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搅拌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搅拌机,包括主机、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的马达组合、设置在所述主机上的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杯子内并受所述马达组合驱动的刀组合,所述马达组合包括马达轴、以及固定在所述马达轴端部的第一离合器;所述刀组合包括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的刀轴、固定在所述刀轴第一端的刀片、以及固定在所述刀轴第二端且用于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啮合的第二离合器;所述刀片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刀轴上的固定部、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延伸的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呈弧形。由于马达轴和刀轴与水平方向呈0-30度放置,工作时刀片可上下搅拌食物,与食物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搅拌效果。在搅拌带液体的食物时,食物被充分搅拌,残渣较少,颗粒较细。
【专利说明】卧式搅拌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式搅拌机。
【背景技术】
[0002]除手动搅拌机外,现有的搅拌机多为立式搅拌机,即主机在下面,刀组合装在杯子底部,然后放在主机上面。刀轴竖直设置,刀组合中的刀片沿刀轴方向垂直设置。当主机内的马达工作时,通过离合器带动刀组合转动,实现搅拌功能。
[0003]在这种立式搅拌机中,刀组合在杯子内搅拌食物时,因刀片与刀轴方向垂直设置,且位于杯子底部,杯内的上部分食物与下部分食物相对流动缓慢,刀片与被搅拌食物的接触面积不够充分,刀片击打食物的速度会有所降低,
[0004]由于被搅拌食物不能与刀片充分接触,这种立式搅拌机不能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机在搅拌有液体配方的食物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经过滤网后留下的残渣较多且颗粒较大。在搅拌例如冰块时,在规定的次数内,最后还是会有较多较大的冰块未打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搅拌机不能进行充分搅拌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式搅拌机,可进行充分搅拌。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卧式搅拌机,包括主机、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的马达组合、设置在所述主机上的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杯子内并受所述马达组合驱动的刀组合,其中:
[0007]所述马达组合包括马达轴、以及固定在所述马达轴端部的第一离合器;
[0008]所述刀组合包括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的刀轴、固定在所述刀轴第一端的刀片、以及固定在所述刀轴第二端且用于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啮合的第二离合器。
[0009]所述刀片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刀轴上的固定部、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延伸的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呈弧形;所述杯子的底部为弧形,且刀组合设置在杯子侧部。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所述刀片的搅拌部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延伸,且关于所述刀轴的轴线对称。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所述刀组合包括两端开口的轴承衬套,所述刀轴设置在所述轴承衬套内。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所述轴承衬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刀轴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且从所述轴承衬套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刀组合还包括与所述刀轴的外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刀片通过孔穿设在所述刀轴的第一端,且夹紧在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轴承衬套的第一端之间。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所述刀组合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衬套内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刀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衬套内。[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在所述轴承衬套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轴承定位的台阶和E形介子,在所述第一、第二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套筒,所述轴承套筒套设在所述刀轴外,且抵置在所述第一、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刀组合还包括抵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上的轴承顶盖。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所述轴承衬套还包括锥形部、以及设置在其第二端的第二离合器容纳部,所述锥形部内设置有固定表面;所述轴承顶盖包括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的一端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固定表面上,所述筒状部的另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上。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所述刀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衬套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杯子的侧部设置有孔,所述刀组合的轴承衬套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杯子的孔中,在所述孔与所述轴承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在杯子的侧壁内侧还设置有骨位,所述骨位沿着垂直于所述马达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0018]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搅拌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刀轴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工作时刀片可上下搅拌食物,与食物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搅拌效果。在搅拌带液体的食物时,食物被充分搅拌,残渣较少,颗粒较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剖视图;
[002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杯子的剖视图;
[002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刀组合的立体图;
[002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刀组合的侧视图;
[0026]图7是沿着图6中的A-A的剖视图;
[0027]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剖视图;
[0028]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杯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100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100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100的剖视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搅拌机100包括主机101、设置在主机101内的马达组合102、设置在主机101上的杯子103、以及设置在杯子103内并受马达组合102驱动的刀组合104。
[0031]马达组合102设置在主机101内。马达组合102包括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的马达轴107、以及固定在马达轴107端部的第一离合器108。在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马达轴107与水平方向呈0度放置,也就是水平设置。在主机101的侧部设置有容纳孔106,马达轴107的端部穿过主机101的侧部,且第一离合器108位于容纳孔106内。
