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62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蚕丝被,具体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包括面料(1),所述面料(1)为四边形结构设置,所述面料(1)内部设置填充料(3),所述面料(1)为被套式结构,所述填充料(3)由蚕丝制成叶片状,所述填充料(3)周边设置包边布条(2),所述包边布料(2)内部设置重力件(5),所述填充料(3)上下表面设置定位布条(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质量柔软轻盈、人体贴合度高保暖效果好,同时可将其填充料与面料翻折及复原,方便全面检测内部填充料真伪以及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
【专利说明】—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蚕丝被,具体涉及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
【背景技术】
[0002]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而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
[0003]但是,目前现有的蚕丝被的制作工艺一般是先将填充料铺制好,再将其套进面料中,通过衍缝或针线定位,直接将填充料与面料定紧。但是,翻拆这类型结构的蚕丝被时,会直接导致其内部填充料走位,难以复原,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寿命短暂,由于此类型缺陷,还会导致用户难以辨别真伪,使用时难以清洗。再者,由于蚕丝质量偏轻,即使在被制作成蚕丝被之后,整体仍然较轻,在人们铺盖蚕丝被的时候,容易造成蚕丝被与人体的贴合度较低,即,不够温暖,生活 中较多情况下蚕丝被只被选作夏天使用,冬天不适合使用,针对此现象,现有技术中并未有较好的方法解决,大大地限制了蚕丝被的推广使用,不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质量柔软轻盈、人体贴合度高保暖效果好,同时可将其填充料与面料翻折及复原,方便全面检测内部填充料真伪以及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包括面料,所述面料为四边形结构设置,所述面料内部设置填充料,所述面料为被套式结构,所述填充料由蚕丝制成叶片状,所述填充料周边设置包边布条,所述包边布料内部设置重力件,所述填充料上下表面设置定位布条。
[0006]进一步优选,所述面料四边包括三边重力边与一边开口边,所述重力边为包边布料内部设置重力件,所述开口边为包边布料内部不设置重力件,且所述开口边上设置开口条。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开口条为拉链或扎带中的其中一种。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三边重力边依次收尾连接,且三边重力边长度相同。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重力件为球形结构设计,所述重力件材料包括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重力件重力件大小为0.5^2.0mm,且所述重力件依次串联于包边布料内部。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填充布料为蚕丝,所述蚕丝采用纵向横网状分布填充。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①、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技术还包括重力边,所述重力边收尾连接,加大蚕丝被本体周边的重力,使得本体向下的拉力加大,更贴合人体,保暖效果更好,即使在冬天,也可以被使用,有利于蚕丝被的推广使用,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0014]②、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布条固定填充料,同时填充料采用纵向横网状分布填充,便于填充料与面料翻折及复原,方便全面检测内部填充料真伪以及便于清洗使用寿命长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面料、2-包边布条、3-填充料、4-开口条、5-重力件、6-定位布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的1、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包括面料1,所述面料I为四边形结构设置,所述面料I内部设置填充料3,所述面料I为被套式结构,所述填充料3由蚕丝制成叶片状,所述填充料3周边设置包边布条2,所述包边布料2内部设置重力件5,所述填充料3上下表面设置定位布条6 ;所述面料I四边包括三边重力边与一边开口边,所述重力边为包边布料2内部设置重力件5,所述开口边为包边布料2内部不设置重力件5,且所述开口边上设置开口条4 ;所述开口条4为拉链或扎带中的其中一种;所述三边重力边依次收尾连接,且三边重力边长度相同;所述重力件5为球形结构设计,所述重力件5材料包括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重力件5重力件大小为1.0mm,且所述重力件5依次串联于包边布料2内部;所述填充布料3为蚕丝,所述蚕丝采用纵向横网状分布填充。
[002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2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包括面料(1),所述面料(I)为四边形结构设置,所述面料(O内部设置填充料(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I)为被套式结构,所述填充料(3)由蚕丝制成叶片状,所述填充料(3)周边设置包边布条(2),所述包边布料(2)内部设置重力件(5),所述填充料(3)上下表面设置定位布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I)四边包括三边重力边与一边开口边,所述重力边为包边布料(2)内部设置重力件(5),所述开口边为包边布料(2 )内部不设置重力件(5 ),且所述开口边上设置开口条(4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条(4)为拉链或扎带中的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边重力边依次收尾连接,且三边重力边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件(5)为球形结构设计,所述重力件(5 )材料包括硬质塑料或轻质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件(5)重力件大小为0.5^2.0_,且所述重力件(5)依次串联于包边布料(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变形的蚕丝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布料(3)为蚕丝,所述蚕丝采用纵向横网状分布填充。
【文档编号】A47G9/02GK203609120SQ20132075361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游仕宏 申请人:昆明禄劝茂山丝富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