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690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包括:设置在带密封盖的洗涤桶内的洗涤筐,机箱内设有带动洗涤筐转动的电机和电子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同时具有下列A和B两个技术特征或具有下列A和B两个技术特征中的任一个:特征A是,在洗涤筐筐口附近处设置有过滤装置;特征B是,在洗涤桶的桶底的中心或准中心处开设排水排污口,排水排污口连接通向外界的排水排污管。本实用新型的洗菜机不但能分拆乙类和丙类杂质,还能将乙类和丙类杂质分置于不同空间而去除,而现有技术的洗菜机只能分拆乙类和丙类杂质。
【专利说明】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水果蔬菜的洗菜机。特别是清洗过程中能将各种杂质与果蔬分开来放置于不同空间的机器。
【背景技术】
[0002]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未清洗的蔬菜会有什么杂质:第一类:肉眼看不到的如残留在果蔬表面的农药病毒细菌等,称为甲类杂质;第二类,肉眼看得到的以附着或夹杂的方式存在且比重较大的物质,称为乙类杂质,如沙粒砂粒泥土等;第三类,肉眼看得到的也是以附着或以夹杂的方式存在但比重较小的物质,称为丙类杂质,如夹杂在菜中的黄叶杂草头发菜虫等等。
[0003](清除甲类杂质的方法,是向水中通入臭氧(03)来分解后溶于水,随水排出,这已是成熟技术,在国内外已长期应用,效果卓著不存在技术缺陷,本文不作讨论。本专利要解决的问题是去除乙类和丙类杂质)。
[0004]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传统人工洗菜的过程是怎样去除这甲乙丙3类杂质的。准备两个盆子。首先是在第一个盆里放满清水,将果蔬放入水中浸适当的时间,让甲类杂质溶解于水中,接着将手伸入水中,抓住一把蔬菜不停地在水中做翻动的动作和上下抖动和左右晃动的动作,来使乙类杂质从菜缝掉落沉入水中,使丙类的杂质从菜缝中甩出(但菜与杂质仍共存一桶),实现蔬菜与这乙类和丙类杂质分拆,(本文将破坏杂质在被洗物表面的附着和松动菜对杂质的夹紧程度,合称为分拆,也称为X操作),又抓住一把,重复以上动作,直到盆里的蔬菜都这样被操作了一遍,完成了洗菜全过程的一半。这时菜和甲乙丙3类杂质还是共处一盆中。接着,分多次将手伸进水中,每次捞起一小撮蔬菜,在水面不断地蘸动甩干,再放进第二个盆里,直到第一个盆里的菜完全转移到第二个盆里,而甲乙丙3类杂质和水都仍留在第一个盆里,实现蔬菜与这乙类丙类杂质的分开放置,简称分置,也称为Y操作),至此,完成了洗菜全过程的下半程。
[0005]X操作+Y操作=一遍完整的洗菜过程。
[0006]当然,可以把第一个盆里的水和杂质倒掉后再放满一盆水再重复(X操作+Y操作),进行第二遍洗菜过程。而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洗菜也是多遍换水重复X+Y的过程的。
[0007]现在,假如我们只作X操作,而不作Y操作能把菜洗干净吗在上面的例子中,在第一个盆中完成X操作后,不把菜移到第二个盆中完成菜和杂质的分置Y操作,而是拿一个抽水机把第一个桶的水抽干,这时菜和甲乙丙3类杂质同存于盆中,又混合在一起了,这时如果有人叫您手不要碰脏菜直接把这个盆里的东西倒到锅里炒,您敢吃吗那无异于将杂草头发菜虫沙粒砂粒各种杂质一起炒了吃。
[0008]可见,不做Y操作,就没有把乙类和丙类杂质彻底去除。不做Y操作,无论重复做多少次X操作,都是不能洗净蔬菜的,严格地说,只洗了一半,菜还没有洗好洗净洗完。[0009]下面来回顾一下洗菜机的发展历史。
[0010]最早的洗菜机是没有机械运动部件的,现称为静态洗菜机。目的是用于降解果蔬中的残留农药。其方法是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水和臭氧,将果蔬放于该溶解有臭氧的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利用臭氧O3的强氧化作用使残留在果蔬表面的农药分解后溶于水,随水一起倒掉。作为目的只是洗掉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即甲类杂质,这种洗菜机仍然广为销售广受欢迎。
[0011]后来,专利号为91200821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机械运动的洗菜机,现称其为动态洗菜机。其方案是:在带密封盖的洗涤桶内设置洗涤筐(在该专利的原文中将此洗涤筐称为能透水的内桶,同时将洗涤桶称为外桶。为了统一称谓不造成混乱,本文统一称为洗涤筐和洗涤桶),桶底是平面的或准平面的,桶底中心有从底下面上穿来的转轴,桶底的周边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机箱内设有带动洗涤筐转动的电机和电子控制设备,洗涤桶的上部内表面固定有挡水板。使用时将水果蔬菜等放入洗涤筐,由电机带动洗涤筐转动,从而迫使水流被离心力由洗涤筐内甩到筐与桶的间隙再上升到筐的上方再遇阻被吸回落到筐内再被离心力甩到筐与桶的间隙,如此循环往复的流动,每股水流的每一次循环都穿过筐内的蔬菜的缝隙,从而与果蔬的表面形成快速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来将杂质和蔬菜分拆开来,即完成了X操作。(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洗涤作用是由于水的穿越摩擦,而不是水的下落的冲击,现有洗菜机的包装和视频广告大量强调洗菜机中这种水流下落对蔬菜的冲洗作用,这是一种技术偏见,下文有对这种技术偏见的论述。这种水的下落现象也有人称为喷淋)
[0012]该专利方案巧妙的解决了洗菜X操作的问题(除了菜的翻动问题),虽然没有解决Y操作的问题,但该方案的
【发明者】在人类完全没有洗菜机概念的基础上,第一个提出如此可行的方案,无疑是值得敬重的,作为首创者是非常令人佩服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比起设计成复杂的机械手摩仿人手的方案,该方案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该方案己被众多厂家广泛的应用至今(参见图21和图220)。虽然不少厂家都对该方案的个别部件的形状和位置作了改动以示区别,但都是采用基本相同的手段(转动筐子且筐口敞开且周边排污),取得相同的效果(对杂质的分拆)。
