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柄及一种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76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柄及一种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柄,主要用做家用炒菜用锅具或容器的手柄,包括柄体,所述柄体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抓握柄;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锅,包括锅体和采用上述锅柄制成的锅柄,所述锅柄的柄体的前端与锅体连接,所述抓握柄到柄体与锅体连接一端的距离小于到柄体另一端的距离,所述挡油部的底部连接在柄体上位于锅体和抓握柄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柄体的端部设置抓握柄,安装在锅体或容器上使用时,使用者抓握住抓握柄就可轻松实现单手将锅端起,比较省力。
【专利说明】一种锅柄及一种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锅具,具体涉及一种锅柄和采用该锅柄的锅,使用时比较省力。
【背景技术】
[000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坎具必不可少,其中,炒锅、煎锅甚至煎药时使用的药锅等锅具大多设计为单柄形式,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炒锅为例,其锅柄位于锅体的一端,炒菜时手握于锅柄上,由于绝大多数的锅都是使用铁或者钢等金属制作的,密度大,重量沉,当炒菜时需要翻锅或者需要将锅端起将炒好的菜倒入盘子等容器中时,单手操作比较费力,容易引发疲劳,如果使用者腕部力气不够则必须腾出另一只手,十分不方便;而且,炒菜时锅体内的滚烫的油滴、水滴等很可能溅到手上或手臂上,当使用明火炒制时,则可能被火苗伤到。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锅柄和一种具有该锅柄的锅,通过在锅柄的柄体上设置抓握柄,使用者抓握住抓握柄通过手臂用力就可轻松实现单手将锅端起,比较省力,而且不易被烫到。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锅柄,包括柄体,所述柄体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抓握柄。
[0005]作为优选,所述柄体设有挡油部,所述挡油部位于抓握柄朝向柄体前端的一侧。安装在锅上使用时,挡油部位于锅体和抓握柄之间,手握在抓握柄上时,挡油部可防止油滴、水滴溅到手和手臂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挡油部的底部与柄体连接、顶部向上延伸。结构比较合理,外观美观。
[0007]作为优选,所述挡油部的顶部向上延伸并向抓握柄的顶端延伸,所述挡油部延伸至抓握柄的顶端后与抓握柄的顶端连接。结构合理,挡油部将手上方也挡住,可防止油滴、水滴溅起后从上方落到手上或手臂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挡油部与抓握柄的顶端连接后继续向柄体后端所在方向。手握住抓握柄后,挡油部端部超过手的虎口,避免了挡油部边缘棱角对手造成压迫,可防止油滴、水滴溅起后从上方落到虎口处。
[0009]作为优选,所述抓握柄上设有挡油部,所述挡油部的底端向柄体前端延伸并向下延伸。通过将挡油部设置在抓握柄上,同样可以达到挡油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抓握柄朝向柄体前端的一面具有向内凹的曲面,所述曲面与抓握柄该面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手握住抓握柄后,手指的指肚位于曲面上,抓握时更舒适。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锅,包括锅体和采用上述锅柄制成的锅柄,所述锅柄的柄体的前端与锅体连接。采用该锅柄后锅体端起比较方便省力。[0012]作为优选,所述抓握柄到柄体与锅体连接一端的距离小于到柄体另一端的距离。采用上述锅柄后,使用更加省力。
[0013]作为优选,所述柄体和锅体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锅体侧部,所述柄体端部插接在连接部中并与连接部通过螺钉连接。拆装方便,当锅柄或锅体损坏后,便于更换。
