安装于锅体组件200底部,简化了电饭锅的结构,而且电饭锅体积小,重量较,还具有良好的消泡、防止水份流失、及时泄压等功能,可烹煮出香软可口的米饭,同时安全性高,使用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电饭锅,包括锅体外壳组件、容置于所述锅体外壳组件内的内锅、盖合于所述锅体外壳组件上的盖体,还包括发热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通过钎焊的方式焊接于所述内锅底部使所述内锅及所述发热装置连为一体并组成锅体组件,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锅体组件的底部并与所述锅体外壳组件的内壁相接,所述锅体组件与所述锅体外壳组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与所述盖体之间的用于消除汽泡的消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电饭锅呈圆柱体形状,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不大于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装置包括蒸汽挡板、设于所述蒸汽挡板及所述盖体之间的消泡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挡板呈圆盘形状,所述蒸汽挡板上端敞口处朝外延伸出可使所述蒸汽挡板架设于所述锅体组件上的外沿边,所述蒸汽挡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处朝下设有圆形的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底部设有中心通孔及环绕所述中心通孔布设的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阀呈圆盘形状,所述消泡阀在与所述容置凹槽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容置凹槽适配并可容置于所述容置凹槽内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边缘朝上延伸出上沿边,所述上沿边的高度比所述消泡阀的边缘的高度低,所述上沿边上均匀设有若干可供液体通过并流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缺口,所述第一凹槽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心孔柱,所述通心孔柱的内径比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大,所述通心孔柱周边绕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凹槽底面朝下延伸出第三环形凸边使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与所述容置凹槽的底部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在与所述消泡阀对应的位置处朝下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下底面在所述通心孔柱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下端部分分叉并穿过所述通心孔柱的分叉凸台,还设有一环绕于所述通心孔柱周边的第一环形凸边,所述第一环形凸·边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下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上底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凹槽下底面设有绕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边、所述上沿边外围的第二环形凸边,所述第二环形凸边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凹槽下底面与所述消泡阀之间的距离,所述盖体在所述第二环形凸边与所述消泡阀之间的位置处设有连通外部及所述消泡阀内部的第三通孔,所述分叉凸台穿过所述通心孔柱及所述中心通孔并可将所述蒸汽挡板卡固于所述分叉凸台上,所述消泡阀卡固于所述蒸汽挡板与所述盖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卡设于所述盖体与所述蒸汽挡板之间的密封硅胶圈,所述密封硅胶圈呈圆环形状,所述圆环的内侧面设有一径向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外沿边适配并套设于所述外沿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锅体外壳组件在所述内螺纹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并可相互咬合的外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小型电饭锅,包括锅体外壳组件、内锅、盖体,还包括发热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发热装置通过钎焊的方式焊接于内锅底部使内锅及发热装置连为一体并组成锅体组件,电路控制装置安装于锅体组件的底部并与锅体外壳组件的内壁相接,锅体组件与锅体外壳组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小型电饭锅还包括一设于锅体组件与盖体之间的用于消除汽泡的消泡装置。本实用新型大大简化了电饭锅的结构,而且将电饭锅设计成体积小、重量轻的小型电饭锅,消泡装置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泡效果,同时具有防止水份流失、及时泄压等功能,可烹煮出香软可口的米饭,同时安全性高,使用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106756SQ20132010249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
发明者王光庭 申请人:王光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