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4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包括靠枕1、自缚带2、护垫3,靠枕1和护垫3均穿接在自缚带2上,靠枕1为填充物靠枕或充气气囊,自缚带2为具有松紧性的带子并设置有调节扣环2-1,自缚带2与一个橡胶缓冲层相连,橡胶缓冲层4设置在自缚带的内侧,所述橡胶缓冲层4的厚度为0.5毫米,还包括穿过橡胶缓冲层3和自缚带2的固定筋5,所述固定筋5两端设置有圆盘6,所述圆盘6紧贴缓冲层4和自缚带2。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缓解人们在坐姿休息时的颈部疲劳问题,且携带方便;通过安装橡胶缓冲层使得人们在使用该靠枕时更加舒适。
【专利说明】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枕,尤其涉及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
【背景技术】
[0002]人们在坐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或在办公室休息时,一般以坐姿的方式闭目养神,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头部由于没有支撑,容易后仰或是侧翻,造成颈部疲劳。目前市场上普通的U形枕、旅行枕等只能解决头部的后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头部向左或者向右侧翻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有了自缚式侧向靠枕,但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舒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它可缓解人们在坐姿休息时的颈部疲劳问题,且携带方便,并且使用舒适。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包括靠枕1、自缚带2、护垫3,所述靠枕I和护垫3均穿接在自缚带2上,所述靠枕I为填充物靠枕或充气气囊,所述自缚带2为具有松紧性的带子并设置有调节扣环2-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缚带2与一个橡胶缓冲层相连,所述橡胶缓冲层4设置在自缚带的内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橡胶缓冲层4的厚度为0.5毫米。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穿过橡胶缓冲层4和自缚带2的固定筋5,所述固定筋5两端设置有圆盘6,所述圆盘6紧贴缓冲层4和自缚带2。
[0008]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缓解人们在坐姿休息时的颈部疲劳问题,且携带方便;通过安装橡胶缓冲层使得人们在使用该靠枕时更加舒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缚式侧向靠枕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橡胶缓冲层和自缚带及固定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 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自缚式侧向靠枕包括靠枕1、自缚带2、护垫3,靠枕I和护垫3均穿接在自缚带2上,靠枕I为填充物靠枕或充气气囊,自缚带2为具有松紧性的带子并设置有调节扣环2-1,自缚带2与一个橡胶缓冲层相连,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这样便于大规模生产制造并且成本低廉。橡胶缓冲层4设置在自缚带的内侧,自缚带的内侧就是与使用者相接触的一面,橡胶缓冲层4的厚度为0.5毫米。实验证明0.5毫米的厚度使人感觉最舒适,而且轻便。还包括穿过橡胶缓冲层3和自缚带2的固定筋5,固定筋5两端设置有圆盘6,圆盘6紧贴缓冲层4和自缚带2。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缓解人们在坐姿休息时的颈部疲劳问题,且携带方便;通过安装橡胶缓冲层使得人们在使用该靠枕时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替代技术方案:在圆盘6上设置出围绕圆盘6圆心均匀分布的工艺孔,这样既可以减轻固定筋5的整体重要,又能够起到美观的作用。
[0013]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缚式侧向靠枕,包括靠枕(I)、自缚带(2)、护垫(3),所述靠枕(I)和护垫(3)均穿接在自缚带(2)上,所述靠枕(I)为填充物靠枕或充气气囊,所述自缚带(2)为具有松紧性的带子并设置有调节扣环(2-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缚带(2)与一个橡胶缓冲层相连,所述橡胶缓冲层(4)设置在自缚带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缚式侧向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层(4)的厚度为0.5晕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缚式侧向靠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过橡胶缓冲层(4)和自缚带(2)的固定筋(5),所述固定筋(5)两端设置有圆盘(6),所述圆盘(6)紧贴缓冲层⑷和自缚带(2) 。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555465SQ201320329705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8日
【发明者】郭浩楠 申请人:郭浩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