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口茶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33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口茶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口茶漏,包括茶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上端为开口,下端为茶漏底部;所述茶漏外壳的侧壁和茶漏底部上设置有方形通孔;所述茶漏外壳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把手,把手与茶漏外壳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是由不锈钢制成的茶漏外壳和把手,茶漏外壳和把手为一体的,这样的设计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茶漏外壳的侧壁和茶漏底部上设置有方形通孔,这样的设计便于杯体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因为空气未排出造成的水溢出,保护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专利说明】—种方口茶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口茶漏。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茶杯等茶具,还有各种保温杯和冲泡用的器皿,有一些附有杯中茶叶随水流出的茶漏结构。现有的茶漏采用的是直筒式结构,采用的材质一般为聚乙烯等脂类材质,通常的结构是一个直筒式支架里面安装有网状材料制成的网。这种茶漏的缺陷主要是直筒式的茶漏在倒水时容易导致杯体内的空气无法及时排出,空气无法排出而导致水滞留在茶漏的上部,无法顺利的进入到杯体内,甚至会溢出烫伤人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出空气快并且不易损坏的方口茶漏。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方口茶漏,包括茶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上端为开口,下端为茶漏底部;所述茶漏外壳的侧壁和茶漏底部上设置有方形通孔;所述茶漏外壳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把手,把手与茶漏外壳为一体。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方形通孔呈长方形,宽度为0.1-0.2cm,长度为0.5-0.6cm。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茶漏外壳侧壁的倾斜角角度为8°。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茶漏外壳和把手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厚度为0.3cm的茶漏外壳和把手。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由不锈钢制成的茶漏外壳和把手,茶漏外壳和把手为一体的,这样的设计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茶漏外壳的侧壁和茶漏底部上设置有方形通孔,这样的设计便于杯体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因为空气未排出造成的水溢出,保护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_把手;2_茶漏外壳;3_方形通孔;4_茶漏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方口茶漏,包括茶漏外壳2,所述茶漏外壳2的截面为梯形,上端为开口,下端为茶漏底部4。所述茶漏外壳2的侧壁和茶漏底部4上设置有方形通孔3,茶漏外壳2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把手1,把手I与茶漏外壳2为一体。
[00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形通孔3呈长方形,宽度为0.1-0.2cm,长度为0.5-0.6cm。所述茶漏外壳2侧壁的倾斜角角度为8°。另外,所述茶漏外壳2和把手I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厚度为0.3cm的茶漏外壳和把手。
[0015]本实用新型是由不锈钢制成的茶漏外壳和把手,茶漏外壳和把手为一体的,这样的设计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茶漏外壳的侧壁和茶漏底部上设置有方形通孔,这样的设计便于杯体中的空气排出,避免因为空气未排出造成的水溢出,保护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001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方口茶漏,包括茶漏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外壳的截面为梯形,上端为开口,下端为茶漏底部;所述茶漏外壳的侧壁和茶漏底部上设置有方形通孔;所述茶漏外壳的上端对称设置有把手,把手与茶漏外壳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口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通孔呈长方形,宽度为0.1-0.2cm,长度为 0.5-0.6cm。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口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外壳侧壁的倾斜角角度为8。。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口茶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漏外壳和把手都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厚度为0.3cm的茶漏外壳和把手。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693151SQ20132031324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3日
【发明者】许奕娟, 黄海浪 申请人:许奕娟, 黄海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