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拖把桶,是由桶体、四爪脱水转头、脱水篮、挡水圈、提手、锥形清洗坐、四爪清洗转头、导套、旋转清洗底座、转柱组成,采用塑料注塑而成,在桶体内部一头设有脱水篮,脱水篮底部没有四爪脱水转头,拖把头中心设有压缩旋转的拖把杆,脱水篮上面没有挡水圈,防止污水溅出桶外。当人们需要清洗拖把头时,只要把拖把头中的四爪孔套在四爪清洗转头上,用手把拖把杆往下压,使拖把头转动,就能达到清洗的效果,再把清洗过的拖把头放到脱水篮中的四爪脱水转头上转动,就能把拖把头的水分甩于,清洁卫生,牢固耐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拖把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清洁用品,尤其适用手压拖把杆旋转式清洗拖把头的拖把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拖把桶是由脱水篮、清洗头、脱水转头、清洗坐、桶体、提手组成,脱水篮上面没有挡水圈,污水容易溅出桶外,清洗坐是一个锥形圆柱体,锥形圆柱体不会旋转,对拖把头旋转产生阻力,并且容易磨损拖把头内孔。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拖把桶脱水篮上面没有挡水圈,污水容易溅出桶外,清洗坐是一个锥形圆柱体,锥形圆柱体不会旋转,对拖把头旋转产生阻力,并且容易磨损拖把头内孔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把桶,该拖把桶清洗拖把头是用手压拖把杆旋转,不仅防止污水溅出桶外,还能减少清洗拖把头产生的阻力,拖把头内孔不易磨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拖把桶桶体中设有四爪脱水转头、脱水篮、挡水圈、提手、锥形清洗坐、四爪清洗转头、导套、旋转清洗底座、转柱,在脱水篮上面设有挡水圈,锥形清洗坐上设有旋转清洗底座,转柱底部设有凸圈,转柱头部是扁形。该海豚拖把桶用塑料注塑而成,在桶体内部一头设有脱水篮,脱水篮底部设有四爪脱水转头,四爪脱水转头与拖把头下部中心的四爪孔相配合,在拖把头中心设有压缩旋转的拖把杆,脱水篮上面设有挡水圈,防止污水溅出桶外,在桶体的另一头设有锥形清洗坐,在锥形清洗坐上面设有四爪清洗转头,四爪清洗转头与拖把头下部中心的四爪孔相配合,在海豚拖把柄桶体上设有提手,四爪清洗转头中设有转柱,转柱底部设有凸圆,转柱头部是扁形,把转柱套进导套后,压进旋转清洗底座口的圆孔中,导套与旋转清洗底座的圆孔紧配,转柱能在导套中转动,把四爪清洗转头压进旋转清洗底座中的转柱上部,组成锥形清洗坐。当人们需要清洗拖把头时,只要把拖把头中的四爪孔套在四爪清洗转头上,用手把拖把杆往下压,使拖把头转动,就能达到清洗的效果,再把清洗过的拖把头放到脱水篮中的四爪脱水转头上,用手把拖把杆往下压,使拖把头转动,就能把拖把头的水分甩干。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清洗拖把头轻松省力,清洁卫生,牢固耐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中的锥形清洗坐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09]图3是图2的A-B纵剖面结构图。
[0010]图中,1,四爪脱水转头,2,脱水篮,3.挡水圈,4.提手,5.锥形清洗坐,6.桶体,7.四爪清洗转头,8.导套,9.旋转清洗底座,10.转柱。[0011]具体实旋方式
[0012]在图I中,拖把桶用塑料注塑而成,在桶体(6)内部一头设有脱水篮(2),脱水篮
(2)底部没有四爪脱水转头(1),脱水篮(2)上面设有挡水圈(3),防止污水溅出桶外,在桶体(6)的另一头设有锥形清洗坐(5),在锥形清洗坐(5)上面设有四爪清洗转头(7),在拖把桶桶体(6)上设有提手(4)。
[0013]在图2中,把四爪清洗转头(7)压进旋转清洗底座(9)中的导柱上部,组成锥形清洗坐。
[0014]在图3中,转柱(10)底部是凸圆,转柱(10)头部是扁形,把转柱(10)套进导套
(8)后,压进 旋转清洗底座(9) 口的圆孔中,导套(8)与旋转清洗底座(9)的圆孔紧配,转柱
(10)能在导套⑶中转动,把四爪清洗转头(7)压进旋转清洗底座(9)中的转柱(10)上部,组成锥形清洗坐。
【权利要求】
1.一种拖把桶,设有四爪脱水转头、脱水篮、挡水圈、提手、锥形清洗坐、四爪清洗转头、导套、旋转清洗底座、转柱,拖把桶用塑料注塑而成,桶体内部一头设有脱水篮,脱水篮底部设有四爪脱水转头,四爪脱水转头与拖把头下部中心的四爪孔相配合,拖把头中心设有压缩旋转的拖把杆,桶体的另一头设有锥形清洗坐,锥形清洗坐上面设有四爪清洗转头,四爪清洗转头与拖把头下部中心的四爪孔相配合,拖把柄桶体上设有提手,四爪清洗转头中设有转柱,其特征是:脱水篮上面设有挡水圈,锥形清洗坐上设有旋转清洗底座,转柱底部设有凸圈,转柱头部是扁形。
【文档编号】A47L13/58GK203576441SQ20132068191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6日
【发明者】鲍俊华 申请人:鲍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