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54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泡茶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茶杯,包括不锈钢杯身和杯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杯盖与杯身之间的用于放置茶叶的透明茶隔,所述的透明茶隔包括透明塑料茶隔件和当泡茶杯倾斜时水才能在透明茶隔与杯身之间流通的不锈钢茶格片,所述的不锈钢茶格片设置在所述的茶隔件底部,用于阻止茶叶进入杯身;所述的茶隔件与所述的杯身之间套设置有防烫口圈塑料件,所述的茶隔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内表面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特的泡茶时间控制功能,特别适合泡普洱,沱茶,金骏眉,岩茶,等一系列的功夫茶,也适合一些不适合长时间浸泡的茶叶,比如一些品质比较好的绿茶和红茶,且饮水时不烫口。
【专利说明】泡茶杯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茶杯。
【背景技术】
[0002]市面上的泡茶杯大多都是茶叶直接在杯子底部进行浸泡,由于一些茶叶是不适宜在开水中长时间浸泡,如果长时间浸泡的话会改变茶叶的属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泡茶杯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不会长时间浸泡在热水里且茶叶可反复利用的泡茶杯。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泡茶杯,包括不锈钢杯身和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杯盖与杯身之间的用于放置茶叶的透明茶隔,所述的透明茶隔包括透明塑料茶隔件和当泡茶杯倾斜时水才能在透明茶隔与杯身之间流通的不锈钢茶格片,所述的不锈钢茶格片设置在所述的茶隔件底部,用于阻止茶叶进入杯身;所述的茶隔件与所述的杯身之间套设置有防烫口圈塑料件,所述的茶隔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内表面卡扣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横截面为一横放的I型结构,横放的所述的I型结构的两侧边的上下位置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的茶隔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卡扣连接;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两侧边的上端外表面与茶隔件之间设置有不锈钢装饰圈;横放的I型结构的一字型部位分别与茶隔件底部和杯身顶部相接处的上端部表面和下端部表面均设置有上硅胶圈和下硅胶圈。
[0007]进一步,所述的杯盖包括不锈钢外盖和塑料内盖,所述的塑料内盖与所述的茶隔件上端部相配合且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盖与所述的塑料内盖外壁相适配。
[0008]进一步,所述的外盖和内盖之间设置有硅胶圈。
[0009]进一步,所述的杯身包括不锈钢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不锈钢内胆。
[0010]本实用新型中的不锈钢茶格片是通过计算水的平面张力,开水只能在杯子倾斜的时候(一般为45° )会从茶格片中经过,所以当开水经过茶格片到达上部放置茶叶的茶隔的时候,直立杯身,茶隔中的水不会流入杯子底部,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控制泡茶时间的功能,当使用者觉得浸泡时间已经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倾斜杯身(一般45° )这时候在茶隔中的水会通过茶格片流入杯子的底部,从而完成整个泡茶过程。
[0011]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安装了一段防烫口圈,因为茶水一般都比较烫,如果口部直接接触不锈钢杯口或者玻璃杯口,因为茶水太热的原因而难以入口,但是如果茶水经过了这个防烫口圈的话,茶水因为流淌的时间和经过的距离会增加,所以茶水的温度自然也会下降。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具有独特的泡茶时间控制的功能,特别适合泡普洱,沱茶,金骏眉,岩茶,等一系列的功夫茶,也适合一些不适合长时间浸泡的茶叶,比如一些品质比较好的绿茶和红茶。且饮茶时入口不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a是本实用新型泡茶时使用步骤A。
[0015]图2b是本实用新型泡茶时使用步骤B。
[0016]图2c是本实用新型泡茶时使用步骤C。
[0017]图2d是本实用新型泡茶时使用步骤D。
[0018]其中图2b和2d中的波浪线代表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泡茶杯,包括不锈钢杯身和杯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杯盖与杯身之间的用于放置茶叶的透明茶隔,所述的透明茶隔包括透明塑料茶隔件4和当泡茶杯倾斜时水才能在透明茶隔与杯身之间流通的不锈钢茶格片5,所述的不锈钢茶格片5设置在所述的茶隔件4底部,用于阻止茶叶进入杯身;所述的茶隔件4与所述的杯身之间套设置有防烫口圈塑料件9,所述的茶隔件4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9的内表面卡扣连接。
[0020]进一步,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9的横截面为一横放的I型结构,横放的所述的I型结构的两侧边的上下位置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的茶隔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卡扣连接;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9的两侧边的上端外表面与茶隔件4之间设置有不锈钢装饰圈6 ;横放的I型结构的一字型部位分别与茶隔件4底部和杯身顶部相接处的上端部表面和下端部表面均设置有上硅胶圈7和下硅胶圈8。
[0021]进一步,所述的杯盖包括不锈钢外盖1和塑料内盖3,所述的塑料内盖3与所述的茶隔件4上端部相配合且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盖1与所述的塑料内盖3外壁相适配。
[0022]进一步,所述的外盖1和内盖3之间设置有硅胶圈2。
[0023]进一步,所述的杯身包括不锈钢外壳10和设在外壳10内的不锈钢内胆11。
[0024]参照图2a至图2d,本实用新型的泡茶过程:
[0025]先打开内盖把茶叶放置在透明茶隔里面,再通过内盖将透明茶隔盖紧,再把热水倒入杯身内胆里,水到杯身口部分剩下20毫米的空间即可(不可以到满防止烫手)。再在杯身上套上防烫口圈,放上茶隔,整个杯子就全密封了。杯子倾斜的时候(一般为45° )水会从茶格片经过,所以开水经过茶格片到达上部放置茶叶的茶隔,直立杯身,茶隔中的水不会流入杯子底部,因为茶隔是透明的,所以当开水和茶叶混合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的观察这个泡茶过程和茶叶的一个状态。当使用者觉得浸泡时间已经满足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倾斜杯身(一般45° )这时候在茶隔中的水会通过茶格片流入茶杯子的底部,直立杯身从而完成整个泡茶过程。
[0026]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
1.泡茶杯,包括不锈钢杯身和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杯盖与杯身之间的用于放置茶叶的透明茶隔,所述的透明茶隔包括透明塑料茶隔件和当泡茶杯倾斜时水才能在透明茶隔与杯身之间流通的不锈钢茶格片,所述的不锈钢茶格片设置在所述的茶隔件底部,用于阻止茶叶进入杯身;所述的茶隔件与所述的杯身之间套设置有防烫口圈塑料件,所述的茶隔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分别与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内表面卡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横截面为一横放的I型结构,横放的所述的I型结构的两侧边的上下位置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的茶隔件的下端外表面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外表面卡扣连接;所述的防烫口圈塑料件的两侧边的上端外表面与茶隔件之间设置有不锈钢装饰圈;横放的I型结构的一字型部位分别与茶隔件底部和杯身顶部相接处的上端部表面和下端部表面均设置有上硅胶圈和下硅胶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包括不锈钢外盖和塑料内盖,所述的塑料内盖与所述的茶隔件上端部相配合且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的不锈钢外盖与所述的塑料内盖外壁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和内盖之间设置有硅胶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身包括不锈钢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不锈钢内胆。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3493292SQ20132047697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胡洪泽, 解军伟 申请人:浙江洪帆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