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12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保温电水壶,壶身整体形状上小下大,所述的电水壶包括壶盖组件、壶身组件、手柄组件、设有电耦合器的底盖组件以及电源底座组件,所述的壶盖组件外套有塑胶环,所述的壶盖组件通过塑胶环与壶身组件装配;壶身组件包括壶身内胆以及中间抽真空的两层外壶身组件,两层外壶身组件的上、下两端口焊接固定,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的上口处通过连接密封组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水壶的壶身组件设置成三层结构,并在三层结构中分别采用真空层和密闭的空气层隔开,使得内胆容纳腔的热量只能通过塑胶件的小面积接触传递到外壳壶身上,减小了电水壶内胆容纳腔的热对流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壶身的保温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组件内也设置了双层的隔热结构,减少底部热量的散发,进一步加强了保温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保温电水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保温效果的电水壶。
【背景技术】
[0002]电水壶产品,已经成为居家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家用电器。电水壶一般包括壶身,设置于壶身下方并且与其电耦合连接的底座。作为煮水的主体部分,壶身可以包括构成液体加热腔的内胆以及设置于该内胆外侧的外壳,外壳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或者其他可行材料。
[0003]保温电水壶,是普通电水壶和保温壶的结合体,即能加热又能保温和防烫。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保温电水壶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电子控制保温,就是水烧开后,通过反复加热来实现保温功能,这种方式的电能消耗大,并且水反复加热会存在水质安全问题。另一种是双层保温电水壶,此种水壶是通过在两层壶体间及底部填充隔热材料或通过辐射层或空气层或真空层的方式,减少热对流或延缓热对流来实现保温效果,此种结构的缺点是,保温效果差,时间短。作为保温电水壶主要部件,壶体组件(容纳腔)是保温的核心部份,壶体组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的保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电水壶,其装配简单、热对流传递慢,大大提高保温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电水壶,壶身整体形状上小下大,所述的电水壶包括壶盖组件、壶身组件、手柄组件、设有电耦合器的底盖组件以及电源底座组件,所述的壶盖组件外套有塑胶环,所述的壶盖组件通过塑胶环与壶身组件装配;壶身组件包括壶身内胆以及中间抽真空的两层外壶身组件,两层外壶身组件的上、下两端口焊接固定,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的上口处通过连接密封组件连接在一起。
[000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07]连接密封组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的连接件紧固连接的密封件。
[0008]所述连接件的单边纵截面整体上呈钩状,该连接件具有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的上口被限制在所述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之间。
[0009]所述的密封件设置在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之间并被夹在所述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所述壶身内胆的上口之间。
[0010]所述的连接件为塑料件,所述的密封件为硅胶件,所述密封件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0011]所述的壶身内胆与所述的外壶身组件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层。[0012]所述壶身内胆的上口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高度大致相同的直身段,所述直身段设有螺纹,所述的第一限位壁与所述壶身内胆的直身段螺纹连接。
[0013]所述底盖组件包括隔热组件,所述的隔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隔热板,该第一隔热板的上边缘的结构及尺寸与所述外壶身组件和所述壶身内胆的对应处的结构及尺寸相对应设置从而使该上边缘夹于所述外壶身组件和所述壶身内胆的对应处之间,所述的壶身内胆座设于第一隔热板上。第一隔热板的作用是:阻隔外壶身组件与内胆接触发生热传导;阻断外壶身组件与内胆之间的腔内的空气流动,防止热量散失。
[0014]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隔热板相连接的第二隔热板,在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壶身内胆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在第一、第二隔热板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
[0015]所述壶身内胆的底部设有发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的发热组件和控制器位于第一隔热腔内。
[0016]所述的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塑胶环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7]所述的外壶身组件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壶身组件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外壶身组件,第一外壶身组件和第二外壶身组件的上、下两个端口均焊接固定,第一外壶身组件和第二外壶身组件之间具有2mm或以上的间隙。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电水壶的壶身组件设置成三层结构,并在三层结构中分别采用真空层和密闭的空气层隔开,使得内胆容纳腔的热量只能通过塑胶件的小面积接触传递到外壳壶身上,减小了电水壶内胆容纳腔的热对流传递,极大地提高了壶身的保温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组件内也设置了双层的隔热结构,减少底部热量的散发,进一步加强了保温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的爆炸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水壶的装配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壶身组件的爆炸图。
[0022]图4为本专利的壶身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的壶身组件的装配完成图。
[0024]图6为图5的A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附图。
[0026]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电水壶,其壶身整体形状上小下大,电水壶包括壶盖组件7、壶身组件、手柄组件8、设有电耦合器13的底盖组件9以及电源底座组件10,手柄组件8安装在壶身组件的外壁上,电源底座组件10内设有PCB控制板及电源开关。
[0027]壶盖组件7的外面套有塑胶环6,壶盖组件7通过塑胶环6与壶身组件装配。
[0028]壶身组件包括壶身内胆I以及中间抽真空的两层外壶身组件2。两层外壶身组件2的上、下两个端口分别焊接固定,外壶身组件2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I的上口处通过连接密封组件连接在一起。
