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柜,尤其涉及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面设有升降门,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根据压差传感器检测的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的控制电路,电动风阀和压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压差传感器上设有用于检测由所述升降门隔开的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的外部压力接口和内部压力接口。当通风柜升降门上下移动时,由于外界气流的影响导致通风柜内的气压变化,压差传感器检测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的压差数据并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此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以改变排风口的排风量,从而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保持操作面风速的恒定。
【专利说明】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柜,尤其涉及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
【背景技术】
[0002]通风柜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它功能齐全,防护严密,能保证有毒、有害、有气味气体的顺利排放,帮助维护实验操作人员的呼吸道健康。通风柜的性能好环,主要取决于通过通风柜的空气移动速度。一般情况下,我们希望能长时间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的恒定移动速度,目前,通风柜由柜体、风阀、排风口、进风口组成,通过控制风阀旋转角度以改变排风口的排风量,可控制通风柜风量的改变,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但是采用上述方法,当柜体升降门上下移动时,由于外界空气流量的干扰,会影响通风柜空气移动的速度。也就是说采用现有方法,在通风柜升降门上下运动时,无法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不能保持操作面风速的恒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在通风柜升降门上下运动时,能够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保持操作面风速的恒定。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面设有升降门,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根据压差传感器检测的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的控制电路,电动风阀和压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压差传感器上设有用于检测由所述升降门隔开的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的外部压力接口和内部压力接口。
[0006]其中,所述外部压力接口设置于柜体一固定位置处,该位置为当所述升降门移动至最高位置时,相对升降门底边偏上50?IOOmm的位置,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且与管子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
[0007]其中,所述位置为当所述升降门移动至最高位置时,相对升降门底边偏上50mm的位置。
[0008]其中,所述压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柜体的立柱上。
[0009]其中,所述管子为塑料软管或金属软管。
[0010]其中,所述管子为水平管子。
[0011]其中,所述管子为L形。
[0012]其中,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且与管子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所述另一端部距离所述升降门的垂直距离为150?200mm。
[0013]其中,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且与管子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所述另一端部距离所述升降门的垂直距离为150mm。
[0014]其中,所述升降门为玻璃门。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面设有升降门,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根据压差传感器检测的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的控制电路,电动风阀和压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压差传感器上设有用于检测由所述升降门隔开的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的外部压力接口和内部压力接口。当通风柜升降门上下移动时,由于外界气流的影响导致通风柜内的气压变化,压差传感器检测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的压差数据并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此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以改变排风口的排风量,从而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保持操作面风速的恒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压差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外部压力接口 ;2_压差传感器;3-管子;4_管子端部;5-立柱;6_升降门。【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2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结构示意图。
[0022]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面设有升降门6,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根据压差传感器2检测的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的控制电路,电动风阀和压差传感器2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压差传感器2上设有用于检测由所述升降门6隔开的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的外部压力接口 I和内部压力接口。
[0023]压差传感器2是一种用来检测两个压力之间差值的传感器,通常用于检测某一设备或部件前后两端的压差数据。所述压差传感器2的两个压力接口一个为进风口,一个为出风口,进风口固定在柜体外部,出风口固定在柜体内部,用于检测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当通风柜升降门6上下移动时,由于外界气流的影响导致通风柜内的气压变化,压差传感器2检测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将检测的压差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此压差数据和设定的原始压差值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控制电动风阀的旋转角度以改变排风口的排风量,从而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保持操作面风速的恒定,使实验在稳定环境下进行。
[0024]其中,所述外部压力接口 I设置于柜体一固定位置处,该位置为当所述升降门6移动至最高位置时,相对升降门底边偏上50?IOOmm的位置,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3,且与管子3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3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
[0025]其中,所述外部压力接口 I固定于上述位置处,能保证外部压力接口 I采集的柜体外部的气压值不受柜体内部气流的影响,采集的气压值可以准确反映外界大气压值。
[0026]优选的,所述位置为当所述升降门6移动至最高位置时,相对升降门底边偏上50mm的位置。
[0027]外部压力接口 I固定于上述位置处的高度以上和柜体内部顶端高度以下,若设置高度低于50mm,则不能保证外部压力接口 I采集的柜体外部的气压值不受柜体内部气流的影响。
[0028]其中,所述压差传感器2固定于所述柜体的立柱5上。优选的,所述压差传感器2固定于所述柜体的左立柱上,符合实验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
[0029]其中,所述管子3为塑料软管或金属软管。
[0030]金属软管相对于塑料软管的制作成本更高,且同样体积的软管,金属软管的重量更大,相对于塑料软管,更难长期维持固定形态。所以,塑料软管为最佳的管子材料,制作容易且能长期维持固定形态不变。
[0031]其中,所述管子3为水平管子。
[0032]由于气压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管子3使用水平管子,以便内部压力接口采集的气压值更精确的反映管子端部4处的气压值。
[0033]其中,所述管子3为L形。
[0034]管子3采用L形,L形管子的短边端部延伸至靠近柜体内部的中心区域,可尽量保证采集的气压值准确的反映柜体内部中心区域的气压值。
[0035]其中,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3,且与管子3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3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所述另一端部距离所述升降门6的垂直距离为150?200mm。
[0036]所述管子端部4距离所述升降门6的垂直距离为150?200mm,可保证管子端部4采集的柜体内部的气压值不受柜体外部气流的影响,采集的气压值可以准确反映柜体内部气压值。
[0037]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3,且与管子3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3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另一端部距离所述升降门6的垂直距离为150mm。
[0038]管子端部4设置于上述位置处和柜体内部后侧之间,若设置的垂直距离小于150mm,则不能保证管子端部4采集的柜体内部的气压值不受柜体外部气流的影响。
[0039]其中,所述升降门6为玻璃门。
[0040]玻璃门方便实验操作人员在不移动玻璃门的情况下,观察实验进行情况,有利于维持实验在稳定环境下进行。
[0041]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I提供的压差传感器2的结构示意图。
[0042]压差传感器2包括两个压力接口,分别为用于检测由升降门6隔开的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的外部压力接口 I和内部压力接口。所述管子3为水平L形管子,管子端部4设置于靠近柜体内部的中心区域,水平L形管子的长边连接外部压力接口 I。
[0043]从图中可看出,外部压力接口 I的端部和管子端部4上覆盖一表面设置若干通孔的圆形顶盖,用于整流,以便进入压力接口的气流流向更稳定。
[0044]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当通风柜升降门上下移动时,由于外界气流的影响导致通风柜内的气压变化,压差传感器检测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的压差数据并传输至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此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以改变排风口的排风量,从而维持通风柜内空气移动的恒定速度,保持操作面风速的恒定。
[0045]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其【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一面设有升降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用于根据压差传感器检测的压差数据控制电动风阀旋转角度的控制电路,电动风阀和压差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压差传感器上设有用于检测由所述升降门隔开的柜体外部和柜体内部之间的压差数据的外部压力接口和内部压力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压力接口设置于柜体一固定位置处,该位置为当所述升降门移动至最高位置时,相对升降门底边偏上50?IOOmm的位置,所述内部压力接口连接有一管子,且与管子的一端相连,所述管子的另一端部延伸至柜体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为当所述升降门移动至最高位置时,相对升降门底边偏上50mm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柜体的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为塑料软管或金属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为水平管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为L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端部距离所述升降门的垂直距离为150?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端部距离所述升降门的垂直距离为1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IT间接检测面风速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为玻璃门。
【文档编号】B08B15/04GK203541052SQ20132057719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盛义良 申请人: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