[0013]例如对于在桶内在高于洗涤筐的位置设置挡水部件的问题,就有多种同等变换,例如可设在洗涤桶的上部也可设在桶盖的下表面,或者是独立的一个内盖圈,甚至不要挡水板,水上行撞到桶盖自然就会下落(这种下落现象被称为喷淋),再加上筐腔的中心是瞬间低压区也会将上方的水吸落回筐里,这些挡水部件有的人称为回水板有的人称为挡水板有的人称为挡水筋有人称为挡水圈有的人称为挡水盖都可以,都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产品部件的简单移位且保持在洗涤筐上方的移位。虽然这种挡水部件的位置形状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水落入筐中的位置不同,但这种落水点的不同并不能使洗菜效果有什么变化,仍属于法理上所说的基本相同的效果(关于效果基本相同的结论下面有更深入的论证,见后面关于“喷淋能起洗菜作用”是一种技术偏见的论述)。
[0014]又例如关于在洗涤筐下面设置拨水机构的问题,原专利方案中是在洗涤筐下面安装洗涤盘且强调洗涤盘与洗涤筐是同步的没有相对运动的。在这样的技术启示之下,那么,当用塑料铸造洗涤筐时,铸造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就联想到洗涤筐和洗涤盘可作为一个整体来铸造,将洗涤盘简化为筐底的起拨水作用的凸起。同理,该凸起的型状可以有无数种同等变型,如可制成十字型,也可制成X型也可制成米字型也可制成S字型等等,可称为拨水板也可称为拨水条也可称为拨水筋总之就是起拨水作用的凸起。
[0015]但话说回来,上述第912008210号专利距今已20多年,已过了专利的保护期,再怎么同等变换都不侵权。
[0016]顺便一提的是,现在市售的动态洗菜机大多都加装臭氧发生装置或超声波发生装置或等离子发生装置或紫外线发生装置,把静态洗菜机的功能加入进来。以便去除甲类杂质。
[0017]现有技术的洗菜机还有一种结构是动力在筐上面的,即电机安装在洗涤桶的桶盖上的。洗漆筐的结构是底面中心凸起有杆状的长轴,该轴与桶盖下底面的电机输出轴配合。洗涤桶的底面有凸起的轴座,该轴座与洗涤筐下底面的凹孔配合,对洗涤筐起承载作用(参见图23和图26)。
[0018]参见图22和图23和图24和图25和图26,现有技术的这两种洗菜机的特征是:
[0019]I,没有分置乙类丙类杂质的功能和分置空间。
[0020]2:洗涤桶底的中心设置有上穿的转轴102见图22图25或凸起的轴座202见图23图26 (因此导致:)
[0021]3:排水口只能设在洗涤桶桶底的周边。(因此导致..)
[0022]4:在排污方法上,没办法利用涡流中心的旋转吸力进行排污。
[0023]5:洗涤桶桶底中心上穿的转轴102或凸起的轴座202对洗涤筐起承载作用(为了加大受力面在轴102上套了个轴套104)
[0024]6:洗涤桶桶底是平面的或准平面的
[0025]7:筐底中心是突起的凸台扣合结构(图22图25)或突起的杆状长轴(图24图26)
[0026]8:洗涤筐筐口是敞开的。
[0027]由于现有技术的洗菜机有上述这些结构特征,用它洗完菜之后,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0028]第一个存在的问题,丙类杂质仍然与菜混合在一起,因为:丙类杂质随着水流的循环而从筐里被甩出,随水流沿筐与桶的间隙上升到筐的上方,却又随着水流的回落又回到筐里的菜中(如果将水的下落称为喷淋,那么水往下喷淋的同时,杂质也在往筐里喷淋),这样不管洗了多少遍,最后还是混杂在菜中;无法分置去除丙类杂质的问题。
[0029]第二个存在的问题,乙类杂质部分仍然与菜混在一起,一部分积聚在洗涤桶的桶底中心转轴的周围没有排出。因为:在排水过程中,随着水的减少,水流不再沿桶与筐的间隙作上升运动,乙类杂质较重,就沉入到桶底,渐渐的被旋转的水流卷到桶底中心,聚拢到桶中心的转轴的周围,恰恰现有技术的洗菜机桶底中心是旋转轴,排水口只能设置在桶底周边上,所以并不能把这些乙类杂质排掉。许多消费者没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安装在筐下的转轴上的轴套挡住了视线。这些乙类杂质大部分留在桶底,小部分夹杂在菜里被用户随菜取走。极少部分随水流从靠桶周的排水口排出。也就是说洗完一遍,乙类杂质还是和菜混于一桶中。当再次放水进桶并启动机器时,桶底的乙类杂质又参与到水的上下循环运动中来。(例如消费者反映用现有技术洗菜机洗苋菜,然后炒苋菜吃,上下牙总是磨到沙粒)。
[0030]第三个存在的问题是,存在清洗死角,不利于菜的彻底清洗干净。因为在洗菜过程中,不论换了多少遍水洗了多少遍,这些菜清洗过程中一直是相对集中停留在洗涤筐内的侧壁附近的,无作周向运动(相对于筐的周向运动),也无作向心运动,也无再次作离心运动(除了机器刚开始运转时第一次被甩到洗涤筐周边)。也就是说,这些蔬菜在接受水流冲刷时,是保持固定的迎水面的,再加上水的冲洗角度是固定的(因为水流是按固定路径在循环),所以会容易造成清洗死角,不利于菜的彻底清洗干净,洗净度大打折扣。
[0031]也就是说,现有市售的洗菜机也只是完成了洗菜的X操作,没办法完成Y操作,而且X操作中的果蔬翻动翻转问题也没法解决,所以严格地说是连X操作都没有彻底完成。总的来说可能只完成了全过程的40%。用这种洗菜机洗完之后,可能残留农药能因臭氧的作用溶解到水里随水排掉,解决了甲类杂质的降解去除,但是丙类杂质如杂草昆虫头发黄叶烂叶还是与菜混在一筐之中,没有与菜分开放置;乙类杂质如沙粒砂粒泥土就聚拢在洗涤桶的中心和部分夹在菜中,不会随水排出,第二遍进水洗菜时,随着向洗菜机灌水进来随着洗涤筐转动,这些泥沙又跟蔬菜共聚一桶搅和在一起,也没法分置,还是得人工再洗几遍完成Y操作。就是说并不能真正实现解放人力,完全由机器完成洗菜全过程(X操作+Y操作),严格来说是不能叫把菜洗完了,只能说把菜洗了一半,甚至一半还不到(因菜没有充分翻转,存在死角,洗净度大打折扣)。
[0032]这三个存在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洗菜机无法得到大规模普及的原因。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的消费者可能买了这种机器。买了这种机器使用后发现这三个问题的消费者可能就不会对亲朋好友推荐买机了。(除非他的目的就是要降解菜表面的残留农药而已,愿意再手动完成Y操作。这样跟买静态洗菜机区别并不大,甲类杂质是去除了,但彻底去除乙类丙类杂质的问题并没解决)。
[0033]这三个难题不解决,就要手动完成Y操作的清洗,那么动态洗菜机存在的意义并不大,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人们用洗菜机洗完菜后还得自己再洗一两遍,还是不能避免把手泡进冰冷的水中;又例如指甲化了红油妆的时髦女士,还是不能实现免卸妆就能完成洗菜;又例如,西餐等一些要生吃蔬菜的场合,还是不能避免手洗青菜手碰到青菜的传染疾病隐患。
[0034]这三个难题如果解决,对动态洗菜机将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这三个难题如果解决了(再加上臭氧去除甲类杂质)就能把菜中所有的杂质都去除。