[0029]壶身内胆I由内胆壳体1.1和内胆封底片1.2无缝对焊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容纳腔体,壶身内胆I的底部即内胆封底片1.2的底部焊接19传热板和20发热管,形成一个带发热组件的内胆组件。
[0030]外壶身组件2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外壶身组件2.1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外壶身组件
2.2,第一外壶身组件2.1和第二外壶身组件2.2的两端焊接固定,外壶身组件2也是上小下大的结构,即外壶身组件2的上端口部直径小于下端口部直径。第一外壶身组件2.1和第二外壶身组件2.2之间具有2mm或以上的间隙,第一外壶身组件2.1上设有抽真空嘴,通过抽真空设备对所述间隙进行抽真空,形成真空层11,真空层11能有效阻断第一外壶身组件2.1和第二外壶身组件2.2之间大面积的热传递,使得外壶身组件2本身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0031]所述的连接密封组件包括连接件3和与连接件3紧固连接的密封件4。
[0032]连接件3整体上呈环状,连接件3的单边的纵截面整体上呈钩状,连接件3具有第一限位壁3.1和第二限位壁3.2,外壶身组件2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I的上口被限制在所述的第一限位壁3.1和第二限位壁3.2之间。
[0033]密封件4设置在第一限位壁3.1和第二限位壁3.2之间并被夹在所述外壶身组件2的上端口和所述壶身内胆I的上口之间。
[0034]连接件3为塑料件,密封件4为硅胶件,密封件4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连接在连接件3上。
[0035]连接件3的上部与所述塑胶环6之间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用于装配时与连接件3的上表面接触的塑胶环6与连接件3之间的密封。
[0036]壶身内胆I上口的内侧具有直身段,该直身段的高度与第一限位壁3.1高度大致,所述直身段设有螺纹,第一限位壁3.1与该直身段螺纹连接。
[0037]底盖组件9内还设有隔热组件,所述的隔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隔热板14,第一隔热板14的上边缘的结构及尺寸与外壶身组件2和壶身内胆I的对应处的结构及尺寸相对应从而使得第一隔热板14的上边缘夹于外壶身组件2和壶身内胆I的对应处之间,即,第一隔热板14的上边缘位于外壶身组件2的下端口和壶身内胆I的底部之间,并且上边缘的两侧分别被外壶身组件2的下端口和壶身内胆I的底部夹紧。
[0038]第一隔热板14能够阻隔外壶身组件2和壶身内胆I接触并发生热传递,并且,第一隔热板14的上边缘和密封件4分别夹紧于外壶身组件2和壶身内胆I的上、下两端,使得外壶身组件2和壶身内胆I之间形成密闭的空气层12,空气层12不与外界空气流通交换,有效防止了热量散失。
[0039]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隔热板14相连接的第二隔热板16,壶身内胆I座设于第一隔热板14上,第一隔热板14与壶身内胆I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15,第一隔热板14与第二隔热板16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17。
[0040]壶身内胆I的底部设有发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的发热组件和控制器位于第一隔热腔15内。
[0041]底盖组件9的下部设有电耦合器13,电耦合器13与电源底座组件10之间360°耦合连接。
[0042]装好后的电水壶加热后,其壶身内胆I中的热水只能从壶盖组件和塑胶环6的间隙散热,或者通过连接件3传入外壶身组件上,整个热传递没有五金件的直接接触传热,且传热面积很小,有效减少了热对流传递。壶身内胆与外壶身组件之间由于上下口部都是密封的,其中的空气是不流动或小量流动的,增加了空气层12的隔热效果,在壶身内胆外部的空气层12和外壶身组件2之间的真空层11,有效减少了壶身内胆的热量散发。在壶身内胆的底部,两层底部隔热层15和17有效地减少底部热量散发。
[0043]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方式的列举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受到实施例的约束。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电水壶,壶身整体形状上小下大,所述的电水壶包括壶盖组件、壶身组件、手柄组件、设有电耦合器的底盖组件以及电源底座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壶盖组件外套有塑胶环,所述的壶盖组件通过塑胶环与壶身组件装配; 壶身组件包括壶身内胆以及中间抽真空的两层外壶身组件,两层外壶身组件的上、下两端口焊接固定,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的上口处通过连接密封组件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连接密封组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的连接件紧固连接的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件的单边纵截面整体上呈钩状,该连接件具有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壶身内胆的上口被限制在所述的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件设置在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之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外壶身组件的上端口和所述壶身内胆的上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件为塑料件,所述的密封件为硅胶件,所述密封件通过二次注塑工艺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的壶身内胆与所述的外壶身组件之间具有密闭的空气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身内胆的上口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壁高度大致相同的直身段,所述直身段设有螺纹,所述的第一限位壁与所述壶身内胆的直身段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底盖组件包括隔热组件,所述的隔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隔热板,该第一隔热板的上边缘的结构及尺寸与所述外壶身组件和所述壶身内胆的对应处的结构及尺寸相对应设置从而使该上边缘夹于后二者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隔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隔热板相连接的第二隔热板,在所述第一隔热板与所述壶身内胆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在第一隔热板与第二隔热板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身内胆的底部设有发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的发热组件和控制器位于第一隔热件与壶身内胆的底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电水壶,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塑胶环之间设有密封圈。
【文档编号】A47J36/06GK203524459SQ20132029384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4日
【发明者】龚益官, 左祥贵, 黄理水 申请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