[0014]作为优选,在从锅体到柄体的方向上,所述柄体靠近锅体的一侧底面逐渐向上倾斜形成一个斜面或曲面,所述柄体上用于安装螺钉的螺钉孔从该斜面或曲面穿出至柄体朝向锅体一端的端面。这种结构使得螺钉被隐藏在柄体下方,外部结构更整洁。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锅柄和采用该锅柄制成的锅,通过在柄体的端部设置抓握柄,使用者抓握住抓握柄就可轻松实现单手将锅端起,比较省力,不容易被锅体烫伤,而且在将锅体端起的过程中,对于握力较小的使用者仍可将锅体端平,锅体不易左右倾斜而造成锅内食物洒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柄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柄体2,柄体2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抓握柄4,抓握柄4所设置位置在炒菜时手所握持位置的前方,优选位于柄体2上靠近前段处,该锅柄安装在锅体或其他容器上后,柄体2的前端与锅体或其他容器连接,炒菜时,手握柄体2的中部或中后部靠近后端处进行操作,需要将锅体端起时,通过手握抓握柄4进行操作,由于抓握柄4在水平方向上更靠近锅体,比直接手握柄体2的中部或靠近后端处将锅端起更加省力,而且由于抓握柄4在竖直方向上比柄体2前端更远离锅体,握在抓握柄4上不会被锅体和柄体2前端烫伤;而对于未设置抓握柄4的柄体2,需要将锅体端起时,直接手握柄体2的中部或靠近后端处将锅端起时比较费力,而握在柄体2的前端处将锅端起时容易被锅体和柄体2前端烫伤;由于抓握柄4为大致在竖直方向上或略倾斜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柄体2大致在水平方向上或略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通过握住抓握柄4将锅端起时为整个肘部用力,而通过抓握柄体2将锅端起时手腕部需要用力,肘部用力力道明显大于腕部力道,通过抓握抓握柄4将锅端起比通过抓握柄体2将锅端起时更容易;而且通过握住抓握柄4将锅端起时,前臂提升较小高度即可将锅端起,而通过抓握柄体2将锅端起时,在手腕部不动的情况下,前臂需要提升较高高度才能将锅端起;而且,由于抓握柄4为大致在竖直方向上或略倾斜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柄体2大致在水平方向上或略倾斜于水平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对于握力较小的使用者而言,通过手握柄体2来将锅体端起时容易端不平而使锅体左右晃动倾斜而将锅内食物洒出,而通过手握抓握柄4将锅体端起时锅体则不易左右晃动倾斜。本实施例中,也可手握抓握柄4炒菜,比手握柄体2炒菜省力。
[0023]本实施例中,柄体2上设有挡油部5,挡油部5设在抓握柄4朝向柄体2前端的一侦队用于阻挡锅体中的油、水溅出烫伤手或手臂,抓握柄4和挡油部5之间应当有一定空间以便于手伸过将住抓握柄4握住,挡油部5的底部与柄体2连接、顶部向上延伸并向抓握柄4的顶端延伸,挡油部5延伸至抓握柄4后与抓握柄4的顶端连接,此时挡油部5整体上呈倒L形结构,既可防止锅体中的油、水溅出从前方烫伤手或手臂,又可防止锅体中的油、水溅起后从上方落下烫伤手或手臂,挡油部5宜为片状结构,既节约材料又可减轻整体重量;挡油部5与抓握柄4的顶端连接后优选其端部超过抓握柄4,这样当手握住抓握柄4时,挡油部5端部超过手的虎口处,一方面使挡油部5的遮挡面积更大,可防止油滴溅起后从上方到手上,另一方面可避免挡油部5的边缘硌到手背,使用时更加舒适,而且还有一定助力作用;本实施例中,抓握柄4表面设有三个向内凹的曲面41,三个曲面41均位于抓握柄4朝向柄体2前端的一侧,三个曲面41自上而下依次排列,曲面41与抓握柄4表面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既便于抓握,手感也较好。上述结构中,挡油部5、柄体2、抓握柄4可采用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制造方便,也可以单独制造然后焊接;还可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需要安装相应部件。上述结构中,挡油部5也可仅与柄体2连接而不与抓握柄4连接或仅与抓握柄4连接而不与柄体2连接,仅与抓握柄4连接而不与柄体2连接时,挡油部5的上端固定在抓握柄4上,下端向下延伸,可延伸至柄体2或延伸超过柄体2,依然可达到挡油效果。
[0024]本实施例中,在柄体2的后端设有抵接块3,抵接块3固定于柄体2的后端,优选抵接块3的中部固定于柄体2的后端,抵接块3和柄体2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抵接块3的两端分别向柄体2的两侧延伸并向上延伸使得抵接块3的顶面31形成一个向下凹的曲面,与胳膊接触时为面接触,可避免硌伤胳膊,而采用杆状结构时容易硌伤胳膊,从本实施例图3中的俯视图上看,抵接块3和柄体2连接后形成燕尾形或鱼尾形结构,与胳膊的接触面积较大。使用时,手握住抓握柄4,手腕部或胳膊抵在抵接块3的顶面31上,手腕用力可以轻松将锅端起,比仅握抓握柄4或仅握柄体2将锅端起时更省力;其中,顶面31的轮廓略大于手臂靠近腕部的轮廓以使手腕部或胳膊能够贴在顶面31底部;抵接块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8,用于挂在墙上或其他物体上,通孔8也可设置在柄体2与抵接块3的连接处或设置在柄体2上。本实施例中,柄体2和抵接块3采用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也可采焊接,也可采用螺栓或螺钉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结构;为减轻锅的重量,柄体2可以采用耐高温塑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同时柄体2的热导率应当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使用时柄体2温度过高。