[0035]这三个存在的难题如何解决,20年来一直困扰着洗菜机业界无法解决,无论是研究者和生产厂家都在试图解决现有洗菜机这三个问题,以图使洗菜机真正完整的完成洗菜全过程即X+Y两种操作,以图可以大声的告诉消费者“我的洗菜机不但能分拆杂质还能分流分置杂质,用户真正可以用机子洗完就直接倒进锅里炒”。
[0036]20年来也不断有研究人员从理论上设计出各种复杂的方法,尝试来解决这3个难题,例如:为了解决菜的翻转翻动的问题,有的方案将洗菜机设计成类似于滚筒洗衣机的结构,来带动菜的翻动翻转见专利号为012372013的滚筒洗菜机技术方案。又例如:为了完成Y操作即让菜和菜中的甲乙丙3类杂质分别留置在不同的空间中,有的人在现有的洗菜机上面设计增加了机械手来模拟人手,用机械手指从水中抓夹蔬菜放于另一个盆中。这些可贵的探索,虽然效果不尽理想,但作为先行者无疑是值得我们后来人的敬佩的。[0037]这三个难题之所以难解决,是因为洗菜不同于洗衣服:首先,脏衣服再脏,也没有成把的泥沙杂草黄叶等等,它只有甲类杂质,即附着在衣服表面的污迹灰尘汗溃,所以不需要捡出并分置乙类杂质和丙类杂质,洗涤工作相对容易得多。其次,洗完衣服的水也可直接排出不会堵塞排水管和排水阀,但洗菜就不同了,菜里是有大量不溶于水的乙类杂质和丙类杂质如果直接随水一起排进排水管,则很快就会堵塞排污管的管口了。退一万步说,即使管口不堵塞,丙类杂质进到排污管,也很容易在排水阀的橡胶塞处卡住橡胶塞导致橡胶塞关闭不到位而漏水。现有市售洗菜机明显并未走出洗衣机的影子(例如:洗涤筐和洗衣桶一样敞口无遮;洗涤桶底如洗衣桶底一样中心有上穿的转轴;排水开口在桶底的周边等特征),当然不能解决这三个难题。
[0038]本专利经过多年的研究,一举解决了上述全部三大难题。并克服了依靠喷淋洗菜这一技术偏见。使蔬菜的洗净度发生质的变化,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即彻底去除了菜中的所有杂质。而且,与二十年来的许多方案比较,实施本专利用的机器的制造成本低得多。

【发明内容】

[0039]为解决现有洗菜机存在的上述三个问题,用机械完成洗菜的全过程即完成包括X操作和Y操作的工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而且这种机器解决现有洗菜机上述三个存在的问题所用的装置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方法巧妙,效果显著。具有质的飞跃。这样说并不是宣传用语,而是有根据的,理由如下:之所以说效果明显,是因为刚开始混杂于一筐中的有甲乙丙3类杂质和菜本身共有4类物质,而洗完之后,居然自动把这4类物质分置在四个不同空间中,就象人眼识别出来一样,就象人手拣捡出来一样。真正实现可将筐里的菜直接倒进锅里炒而不是杂质和菜一起倒进锅里炒。之所以说方法巧妙,是因为实现这样显著的进步居然不需要再增加很多很复杂的机械。也不需要增加很多成本。
[0040]本发明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包括设置在带密封盖的洗涤桶内的洗涤筐,机箱内设有带动洗涤筐转动的电机和电子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同时具有下列A和B两个技术特征或具有下列A和B两个技术特征中的任意一个。特征A是,在洗涤筐筐口附近处设置过滤器装置,为方便表述,称之为筐口过滤器,筐口过滤器披覆有致密的过滤网,网孔的孔径在水能流畅通过的前提下越小越好,优选的范围是在0.1mm到1_之间,所述“设置”,包括以铰接固定或卡接固定或旋接固定或螺栓固定或摩擦力固定或以插销插接固定等方法连接在洗涤筐的筐口,或者以铰接固定或卡接固定或旋接固定或螺栓固定或摩擦力固定或以插销插接固定等方法连接在洗涤桶的内壁或洗涤桶的上盖的内表面,所述“筐口附近处”是指在洗涤桶内且回高度在洗涤桶桶盖之下且高度在洗涤筐底之上的范围,效果是让水流回流到洗涤筐里继续循环运行,而阻止水流中的杂质回落到洗涤筐里继续循环运行,把丙类杂质(和部分随水而上的乙类杂质)留置在筐口过滤器的滤网中。优选的方案是过滤器的滤网盖住洗涤筐的上面开口。其它任何同等变换和在此技术启示下的必然联想都是触犯“等同原则”的“等同侵权”。特征B是,在洗涤桶的桶底的中心或准中心开设排水排污口,排污口连接有通向外界的排水排污管,排水排污口必要时可再加上过滤网,其效果是在边旋转洗涤筐边排水的过程中,根据角动能守恒定律,中心排污口的水流旋转速度比周边的要快很多,能产生强有力的旋涡吸力把比重较大的沉积在桶底的乙类杂质(泥沙砂粒等)吸走排出,同时又能把洗涤筐中相对集中停留在侧壁附近的蔬菜随排水吸向洗涤筐的中心,实现菜的翻动翻转,以备下次洗涤桶进水完毕后洗涤筐开始转动时,离心力又将果蔬带向筐的边缘,实现再次的充分的滚动和翻动,模拟人手在水中翻动果蔬的效果,这样每换一遍水,各株菜都是换一个摆放角度换一个面作为迎水面。而且这种翻动每换一遍水才翻动一个来回,而且这种翻动不像洗衣机波轮翻动衣服一样频繁猛烈。其它任何同等变换和在此技术启示下的必然联想,例如把中心开一个口变换为开三个紧挨在一起的较小的口,等等,都是触犯“等同原则”的“等同侵权”。
[0041]上述二条结构上的特征可同时存在于一部洗菜机器上也可以只有任一条特征存在于一部洗菜机器上。当然只有这两条结构特征都具备的洗菜机才能最彻底干净地洗菜。
[0042]本发明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还可以增加以下技术特征:洗涤桶桶底是中心低四周高的漏斗型来加强杂质的排出;漏斗形容腔中可设置旋转叶片以加强拨水效果,旋转轴可以由向下延伸的洗涤筐的转轴充当。
[0043]本发明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还可以增加包括以下技术特征:在洗涤筐的下面排水管的上面设置有筐下过滤器,其滤网的网孔的孔径较蔬,以能通过乙类杂质而阻止通过丙类杂质为标准,在此标准之下可大可小,优选的方案是2_到5_之间;这个筐下过滤器的骨架可以作为洗涤筐的一个支撑部件,也可以不是洗涤筐的支撑部件。
[0044]本发明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还可以增加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电机带动洗涤筐旋转,电机的动力可从筐的任意方位传递给筐,可以是从筐的上方传递给筐,也可以是从筐的下方或旁边传递给筐,通过齿轮组或皮带等机械领域常规的公知的传动方法来传动。当采用从上边传递给筐时,其传递的方法可选择利用筐口的过滤器的骨架作为一个传递部件,也可以不选择利用筐口的过滤器的骨架作为一个传递部件;当洗涤筐的旋转轴和与该轴相连接的动力输入轴是一对交错轴时,这对交错轴以机械领域常规的公知的连接部件连接,包括以蜗轮蜗杆连接或以万向连轴器连接或以十字连轴器连接或以斜面齿轮连接等等,上述洗涤筐的旋转轴也包括洗涤筐旋转轴的延长轴。
