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茶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72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污染茶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壶,尤其涉及一种防污染茶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茶壶在向外倒茶后,总会有部分茶水顺着壶嘴向下流至桌面,从而将桌面污染,给人们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干净卫生的防污染茶壶。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污染茶壶,包括壶体,壶体前侧密闭连通有壶嘴,其特征在于,壶体左右两侧分别同时铰接有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下端共同连接有接水盒;接水盒包括底板,底板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上端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遮板,遮板水平设置,遮板外端与挡板相连接,遮板里端围成接水口,接水口为圆形;接水盒的挡板外面前后对应设有前滑槽和后滑槽,前连接杆下端与前滑槽活动连接,后连接杆下端与后滑槽活动连接。根据所述的防污染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底壁中部向下隆起。根据所述的防污染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盒内设有吸水海绵。本实用新型中的接水盒能够收集从壶嘴流下的茶水,避免茶水污染桌面,因此干净卫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接水盒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壶嘴;2、壶体;3、后连接杆;4、后滑槽;5、接水盒;6、前连接杆;7、前滑槽;8、吸水海绵;9、接水口。51、遮板;52、挡板;5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污染茶壶,包括壶体2,壶体2前侧密闭连通有壶嘴1,壶体2左右两侧分别同时铰接有前连接杆6和后连接杆3,前连接杆6和后连接杆3下端共同连接有接水盒5 ;接水盒5包括底板53,底板53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挡板52,挡板52竖直设置,挡板52上端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遮板51,遮板51水平设置,遮板51外端与挡板52相连接,遮板51里端围成接水口 9,接水口 9为圆形;接水盒5的挡板52外面前后对应设有前滑槽7和后滑槽4,前连接杆6下端与前滑槽7活动连接,后连接杆3下端与后滑槽4活动连接。所述壶体2底壁中部向下隆起。所述接水盒5内设有吸水海绵8。在正常情况下,壶体直接座落在接水盒的接水口处,当把茶壶拿起后,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被提起,壶体与接水盒之间产生一定距离,在倒茶的过程中,壶体可以倾斜,而接水盒总是保持水平状态,其内存储的茶水不会被倒出,当倒茶完毕将茶壶重新放回原位后,从壶嘴流下的茶水会经壶体与接水盒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接水盒内,不会流到桌面上,因此可以避免污染桌面。
权利要求1.一种防污染茶壶,包括壶体(2),壶体(2)前侧密闭连通有壶嘴(1),其特征在于,壶体(2 )左右两侧分别同时铰接有前连接杆(6 )和后连接杆(3 ),前连接杆(6 )和后连接杆(3 )下端共同连接有接水盒(5 );接水盒(5 )包括底板(53 ),底板(53 )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挡板(52 ),挡板(52 )竖直设置,挡板(52 )上端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遮板(51),遮板(51)水平设置,遮板(51)外端与挡板(52 )相连接,遮板(51)里端围成接水口( 9 ),接水口( 9 )为圆形;接水盒(5 )的挡板(52 )外面前后对应设有前滑槽(7 )和后滑槽(4),前连接杆(6 )下端与前滑槽(7)活动连接,后连接杆(3)下端与后滑槽(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2)底壁中部向下隆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盒(5)内设有吸水海绵 (8)。
专利摘要一种干净卫生的防污染茶壶,包括壶体,壶体前侧密闭连通有壶嘴,壶体左右两侧分别同时铰接有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下端共同连接有接水盒;接水盒包括底板,底板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上端周圈密闭固定连接有遮板,遮板水平设置,遮板外端与挡板相连接,遮板里端围成接水口,接水口为圆形;接水盒的挡板外面前后对应设有前滑槽和后滑槽,前连接杆下端与前滑槽活动连接,后连接杆下端与后滑槽活动连接。壶体底壁中部向下隆起。接水盒内设有吸水海绵。本实用新型中的接水盒能够收集从壶嘴流下的茶水,避免茶水污染桌面,因此干净卫生。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3153259SQ2013201526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0日
发明者苏永清 申请人:苏永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