[0032]在主机101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座109,用于与杯子103连接,使杯子103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使杯子103通电、对内部的食物进行加热。主机10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离合器108的位置的锁钮110、以及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的开关111。
[0033]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100的刀组合104的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卧式搅拌机100的刀组合104的侧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A-A的剖视图。如图5-7所示,刀组合104包括两端开口的轴承衬套112,在轴承衬套112内、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刀轴113。在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马达轴107与水平方向呈0度放置,也就是水平设置。刀轴113的第一端从轴承衬套112的第一端内伸出,且刀轴113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外螺纹114。刀片115通过孔穿设在刀轴113的第一端,且抵靠在轴承衬套112的第一端。刀组合104还包括刀片固定螺母116,与刀轴113第一端的外螺纹114配合,拧紧后将刀片115牢固地夹紧在刀片固定螺母116与轴承衬套112的第一端之间。
[0034]刀轴113通过第一、第二轴承117、118设置在轴承衬套112内。第一、第二轴承117、118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轴承衬套112内。在轴承衬套112内,设置有用于使第一轴承117定位的台阶119和E形介子120,用于阻止第一轴承117向刀轴113的第一端移位。在第一、第二轴承117、118之间,设置有支撑套筒132。该支撑套筒132套设在刀轴113外,且抵置在第一、第二轴承117、118之间。该支撑套筒132与台阶119、E形介子120共同作用,使得第一轴承117在刀轴113的轴向上定位。
[0035]轴承衬套112的第一端大致呈圆筒状,第二端设有第二离合器容纳部112b,第二离合器容纳部112b的直径大于第一端,且通过锥形部112a与第一端相连。刀组合104还包括轴承顶盖121,该轴承顶盖121包括筒状部121a、以及从筒状部121a的一端延伸的凸缘121b。轴承顶盖121的筒状部121a的另一端抵置在第二轴承118上,与支撑套筒132共同作用使第二轴承118在刀轴113的轴向上定位。
[0036]在锥形部112a内设有固定表面122,轴承顶盖120的凸缘121b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固定表面122上,由此实现轴承衬套112内的各组件的定位。
[0037]在刀轴113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离合器123。该第二离合器123位于第二离合器容纳部112b内。具体而言,在刀轴113的第二端,设置有台阶面124,且第二端端部设有外螺纹125。第二离合器123套设在刀轴113上,且靠在台阶面124上,拧上螺母126,使第二离合器123夹紧在台阶面124与螺母126之间。
[0038]刀轴113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设置,刀组合104的刀片115包括固定部115a、以及搅拌部115b,刀片115通过固定部115a固定在刀轴113上,固定部115a垂直于刀轴113的轴线。搅拌部115b从固定部115a两端延伸,呈弧形且关于刀轴113的轴线对称。
[0039]在刀轴113的第一端与轴承衬套112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1,以避免食物进入刀组合104内部。
[0040]在杯子103的侧部,设置有孔129 (参照图2),刀组合104的轴承衬套112的第二端固定在孔129中,在孔129与轴承衬套1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0,以防止杯子103内的食物从孔129流到外部。
[004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卧式搅拌机100的杯子103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杯子103的底部内表面呈弧形,且设有加热金属层材料,用于加热。杯子103底部内表面的弧形与刀片115的搅拌部115b的弧形相似。在杯子103的底部外还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27,用于与第一连接座109连接。
[0042]在杯子103的侧壁内侧,还设置有骨位128。骨位128沿着垂直于马达轴107的轴线方向延伸,其数量为两个,且彼此相对设置。骨位128的主要作用是:当刀片115搅拌食物时形成漩流,漩流碰到骨位128时,骨位128对漩流形成切割作用,从而形成紊流状态,使得刀片115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刀片击打食物的速度加大。
[0043]使用时,将杯子103放置在主机101上,使第一连接座109与第二连接座127连接。向杯子103内倒入食物,将锁钮110开锁,使第一离合器108与第二离合器123啮合,之后使开关111打开,接通电源,刀轴113在马达轴107的带动下旋转,刀片115开始搅拌食物。由于马达轴107和刀轴113均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工作时刀片115可上下搅拌食物,与食物充分接触,获得良好的搅拌效果。在搅拌带液体的食物时,食物被充分搅拌,残渣较少,颗粒较细。
[0044]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卧式搅拌机的杯子的剖视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马达轴107与刀轴113均与水平方向呈30度设置。对应地,在主机101的侧部设置有容纳孔106、杯子103侧部的孔129也呈30度设置。其他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搅拌机,包括主机、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的马达组合、设置在所述主机上的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杯子内并受所述马达组合驱动的刀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组合包括马达轴、以及固定在所述马达轴端部的第一离合器; 所述刀组合包括与水平方向呈0-30度范围放置的刀轴、固定在所述刀轴第一端的刀片、以及固定在所述刀轴第二端且用于与所述第一离合器啮合的第二离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刀轴上的固定部、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端部延伸的搅拌部,所述搅拌部呈弧形;所述杯子的底部为弧形,且刀组合设置在杯子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搅拌部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延伸,且关于所述刀轴的轴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组合包括两端开口的轴承衬套,所述刀轴设置在所述轴承衬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衬套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刀轴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且从所述轴承衬套的第一端伸出,所述刀组合还包括与所述刀轴的外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刀片通过孔穿设在所述刀轴的第一端,且夹紧在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轴承衬套的第一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组合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衬套内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刀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轴承衬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衬套内,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轴承定位的台阶和E形介子,在所述第一、第二轴承之间,设置有轴承套筒,所述轴承套筒套设在所述刀轴外,且抵置在所述第一、第二轴承之间;所述刀组合还包括抵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上的轴承顶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衬套还包括锥形部、以及设置在其第二端的第二离合器容纳部,所述锥形部内设置有固定表面;所述轴承顶盖包括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的一端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固定表面上,所述筒状部的另一端抵置在所述第二轴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轴承衬套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在所述杯子的侧部设置有孔,所述刀组合的轴承衬套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杯子的孔中,在所述孔与所述轴承衬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在杯子的侧壁内侧还设置有骨位,所述骨位沿着垂直于所述马达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文档编号】A47J43/08GK203400052SQ20132034221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4日
【发明者】蔡美慈, 董理, 谢健, 尚雪峰 申请人:主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