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875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隔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隔屏,其包含有隔屏主体、至少一第一磁吸件及至少一第二磁吸件;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一侧,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另一侧,且该第二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位于相反侧上并位于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借此可将至少两个本实用新型上的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加以磁吸,以能稳固地连接,并无空隙产生,以确实达到能阻隔视线及能避免气体直接吹袭功效,并极具使用上的变化性,而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并能稳固地组合后的造型。
【专利说明】 隔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室内摆饰品,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隔屏。
【背景技术】
[0002]一般家庭中会放置隔屏(或称屏风),以利用屏风来适度地阻隔视线。而一般在餐厅中,为能有效地将原本较大的空间加以阻隔成多数较小的空间,也会使用至少两个隔屏加以阻隔。
[0003]然而,多数个隔屏在并接后,其两两隔屏间仍会有空隙产生,使得无法完全地阻隔他人的视线,而有隐私受侵犯的疑虑,况且隔屏与隔屏间的空隙,容易让气体直接流入,而使在受隔屏所区隔的空间内的人们,有被气体所直接吹袭的问题。
[0004]再者,由于各隔屏间并无相互连接的关系,因此在组合并接后,有着强度不足所产生的稳固性不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为改善现有先前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隔屏,能让两两隔屏间进行相互的磁吸,而不会有空隙产生,以能完全地阻隔他人的视线,及避免有气体直接吹入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更提供一种隔屏,其组合后的强度充足,使稳固性较佳。
[0007]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屏,其包含有:一隔屏主体;至少一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一侧上;至少一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另一侧上,且该第二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位于相反侧上并位于相互对应的位置上,以达能让两两隔屏间进行相互的磁吸。
[0008]上述的隔屏,其中,该隔屏主体具有一屏体及若干设置于该屏体底部的脚轮,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屏体的一侧面上,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屏体的另一侧面上,以达到移动时的方便性。
[0009]上述的隔屏,其中,该屏体具有一屏框、一遮蔽物及若干的脚架,该遮蔽物连接于该屏框的内部,该脚架固定连接于该屏框的底部,该脚轮设置连接于该脚架底部,以增进制造上的容易度。
[0010]上述的隔屏,更包含有至少一第三磁吸件及至少一第四磁吸件;该第三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正侧面上,该第四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背侧面上,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四磁吸件位于相反侧并位于相互对应的位置上。
[0011]上述的隔屏,其中,该隔屏主体的正侧面上具有至少一第三嵌槽,以供该第三磁吸件嵌入设置,该隔屏主体的背侧面上具有至少一第四嵌槽,以供该第四磁吸件嵌入设置。
[0012]上述的隔屏,其中,该第三磁吸件的外表面与该隔屏主体的外表面呈平齐,该第四磁吸件的外表面与隔屏主体的外表面呈平齐。
[0013]上述的隔屏,其中,第三磁吸件为磁铁,而该第四磁吸件为磁铁,该第三磁吸件及第四磁吸件的极性相反。
[0014]上述的隔屏,其中,该第三磁吸件及第四磁吸件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铁或含铁金属。
[0015]上述的隔屏,其中,第一磁吸件为磁铁,而该第二磁吸件为磁铁,该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的极性相反。
[0016]上述的隔屏,其中,该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铁或含铁金属。
[0017]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让两两隔屏间进行相互的磁吸,而不会有空隙产生,以能完全地阻隔他人的视线,及避免有气体直接吹入,更能进行各种不同型态的组合,以增进使用上的方便性及变化性,且组合后的强度相当充足,而能增进使用时的稳固性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21]图4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6是图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0024]图7是图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25]图8是图5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0026]【符号说明】
[0027]「第一较佳实施例」
[0028]100隔屏10隔屏主体11屏体
[0029]111屏框112遮蔽物113脚架
[0030]114第一嵌槽115第二嵌槽12脚轮
[0031]20第一磁吸件30第二磁吸件
[0032]「第二较佳实施例」
[0033]200隔屏40隔屏主体41屏体
[0034]411屏框416周框417底框
[0035]418第三嵌槽419第四嵌槽412遮蔽物
[0036]413脚架42脚轮50第一磁吸件
[0037]60第二磁吸件70第三磁吸件 80第四磁吸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0039]请参阅图1 一 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隔屏100,其包含有一隔屏主体10、若干的第一磁吸件20及若干的第二磁吸件30,其中:
[0040]请参阅图1、2,该隔屏主体10,具备预定的面积,可放置于一地面上,用以阻隔人体视线的穿透。该隔屏主体10,具有一屏体11及若干的脚轮12,该屏体11具有一屏框111、一遮蔽物112及若干的脚架113,该屏框111为一硬质的框体,该屏框111的一侧边外侧面上具有若干的第一嵌槽114,该屏框111的另一侧边外侧面上则具有若干的第二嵌槽115,即该第二嵌槽115位于该第一嵌槽114的相反侧边上并位于相互对应的位置处,该遮蔽物112连接于该屏框111的内部,用以作为阻隔人体视线之用,其材料可选用板体或帘幕,该脚架113固定连接于该屏框111的底部,该脚轮12设置连接于该屏体11的脚架113底部,使当该屏体11受外力作用时,由该脚轮12于地面上滚动而带动该屏体11同时移动者。
[0041]请参阅图1、2,所述各第一磁吸件20,分别嵌设于该隔屏主体10的第一嵌槽114内,且该第一磁吸件20的外表面并与该隔屏主体10的外表面呈平齐。
[0042]请参阅图1、2,所述各第二磁吸件30,分别嵌设于该隔屏主体10的第二嵌槽115内,且该第二磁吸件30的外表面并与该隔屏主体10的外表面呈平齐。
[0043]是以,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隔屏100的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说明如下:
[0044]首先,本实用新型的隔屏100可单独使用,以利用该脚轮12移动至预定位置,以达到阻隔他人视线的功效。