[0045]本发明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还可以增加包括以下技术特征:按市售洗菜机常规的方法用公知的成熟技术加装臭氧发生装置或超声波发生装置或等离子发生装置或紫外线发生装置等,因为加装这些装置是公知的成熟技术,也是目前市售动态洗菜机的常规作法,所以权利要求书中未写入。
[0046]有益效果:
[0047]1:解决了一直困扰洗菜机业界的第一个问题即:无法分置去除丙类杂质的问题
[0048]2:解决了一直困扰洗菜机业界的第二个问题即:无法分置去除乙类杂质的问题
[0049]3:解决了一直困扰洗菜机业界的第三个问题即:无法充分翻动果蔬而存在清洗死角
[0050]4:由于排水管开口于旋涡中心,使污水进入排水管后能近乎来福线式边旋转边前进,有利于防止排水管堵塞
[0051]5: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无须增加很多复杂的机械电子构件,不会增加维护维修
难度[0052]6: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无须增加大的制造成本
[0053]7:克服了喷淋洗菜的技术偏见
[0054]8:现有技术洗菜机洗完之后,还得人工再洗最后一两遍(来完成Y操作),本洗菜机自动完成X和Y全过程,全程不需人工参与,这种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
[0055]只要用韭菜或茼蒿或苋菜或西洋菜等这些难洗的菜分别放到本发明的洗菜机和现有技术的洗菜机上一洗,效果区别马上一目了然,:菜虫杂草头发黄叶败叶全留置到筐口过滤器的滤网上。如果再炒熟比较着吃,更是一尝见分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57]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58]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0059]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的各部件标注图
[0060]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洗涤桶及机箱示意图
[0061]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下过滤器及多功能托盘组合示意图
[0062]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下过滤器及多功能托盘组合后安装在洗涤桶的示意图
[0063]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口过滤器剖面示意图
[0064]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口过滤器未披覆过滤网立体示意图
[0065]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66]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67]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68]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69]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洗涤筐的另一种等同变换的示意图
[0070]图14是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71]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72]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73]图17是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74]图18是是本发明的第十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75]图19是是本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76]图20是在本发明的洗菜机中水流和乙类丙类杂质分流分置示意图
[0077]图21是在现有技术洗菜机中水流和乙类丙类杂质始终混合循环图
[0078]图22是现有技术的动力在下的洗菜机的洗涤桶底结构实物图
[0079]图23是现有技术的动力在上的洗菜机的洗涤桶底结构实物图
[0080]图24是现有技术的动力在上的洗菜机的洗涤筐结构实物图
[0081]图25是现有技术的动力在下的洗菜机的装配示意图
[0082]图26是现有技术的动力在上的洗菜机的装配示意图
[0083]图27是市面各种塑料椅底面的加强筋
[0084]图中:[0085]I,洗涤桶上盖;1_1,上盖上的过滤气室;1_2,井字型加强筋兼挡水板;1_3,减速电机组件仓;1-4,减速电机输出轴;1-5,桶盖和桶身的绞链轴;1-6,桶盖和桶身的弹簧扣;
[0086]2,筐口过滤器;2_1,筐口过滤器中心轴套.’2-2,花键卡键;2_3,筐口过滤器插销;2-4,环形骨架;2-5,辐条;2-6,过滤网;2-7,弹簧;2_8,弹簧爪;2_9,筐口过滤器旋接螺纹;2-17,筐口过滤器和洗涤筐的绞链轴;2-18,筐口过滤器锁扣;
[0087]3,洗涤筐;3_1,拨水突起;3_2,洗涤筐口周边插孔
[0088]4,洗涤筐与洗涤桶之间的间隙
[0089]5,洗涤桶;
[0090]6,机身;
[0091]7,托盘组件;7_1,拨水浆;7_2,中心转轴;7_3,头颈状插销;
[0092]8,筐下过滤器;8_1,中心管状轴承;8_3,固定螺栓;8_4,筐下过滤器环形骨架8-5,筐下过滤器辐条;8-6,筐下过滤器滤网
[0093]9,进水管;9_1,进水阀总成;
[0094]10,排水管;10_1,排水阀总成;
[0095]11,臭氧发生器组件;
[0096]12-1,周向定位轮;12_2,轴向定位承载轮;13,台阶
[0097]14-1,小齿轮;14-2,齿腰带;14_3,大齿轮
[0098]15-1,小皮带轮;15-3,大皮带轮
[0099]16,蜗轮;17,万向连轴器18,各种塑料制品的加强筋
[0100]22,控制器;23,操作面板
[0101]101,电机上的小皮带轮;102,现有技术洗菜机的上穿洗涤桶桶底的转轴;103,大皮带轮;104,套在轴102上的轴套;105,洗涤筐底中心的上突圆台;106,现有洗菜机设在洗涤桶桶底周边的排水口 ;107,进水口