[0025]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锅,包括锅体I和采用上述结构的锅柄,锅柄柄体2的前端与锅体I固定连接;锅体I的形状不仅限于圆口、尖底,方口、平底等各种形状也均可;柄体2的形状宜采用截面为椭圆的柱状结构或采用截面为方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楞柱状结构,相对采用圆柱状结构不易打滑;当采用楞柱状结构时,棱角处应当平滑过渡,楞面可适当做成弧面结构,以减小棱角处对手造成的压迫。其中,柄体2和锅体I通过连接部6连接,连接部6固定在锅体I外侧壁上,柄体2前端端部设有插接块11,柄体2通过插接块11插接在连接部6中,柄体2与连接部6通过螺钉7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当柄体损坏或其他原因需要更换柄体时,拆卸、安装均很方便;如图5所示,在从锅体I指向柄体2的方向上,即从锅体I向柄体2延伸的方向上,柄体2靠近锅体I的一侧底面逐渐向上倾斜形成一个斜面或曲面10,安装螺钉I的螺钉孔9从该斜面或曲面穿出至柄体2朝向锅体I 一端的端面,螺钉孔9中部设有卡台,卡台朝向连接部6 —侧的孔径小于背离连接部6 —侧的孔径,卡台朝向连接部6 —侧的孔设有与螺钉7配合的螺纹,采用这种结构后,螺钉7被隐藏在柄体2的底部,使得锅的整体更美观。连接部6可以采用铁制、钢制、铝制或其合金制成,也可采用其他耐热材料制成,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时可以有效避免柄体2温度过高。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部6后,挡油部5还可设在连接部6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锅柄,包括在水平方向上或略倾斜于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柄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2)上设有向上延伸的抓握柄(4),所述抓握柄(4)到柄体(2)前端的距离小于其到柄体(2)后端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2)上设有挡油部(5),所述挡油部(5)位于抓握柄(4)朝向柄体(2)前端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部(5)的底部与柄体(2)连接、顶部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部(5)的顶部向上延伸并向抓握柄(4)的顶端延伸,所述挡油部(5)延伸至抓握柄(4)的顶端后并与抓握柄(4)的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部(5)与抓握柄(4)的顶端连接后继续向柄体(2)后端所在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柄(4)上设有挡油部(5),所述挡油部(5)的底端向柄体(2)前端延伸并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柄(4)表面设有向内凹的曲面(41),所述曲面(41)位于抓握柄(4)朝向柄体(2)前端的一侧,所述曲面(41)与抓握柄(4)表面的连接处平滑过渡。
8.一种锅,包括锅体(I)和锅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采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锅柄,所述锅柄的柄体(2)的前端与锅体(I)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2)和锅体(I)通过连接部(6)连接,所述连接部(6)固定连接在锅体(I)侧部,所述柄体(2)插接在连接部(6)中,所述柄体(2 )端部设有用于插接在连接部(6 )中的插接块(11),且所述柄体(2 )与连接部(6 )通过螺钉(7)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锅,其特征在于:在自锅体(I)向柄体(2)延伸的方向上,所述柄体(2 )靠近锅体(I)的一侧底面逐渐向上倾斜形成一个斜面或曲面(10 ),所述柄体(2)上用于安装螺钉(7)的螺钉孔(9)从该斜面或曲面穿出至柄体(2)朝向锅体(I) 一端的端面。
【文档编号】A47J45/06GK203597841SQ201320763858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7日
【发明者】应杰 申请人:浙江康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