[0045]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隔屏100更可以至少两个相互组合使用,如图3、4所示,可将至少两个隔屏100以边靠边的方式加以贴接成一横列,使由位于隔屏100 —边侧上的第一磁吸件20与所邻接隔屏100上的第二磁吸件30加以相互磁吸,而该隔屏100另一边侧上的第二磁吸件30则与所邻接100隔屏上的第一磁吸件20加以相互磁吸,不仅能使相邻的隔屏100间不会有空隙的产生,以达到能确实阻隔视线及阻隔气体直接吹袭的功效,况且由于至少两个隔屏100间皆利用相邻的该第一磁吸件20与第二磁吸件30进行相互地磁吸,因此能达到使整体的强度更加稳固的功效。
[0046]请参阅图5 — 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第二较佳实施例的隔屏200,其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包含有一隔屏主体40、若干的第一磁吸件50及若干的第二磁吸件60,惟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
[0047]于本实施例中,该隔屏200更包含有若干的第三磁吸件70及若干的第四磁吸件80 ;
[0048]该隔屏主体40同样具有一屏体41及若干的脚轮42,该屏体41同样具有一屏框411、一遮蔽物412及若干的脚架413,该屏框411具有一周框416及一底框417,该底框417是以可拆离的方式与该周框416结合连接,所述各脚架413则于该底框417与该周框416连接前,先行套接于该底框417上,并可受外力作用而于该底框417上进行往复的位移,借以调整该脚架413间的相对距离(如图6所示),及调整该脚架413与该屏框411外侧面间的距离,所述各脚轮42连接于该脚架413上;该屏框411的周框416于正侧面上具有若干的第三嵌槽418,该屏框411的周框416于背侧面上则具有若干的第四嵌槽419,即该第三嵌槽418位于该第四嵌槽419的相反侧面上并相互对应。
[0049]所述各第三磁吸件70,分别嵌设于该隔屏主体40的第三嵌槽418内,且该第三磁吸件70的外表面并与该隔屏主体40的外表面呈平齐。
[0050]所述各第四磁吸件80,分别嵌设于该隔屏主体40的第四嵌槽419内,且该第四磁吸件80的外表面并与该隔屏主体40的外表面呈平齐。[0051]如此一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相互磁吸成直列状,更能将至少两个本实用新型的隔屏200的第一磁吸件50与第三磁吸件70加以磁吸或由第二磁吸件60与第四磁吸件80加以磁吸,而能以L型或其他型式进行转折连接(如图7及图8所示),以增进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多变化性,并能借助该脚架413能进行位置上的调整位移,而能使所述各隔屏200在磁吸连接时,避免发生该脚架413间产生干涉的情形,以增进组合时的顺畅性并能增加组合时的变化性。
[0052]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磁吸件为磁铁,且为南极(S极)的极性,而该第二磁吸件也为磁铁,且为北极(N极)的极性。当然该第一磁吸件也可为磁铁,且为北极(N极)的极性,而该第二磁吸件也为磁铁,且为南极(S极)的极性。
[0053]再者,该第一磁吸件可为磁铁,而该第二磁吸件则为含铁成分的金属;或该第一磁吸件为含铁成分的金属,而该第二磁吸件则为磁铁,其也可达到相同的磁吸效果。
[0054]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磁吸件为磁铁,且为南极(S极)的极性,而该第四磁吸件也为磁铁,且为北极(N极)的极性。当然该第三磁吸件也可为磁铁,且为北极(N极)的极性,而该第四磁吸件也为磁铁,且为南极(S极)的极性。
[0055]再者,该第三磁吸件可为磁铁,而该第四磁吸件则为含铁成分的金属;或该第三磁吸件为含铁成分的金属,而该第四磁吸件则为磁铁,其也可达到相同的磁吸效果。
[0056]以上所揭,仅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本【技术领域】内的相关技艺者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为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隔屏,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个隔屏主体; 至少一个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一侧; 至少一个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另一侧,且该第二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位于相反侧上并位于相互对应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隔屏主体的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嵌槽,以供该第一磁吸件嵌入设置,该隔屏主体的另一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嵌槽,以供该第二磁吸件嵌入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件的外表面与该隔屏主体的外表面呈平齐,该第二磁吸件的外表面与隔屏主体的外表面呈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隔屏主体具有一个屏体及若干设置于该屏体底部的脚轮,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屏体的一侧面上,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屏体的另一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屏体具有一个屏框、一个遮蔽物及若干的脚架,该遮蔽物连接于该屏框的内部,该脚架固定连接于该屏框的底部,该脚轮设置连接于该脚架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个第三磁吸件及至少一个第四磁吸件;该第三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正侧面上,该第四磁吸件设置于该隔屏主体的背侧面上,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四磁吸件位于相反侧并位于相互对应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隔屏主体的正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嵌槽,以供该第三磁吸件嵌入设置,该隔屏主体的背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四嵌槽,以供该第四磁吸件嵌入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磁吸件的外表面与该隔屏主体的外表面呈平齐,该第四磁吸件的外表面与隔屏主体的外表面呈平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第三磁吸件为磁铁,而该第四磁吸件为磁铁,该第三磁吸件及第四磁吸件的极性相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磁吸件及第四磁吸件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铁或含铁金属。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第一磁吸件为磁铁,而该第二磁吸件为磁铁,该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的极性相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件及第二磁吸件中,其一为磁铁,另一为铁或含铁金属。
【文档编号】A47G5/00GK203555459SQ201320717367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林佑翰, 林怡均 申请人:林佑翰, 林怡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