[0102]201,现有技术的洗涤筐的中央突起的管状轴;202,现有技术洗菜机设在洗涤桶桶底中央的轴座。
【具体实施方式】
[0103]在图1至图8的实施例中,机身外壳6的容腔中,下部容腔用于设置各种电器和进排水设备,上部容腔用于设置洗涤桶5。洗涤桶5的容腔中,上部容腔用于容纳洗涤筐3及筐口过滤器2等,下部容腔设置有托盘组件7和筐下过滤器8。
[0104]筐下过滤器8投影呈圆形,投影面积大小与洗涤桶横截面积相当;筐下过滤器具有雨伞状骨架包括:中心是竖直的管状的轴承8-1,外周是一圈环型骨架8-4,轴承与骨架之间有辐条8-5连接,辐条可以有一层或多层(为增加强度,辐条中的某点与轴套的某点可再焊接有支撑钢条,本例中没画出以求简明易懂)。环型骨架和辐条围成的圆锥面上固定披覆有过滤网8-6,当然,过滤网的投影面积大小也与洗涤桶容腔的横截面积相当;筐下过滤器8通过固定螺栓8-3固定在洗涤桶底漏斗口处。本例中筐下过滤器也是一个支撑部件,通过套接在一起的托盘组件7支撑洗涤筐。上述管状轴承8-1也可以是由管状轴套和固定于管口的平面轴承来代替。[0105]托盘组件7上的头颈状插销7-3向上插入洗涤筐筐底的销孔,销孔呈中间圆孔两侧弧条孔,圆孔与头颈状插销的头部间隙配合,这样可以方便地将洗涤筐从托盘上分离取出或重新放入,又能通过该插销传递转动的扭力;托盘组件的中心轴7-2穿过筐下过滤器8的中心轴承8-1,下伸到洗涤桶容腔下部的漏斗型空腔中,中心轴7-2与中心轴承8-1过盈配合。中心轴7-2的尾端固接有薄片状拨水浆7-1。上述托盘是镂空透水的。
[0106]筐口过滤器2的水平投影呈圆形,投影面积大小与洗涤筐筐口相当;筐口过滤器具有倒雨伞状骨架,包括:中心是树直的管状的轴套2-1,外周是一圈环型骨架2-4,轴套与骨架之间有辐条2-5连接,辐条可以有一层或多层(为增加强度,辐条中的某点与轴套的某点可再焊接有支撑钢条,本例中没画出以求简明易懂)。环型骨架和辐条围成的圆锥面上固定披覆有过滤网2-6,当然,过滤网的投影面积大小也与洗涤筐筐口相当;外周环形骨架下方有插销2-3。工作时,筐口过滤器2覆盖在洗涤筐3的筐口上,筐口四周有若干插孔3-2,该插孔与插销2-3配合。本例中筐口过滤器也是一个动力传动部件,通过轴套2-1接收来自上方轴1-4的扭力,再通过插销2-3插入洗涤筐筐口四周的插孔3-2来将扭力传递给筐。
[0107]洗涤筐3和洗涤桶5内壁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4,洗涤桶5的上盖I通过绞链轴1-5与机身铰接,通过绕铰链轴转动实现盖的开合,通过弹簧扣1-6的扣合实现对桶紧密的盖合,盖周设有防水密封胶条。盖的上方设有电机仓1-3用于容置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1-4穿过盖的下底面且头部插入筐口过滤器的中心轴套2-1,轴和轴套两者以宽松的花键2-2连接。轴1-4带动轴套2-1转动从而带动筐口过滤器转动。
[0108]机身外壳6的容腔中,下部容腔设有进水管9和进水阀总成9-1,进水管与洗涤桶连通,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向洗涤桶5内注水。容腔中还有监测水位的水位控制器(为简明起见,图中未画出)。
[0109]机身外壳6的容腔中,下部容腔还设有排水管10和排水阀总成10-1,排水管与洗涤桶桶底中心连通,或准中心连通,本例中洗涤桶下部是漏斗形,中心处也是最低处,能形成强力的涡流排污效应。
[0110]机身前方上部设有操作面板23,面板里面设有相应的控制器22。通过操作控制面板的按钮,来实现对控制器的操作。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进水排水和清洗程序。
[0111]参见图2和图3,为更利于理解本实施例,图2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对图2中各各部件名称作了标注(为简明起见,本说明书中的示意图的部分零件未画剖示符号)。
[0112]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洗涤桶及机箱示意图,即尚未安装筐口过滤器和洗涤筐和筐下过滤器和托盘组件的示意图,图中桶盖和桶身的弹簧扣1-6未锁扣住,所以桶盖由于绞链轴1-5的弹簧的作用而弹起一定角度。
[0113]参见图5和图6,为更利于理解本实施例,图5提供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下过滤器及多功能托盘组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图6是将图5安装到图4中的示意图,即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下过滤器8及多功能托盘7组合后安装在洗涤桶5的示意图,(为求简明,筐下过滤器的滤网未画出)。
[0114]参见图7和图8,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口过滤器剖面示意图,图中过虑网的孔径未按比例画,是作为一个示意,且除图7之外的实施例一的其它各图中的筐口过滤器的滤网未画出。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筐口过滤器立体示意图。
[0115]工作时,将果蔬置于洗涤筐里,将筐口过滤器的插销2-3插入洗涤筐口的插孔3-2从而将筐口过滤器2覆盖在筐口。接着盖上桶盖,这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1-4可方便的插入轴套2-1。接着进水阀开启,在水位控制器的控制下进水到预定的水位后进水阀关闭。接着电机启动,这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1-4转动并通过宽松大间隙的花键2-2带动轴套2-1转动从而带动筐口过滤器2转动。因为筐口过滤器的插销2-3向下插进筐口的插孔3-2,从而带动整个洗涤筐转动。又因为托盘7的头颈状插销7-3向上插入洗涤筐筐底的与之配合的销孔,从而洗涤筐又带动托盘转动。因为托盘有向下延伸的轴7-2,该轴在周向上可与筐同步转动,从而使固定在轴的未端的两片拨水片同步转动拨水;又因为该轴
7-2与筐下过滤器的中心管状轴承8-1是过盈配合,因而该轴在轴向上是与轴承8-1固定的,而筐下过滤器又是通过螺丝8-3固定在桶身的,因此,在轴向上,托盘是固定在桶身上的,也就起到对洗涤筐的承托作用。
