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75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热锅。
背景技术
通常,电热锅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有加热盘,该加热盘通过温控开关连接至电源,且该加热盘上放置有锅具。即,该加热盘发热后对锅具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极为方便。其缺陷在于:1、锅具和加热盘之间的热传导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即,加热效率较低。2、锅具多采用不锈钢的材质制备,从而大多锅具内部的底部不够平整。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锅,它具有加热效率较高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锅具内部底部较为平整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热锅,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有加热盘,且该加热盘上放置有锅具,所述锅具和该加热盘的材质相同,且该锅具的底部设有和该加热盘间隙或过渡配合的容纳腔。所述锅具和该加热盘的材质均为铝。所述锅具为压铸成型的锅具。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加热效率较高,且锅具装取方便。本发明的电热锅的锅具和加热盘采取相同的材质,且锅具底部的容纳腔和该加热盘间隙或过盈配合。这样,在食物放置入锅具内部之前,随着加热的进行,该锅具的容纳腔和加热盘具有相同程度的热膨胀,从而能够将锅具轻松的放置在该加热盘上以及轻松的将该锅具从加热盘上取下;当锅具内放置入食物后,该锅具温度下降使容纳腔的直径有所降低,但该加热盘仍旧保持膨胀后的直径,从而容纳腔和加热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加热盘通过该容纳腔的底部以及容纳腔的侧壁同时对锅具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2、锅具内部底部较为平整。本发明的锅具采用铝质压铸成型,从而能够保证该锅具内部底部较为平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
图1所示:电热锅,包括底座10,该底座10上设有通过温控开关连接至电源的加热盘20,且该加热盘20上放置有锅具30。更进一步的讲,该锅具30和该加热盘20的材质相同,且该锅具30的底部设有和该加热盘20间隙或过渡配合的容纳腔31。这样,在食物未放入锅具30内之前,该加热盘20和该锅具30具有相同的膨胀程度,从而能够将该锅具30轻松的放置在该加热盘20上以及轻松的将该锅具30从加热盘20上取下。一旦该锅具30内放置入食物后,该锅具30的温度有所下降而使容纳腔31的直径有所降低,但该加热盘20仍旧保持膨胀后的直径,从而该容纳腔31和该加热盘20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该加热盘20通过容纳腔31的底部以及该容纳腔31的侧壁同时对该锅具30进行加热,有效提闻了加热效率。优化的,该锅具30和该加热盘20的材质均为铝。这样,不仅符合加热盘20的取材习惯,且便于加工成型该加热盘20和该锅具30。进一步,该锅具30为压铸成型的锅具。这样,便于该锅具30内部具有平整的底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热锅,包括底座(10),该底座(10)上设有加热盘(20),且该加热盘(20)上放置有锅具(30 ),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30 )和该加热盘(20 )的材质相同,且该锅具(30 )的底部设有和该加热盘(20)间隙或过渡配合的容纳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30)和该加热盘(20)的材质均为招。
3.根据权 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30)为压铸成型的锅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锅,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设有加热盘,且该加热盘上放置有锅具,所述锅具和该加热盘的材质相同,且该锅具的底部设有和该加热盘间隙或过渡配合的容纳腔。优化后,该锅具和该加热盘的材质均为铝;该锅具为压铸成型的锅具。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加热效率较高,且锅具装取方便;锅具内部底部较为平整。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153390SQ2013201539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朱明根 申请人:朱明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