[0116]随着洗涤筐的快速转动,筐里的果蔬以及水流作离心运动,果蔬移动到了筐的四周被筐侧壁阻挡住并停留在侧壁附近,而水流则被离心力由洗涤筐内甩到筐与桶的间隙4再上升到筐的上方,这时随水甩出的还有乙类杂质和丙类杂质,一部分的乙类杂质沉入到桶底,其余的被甩出的乙类杂质和丙类杂质随上升的水流一起上升到筐的上方,受到上面桶盖或桶上方加设的挡水圈的阻碍而向下向中心回落到筐口过滤器的滤网上,这些杂质无法穿过致密的网孔而被留置在筐口过滤器的滤网上即完成Y操作,而水流则穿过筐口过滤器的滤网继续下落入筐内,再被离心力甩到筐与桶的间隙,如此循环往复的流动。每股水流的每一次循环都穿过筐内的蔬菜的缝隙,从而与果蔬的表面形成快速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来把杂质和菜分拆即完成X操作。而最关键之处在于每股水流的每一次循环都把夹杂在菜中的乙类丙类杂质带出洗涤筐带到筐口过虑器中并留置在筐口过滤器中,也就是说,这些杂质是有出无进,有去无回,有离开菜就没有回到菜中。本例中设定洗菜机洗涤筐每分钟200转,一个程序下来转动占了 20分钟,约4000转,哪怕每转带上来一点点杂质(注意:杂质有来无回,有上来就不会落回筐里),4000个一点点,杂质不清除干净哪才怪哩。水流既起到冲刷的作用,又起到杂质搬运工的作用,而现有技术的洗菜机,水流只起到冲刷作用。
[0117]而现有技术的洗菜机,不管水流上下里外循环多少次,这些丙类杂质和部分乙类杂质也是伴水一起循环多少次。杂质还是有出有回的(甩出筐外又回到筐里回到菜丛中),程序走完了,洗涤桶里的水排放掉了,丙类杂质和部分乙类杂质还是混杂在菜里,特别是对于叶菜情况更糟糕。因此,现有技术洗菜机的广告视频中,从未看到有拿韭菜茼蒿苋菜西洋菜这些杂质多的菜来作例子示范洗菜,看到的多是拿苹果桃子莴苣等容易清洗的食材。
[0118]本发明的洗菜机,在洗涤筐旋转工作时,洗涤筐里的杂质每一秒都在减少,这一秒比上一秒少,下一秒比这一秒少,都逐渐的留置到筐口过滤器中了。而现有技术的洗菜机,由于没有筐口过滤器,杂质从筐侧甩出去,又从筐口喷淋回来了(下到筐里了)。
[0119]打个比方:把洗涤筐比喻成自家的屋子,筐口就是屋门口,现有技术的洗菜机,相当于家门大开,门口没人把守,坏人不断的涌进来;而本发明的洗菜机,在家门口设了卫兵,每个人进来都要受卫兵检查,这样坏人就都被拦在门外了。筐口过滤器就是忠心的卫兵忠诚的卫士。既然筐口过滤器有阻止杂质回流和贮存杂质的功能,所以,从功能来命名的话,也可称为,杂质回流阻贮器,或杂质阻留器。
[0120]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23预定有多种时间方案和转速方案可供选择,以适应不同用户的喜好和不同果蔬的需要。本例的方案设定整个洗涤程序共24分钟,运行四遍。每遍进水耗时I分钟然后旋转洗涤耗时4分钟然后开始打开排水阀水流边旋转边排水约一分钟,完成了一遍洗涤。整个程序共进行这样四遍的进水-洗涤-排水。在其旋转洗涤的4分钟中可交叉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0121]现在论述本例第6分钟的工作特征:即利用旋涡中心排污的方法来排除污水和杂质。控制器按设定程序打开排水阀,这时洗涤筐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水流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且水流在洗涤桶的中心形成旋涡旋转着流出洗涤桶并由排水管排到外界,由于排水管10开口于洗涤桶5的桶底中心,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这时排水管口附近的水旋转速度很快,把沉积于漏斗形桶底的乙类杂质快速卷进排水管排掉,且水流进入排水管后由于惯性还会继续旋转,边旋转边前进,其运动类似于子弹在枪管中沿来福线运动,能把丙类杂质更彻底的排到外界,消除沙粒在排水阀橡胶塞附近的积聚从而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
[0122]而且,在排水阀未开启之前,有一部分较重的乙类杂质旋转到桶底中心的排水管开口处时,已经掉落到排水管中等待排出,也就是说,排水管提供了乙类杂质的留置空间,成了乙类杂质的留置器。这样,在洗涤筐旋转工作时,洗涤桶里的乙类杂质每一秒都在减少,这一秒比上一秒少,下一秒比这一秒少。而现有技术的洗菜机,由于没有桶底中心开口,乙类杂质(除部分随水上升随水循环之外)大部分积聚到桶底中心转轴102周围。
[0123]现有技术的洗菜机由于桶底中心设置了旋转轴,所以排水管的开口只能设在洗涤桶桶底的边缘处,就达不到这个效果,参见图22和图23。现有技术的这种桶底结构存在四个缺陷:第一,因水的旋转而使大量乙类杂质积存在桶底中心区域(即图22的转轴附近或图23的轴座附近),这些杂质不能从设在桶底边缘的排水口排走。第二,这些长期积存在转轴附近的砂微粒容易卷入转轴与防水皮碗的间隙,引起皮碗划伤和因皮碗划伤而致密封不严漏水,第三污水边旋转边流向中心出水口的流体力学特性无法被利用来带走杂质,特别是乙类杂质。第四,水流进入排水管后不能来福线式运动地排出,沙粒流经排水阀时容易积聚在排水阀里的橡胶塞附近,从而易导致橡胶塞关不严,导致发生漏水现象。
[0124]众所周知,洗菜机的洗涤桶桶腔的横截面和洗涤筐的横截面是一对同心圆,所以洗涤筐的转轴理所当然是穿过这对同心圆的圆心。所以现有技术洗菜机桶底中心设置了上穿的旋转轴(见图22)或是在桶底中心设置轴座(见图23)也是理所当然的,无可厚非的;这样设置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一种必然联想。而本发明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劳动,就在于抛弃这种常理性的常规性的设置方案。将装水的洗涤桶的桶底中心开设出水口,排污效果有本质上的提高。如再加上桶底做成漏斗状,排污十分彻底。
[0125]现在论述本例第6分钟到第8分钟的工作特征:即果蔬周期性作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从而实现翻动和翻转筐中果蔬的摆放角度。第6分钟,控制器按设定程序打开排水阀,这时洗涤筐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水流继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排水管10开口于洗涤桶5的桶底中心,水流从四周旋向中心,在洗涤桶的中心形成旋涡旋转着流出洗涤桶并由排水管排到外界。水流也带带动果蔬向筐中心移动(包括滚动和翻动)。直到水排干,排水阀关闭。果蔬也从“相对集中停留在洗涤筐内的侧壁附近”变为“相对集中停留在洗涤筐内的中心附近”。第7分钟,按设定程序进水阀第二次开启,在水位控制器的控制下进水到预定的水位后进水阀关闭。接着第8分钟,电机启动,这时减速电机的输出轴1-4转动并通过宽松大间隙的花键2-2带动轴套2-1转动从而带动筐口过滤器2转动。因为筐口过滤器的插销2-3向下插进筐口的插孔3-2,从而带动整个洗涤筐转动。进而带动拨水板7-1 —起转动拨水,进而带动洗涤桶里整桶水一起转动。随着洗涤筐的快速转动,筐里的果蔬以及水流作离心运动,果蔬移动到了筐的四周被筐侧壁阻挡住并停留在侧壁附近,回到原来排水前的位置。离心运动的过程与向心运动的过程同样的是一个果蔬充分的滚动和翻动的过程,达到代替人手在水中翻动果蔬的效果。这样每换一遍水,各株菜都作了一程向心运动和一程离心运动;这样每换一遍水,各株菜都是换一个摆放角度,换一个面作为迎水面来迎接冲刷洗涤。而且这种翻动每换一遍水才翻动一个来回,而且这种翻动不像洗衣机波轮翻动衣服一样频繁猛烈,因此不会对果蔬造成伤害。
[0126]上述输出轴1-4与轴套2-1采用大间隙的宽松键,例如只有四齿的或三齿等是为了方便放下桶盖时轴1-4能方便地插入轴套2-1,只要达此目的并能起到传动作用,其它任何常规的机械方案都可以。_例如采用机械领域的轴端面十字齿传动也可以。
[0127]上述洗涤过程是否要通入臭氧有两种方案供用户在控制面板23上选择。如需要,可按程序在预定的时间内由臭氧发生器11自动向洗涤桶5通入臭氧。多余的臭氧残留通过滤气室1-1排出。
[0128]洗涤筐和洗涤桶内壁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4作为水流上升通道,即然是通道,就像一条水管的直径大小一样,通道的宽窄只能根据所需的流量和流速来确定,而流量和流速又是受洗涤桶的大小以及洗涤筐旋转速度所决定的。因此,并不能有统一的数值,例如同样一个数字,对直径一大一小两个洗涤桶来说并不是都是最佳选择。但通过本段所述的相关各量的逻辑关系,就能一步步通过实验计算出针对具体例的最佳间隙数值。
[0129]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筐下过滤器8是一个圆盘形的平面的过滤网,固定在洗涤桶的桶底中心处;洗涤桶的桶底是平面的;洗涤筐四周安装有3个或3个以上的轮子12-1,起周向的定位作用,当洗涤筐旋转时,以该轮与洗涤桶内壁的滚动摩擦来避免筐与桶内壁的滑动摩擦和碰撞,同时便于洗涤筐的取放,图中采用球形万向轮;洗涤筐的底面安装有滑轮12-2,起到承载洗涤筐的作用,也与桶盖和筐口过滤器一起共同限定洗涤筐的轴向位置,图中采用球形万向轮;筐底有向下凸出的长条形拨水条3-1,该拨水条可以有多条,交叉形成十字型或X型或可制成米字型也可制成S字型(指仰视角度所见)等等。
[0130]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洗涤桶的桶底是倒圆台体形状。
[0131]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洗涤桶底有一环形台阶13,定位承载轮12-2刚好落在台阶面,台阶立面对筐的周向位置起到定位作用,因而可省去筐周的定位轮;筐下过滤器8是一平盘状过滤网固定于排水管口上。
[0132]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来自筐的侧面,减速电机组件仓1-3固定在机箱6的箱底一侧,输出轴1-4上穿洗涤桶桶壁的凹槽,并过盈连接有齿轮14-1,该凹槽称为桶壁齿轮仓,洗涤筐壁外周腰部有一圈齿条,称为齿腰带14-2,齿腰带与齿轮14-1啮合,从而实现电机带动洗涤筐转动;洗涤筐四周安装有3对或3对以上的滑轮12-1,每两个一对,每对的两个轮分别设置在筐腰的齿条腰带14-2的上下各一个,起周向的定位作用,当洗涤筐旋转时,以该轮与洗涤桶内壁的滚动摩擦避免筐与桶内壁的滑动摩擦和碰撞,同时便于洗涤筐的取放,图中采用圆盘形塑料轮,轮轴也是筐壁中的竖条;洗涤筐的底面安装有滑轮12-2,起到承载洗涤筐的作用,图中采用球形万向轮;筐底有向下凸出的平板形拨水片3-1,该拨水片可以有多片,交叉形成十字型或X型或可制成米字型也可制成S字型(指仰视所见的图形)等等。此外,桶盖中心有下伸的弹性的空转杆压住筐口过滤器中心轴套2-1,起到防止筐口过滤器跳动又不影响其转动的作用(为简明起见,本说明书中的齿轮盘和皮带轮盘均未作剖视处理)。
[0133]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的洗涤筐的另一种同等变换,该洗涤筐腰部鼓出,整个筐呈鼓形,齿腰带位于鼓出的位置。
[0134]图14是本发明的第六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来自筐的下方,减速电机组件仓1-3固定在机箱6的箱底一侧,输出轴1-4上穿洗涤桶桶壁的凹槽,并过盈连接有齿轮14-1,该凹槽称为桶壁齿轮仓,图一的筐底多功能托盘7在本例中面积被加大到可与齿轮14-1接触并相互啮合,当然,托盘的侧面整圈都是能与齿轮14-1啮合的齿,也可以把整个托盘的盘看成是一个大齿轮;盘下面有向下凸出的长条形拨水条3-1,该拨水条可以有多条,排布成放射状的一圈。此外,本例中的筐口过滤器2是一圆形的平盘状过滤网,且网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弹簧爪2-8,在弹簧2-7的作用下,爪向外周张开,使用时将爪端伸入筐口,稍用力将过滤网压扣在洗涤筐的筐口,爪2-8就被压进筐里并卡紧筐壁达到固定的目的,图中是四爪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为简明起见,洗涤桶盖图中未绘出)。
[0135]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七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来自筐的下方,减速电机组件仓1-3固定在机箱6的箱底一侧,在该侧输出轴1-4上穿洗涤桶桶底,并过盈连接有齿轮14-1,在图一安装拨水浆7-1的地方即轴端处,替而安装为大齿轮14-3,并与齿轮14-1啮合,大齿轮下面有向下凸出的长条形拨水条3-1,该拨水片可以有多片,交叉形成十字型或X型或可制成米字型也可制成S字型(指仰视所见的图形)等等。上述大齿轮是镂空透水的。此外,本实施中筐口过滤器2是一浅圆筒形骨架,上面披覆过滤网而成的浅筒状构件,且筒外周有一圈螺纹2-9,可旋接固定到洗涤筐。(筐的四周内表面有与该螺纹配合的螺纹)。(为简明起见,洗涤桶盖图中未绘出)。
[0136]图16是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不同之处在于:图15中的齿轮14-1和大齿轮14-3在本例中改为皮带轮15-1和大皮带轮15-3。为简明起见,皮带图中没画出来。(为简明起见,洗涤桶盖图中未绘出)。此外,本实施例中筐口过滤器2是一环形骨架2-4披覆过滤网2-6而成的凹盘状构件,它与洗涤筐是铰接固定,即通过绕绞链轴2-17转动来实现开合,并有锁扣2-18可扣紧在洗涤筐。
[0137]图17是本发明的第九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不同之处在于:图14中的齿轮14-1和齿轮状托盘7在本例中改为皮带轮15-1和皮带轮状托盘7,为简明起见,皮带图中没画出来。(为简明起见,洗涤桶盖图中未绘出)。[0138]图18是本发明的第十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不同之处在于:减速电机输出轴(对筐来说就是动力输入轴)1-4的中间段有蜗杆螺纹,洗涤筐的转轴下端固定有蜗轮16,所述蜗杆螺纹与该蜗轮配合,实现动力的传递。轴1-4也可以是多轴连接而成。(为简明起见,洗涤桶盖图中未绘出)。
[0139]图19是本发明的第十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十不同之处在于:输入轴与洗涤筐的转轴形成一对交错轴,该对交错轴通过万向连轴器17连接,实现动力的传递。(为简明起见,洗涤桶盖图中未绘出)。
[0140]图20是在本发明的洗菜机中水流和乙类丙类杂质分流分置示意图。
[0141]图21是在现有技术洗菜机中水流和乙类丙类杂质始终混合循环图。
[0142]图22和图23和图24是图25和图26的实物照,因为只有照片才能证明现实市场上确有出售的产品的形状,所以作为特殊情况不得不采用照片形式。图27也是实物证明照。
[0143]根据以上各实施例的各部件进行简单的重新组合产生的新实施例,都属于同等变换的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又因为机械领域的很多常用零部件和公知的传动机构都可相互代替达到同样的目的,因此而变换出的任何实施例,都属于同等变换的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0144]现在论证洗菜机中主要靠水流喷淋洗菜是一种技术偏见。众所周知,现有技术的洗菜机都强调洗菜机是一靠喷淋来洗菜,并美其名为喷淋技术,即强调水流从上面折返回落到洗涤筐中,淋落到菜的上方是洗菜的关键。这从各厂家的洗菜机电视广告,网上销售洗菜机的销售网页上都可见到。其实这是一种技术偏见,这种技术偏见引导人们让洗涤筐口尽量敞开,筐 口不能有覆盖物以免减缓水流的下落速度和影响水的落点。而本发明恰好相反,在筐口覆盖了过滤器,且过滤器致密的过滤网上积累留存了大量的丙类杂质和部分乙类杂质,客观上大大减缓了水流的下落速度和影响了水的落点,水的落点是随机的不规则的。但洗涤效果却是显著提高。这正好证明了水下落时的所谓“喷淋”并不是对洗菜起关键作用,也就是说,水的喷淋现象是存在的,只是动态洗菜机的一种水循环现象而已。
[0145]通过实验证明,不管水的落点是在筐的中心或筐的周边即菜的上方(注:菜是停留在筐的周边的),洗涤作用是由于水穿越菜的缝隙的摩擦,而不是水的下落的淋洒。因为果蔬从始至终都是处在水的包容之内,下落的水无论从何处下落都是无法淋到果蔬的。这个道理会游泳的人最能体会到:一个人在游泳池里游泳突然天下大雨,他的头和肩露在水面能感受到有下雨,但水面以下部分如腰和腿是感受不到的,当他全身潜入水中时,这时不管天下多大的雨都是没法淋到他的身上的。
[0146]既然水的落点对洗菜的干净程度没有影响,那回水板(或称挡水板挡水筋拦水条挡水片等等)的形状就不重要,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立片就可以。事实上,对于单薄的洗涤桶桶盖来说,注塑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的作法就是设置加强筋来增加它的强度,几乎所有薄板状的塑料件都在背面设置有这样多片立片,如日常塑料凳的凳面的下表面就都有这种加强筋(参见图27),而洗涤桶桶盖按常识设置了这种加强筋后,客观上就起到快速挡落水流的作用。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洗涤桶桶盖下表面的加强筋的形状分别采用了井字形,螺旋形,蜂窝形(指仰视所见图形)都不影响洗涤效果。
[0147]下表列出现有技术洗菜机和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包括设在带密封盖的洗涤桶内的洗涤筐,机箱内设有带动洗涤筐转动的电机和电子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同时具有下列A和B两个技术特征, 特征A是,在洗涤筐筐口附近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特征B是,在洗涤桶的桶底的中心处开设排水排污口,排污口连接通向外界的排水排污管; 所述设置,包括以铰接固定或卡接固定或以旋接固定或以螺栓固定或以摩擦力固定或以插销插接固定,所述筐口附近处是指在洗涤桶内且高度在洗涤桶桶盖之下且高度在洗涤筐筐底之上的位置,包括洗涤筐的筐口或洗涤桶内壁或洗涤桶上盖的内表面的位置。
2.一种能分拆且能分流分置杂质的洗菜机,简称能分置杂质的洗菜机,包括设在带密封盖的洗涤桶内的洗涤筐,机箱内设有带动洗涤筐转动的电机和电子控制设备,其特征是:具有下列A和B两个技术特征中的任意一个, 特征A是,在洗涤筐筐口附近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特征B是,在洗涤桶的桶底的中心处开设排水排污口,排污口连接通向外界的排水排污管; 所述设置,包括以铰接固定或卡接固定或以旋接固定或以螺栓固定或以摩擦力固定或以插销插接固定,所述筐口附近处是指在洗涤桶内且高度在洗涤桶桶盖之下且高度在洗涤筐筐底之上的位置,包括洗涤筐的筐口或洗涤桶内壁或洗涤桶上盖的内表面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是:洗涤桶桶底是中心低四周高的漏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是:洗涤桶桶底有一圈环形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是:在洗涤筐的下面排水管的上面设置有筐下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滤网的网孔的孔径,能通过乙类杂质而阻止通过丙类杂质;这个筐下过滤装置的骨架可以作为洗涤筐的一个支撑部件,也可以不是洗涤筐的支撑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是:电机与洗涤筐之间连接有动力传递机构,其传递机构包括用筐口过滤器的骨架作为一个传递机构,或齿轮齿条联轴器作为传递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是,洗涤筐的旋转轴或洗涤筐托盘的旋转轴,和,与该轴相连接的动力输入轴是一对交错轴;交错轴以连接机构连接,连接机构包括蜗轮蜗杆连接机构或万向连轴器或十字连轴器或斜面齿轮连接机构。
【文档编号】A47J43/24GK203662613SQ20132021625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张伟文 申请人:张伟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