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92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包括与墙体可拆卸连接的呈倒U型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有可绕所述连接架的顶侧翻转的面板,所述面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对应的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可折叠式挂墙托架能够适应现有场地,并能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率。
【专利说明】 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行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商业往来,物流业越来越发达,物流业的工作人员在接到货物时,通常会将货物进行分类并中转运输,而在中转过程中,经常需要较大空间进行临时的存放以及归类处理,这时货物能够整齐有序地放置对于工作人员整理很有帮助。然而,现有的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很多地区场地资源较难获取,在现有场地下,其操作场地随着业务增长,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快件存放空间明显不足,做件(如打包等工序)区域有限,影响正常营运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适应现有场地,并能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率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
[000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包括与墙体可拆卸连接的呈倒U型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有可绕所述连接架的顶侧翻转的面板,所述面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对应的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活动设置。
[0006]其中,所述面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面板支撑,当所述面板打开时,所述支撑架抵靠于所述面板支撑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
[0007]其中,所述面板支撑的数量为2个,一个所述面板支撑位于所述面板的后端并靠近所述连接架设置,另一个所述面板支撑位于所述面板的前端并远离所述连接架设置。
[0008]其中,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与两侧壁的截面形状均呈L型结构,其中,位于顶部与两侧壁的所述L型结构的横边上均布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架通过膨胀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墙体连接;位于两侧壁的所述L型结构的竖边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面板的两侧凸出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开设有第二通孔,将螺栓依次穿过平垫圈、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后,与螺母配合连接。
[0009]其中,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L型结构的内侧,且所述支撑架通过合页与所述L型结构的竖边连接,当所述面板收起时,所述支撑架向内转动收起并使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贴紧所述L型结构的内侧放置,所述面板的底部贴紧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设置。
[0010]其中,所述支撑架为直角三角形支架结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面板的底部配合。
[0011]其中,所述面板的前端的底部还设有翻边。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包括与墙体可拆卸连接的呈倒U型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有可绕所述连接架的顶侧翻转的面板,所述面板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对应的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活动设置;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利用连接架与墙体连接,在使用时,将面板向上翻起打开,并使得支撑架向外转动打开后,再将面板放置于支撑架上,起到支撑面板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而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架向内转动收起,再将面板向下翻转收起,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尤其是针对物流行业中场地有限的情况下,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能够适应现有场地,并能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率,大大节省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在A-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面板向上翻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支撑架向内收起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6是图5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支撑架收起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0]图7是图6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面板放下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1]图8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连接状态示意图一。
[0022]图9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连接状态示意图二。
[0023]图10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连接状态示意图三。
[0024]图11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连接状态示意图四。
[0025]图12是图1中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连接状态示意图五。
[0026]图中:1_面板;2_支撑架;3_连接架;4_螺栓;5_平垫圈;6-合页;7-墙体;8-地面;9_胶框;11_面板支撑;12_连接耳;31_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8]如图1至7所示,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包括与墙体7可拆卸连接的呈倒U型的连接架3,连接架3连接有可绕连接架3的顶侧翻转的面板1,面板I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一端与连接架3的对应的侧壁可转动连接,支撑架2的另一端活动设置。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利用连接架3与墙体7连接,在使用时,将面板I向上翻起打开,并使得支撑架2向外转动打开后,再将面板I放置于支撑架2上,起到支撑面板I的作用,其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而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架2向内转动收起,再将面板I向下翻转收起,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尤其是针对物流行业中场地有限的情况下,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能够适应现有场地,并能提高场地空间的利用率,大大节省成本。
[0029]进一步地,面板I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面板支撑11,当面板I打开时,支撑架2抵靠于面板支撑11的端部与凹槽的侧壁之间。更进一步地,面板支撑11的数量为2个,一个面板支撑11位于面板I的后端并靠近连接架3设置,另一个面板支撑11位于面板I的前端并远离连接架3设置。具体地,面板支撑11为沿着面板I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面板支撑11的两端对齐设置,利用两个面板支撑11不仅能够对面板I起到加强其强度的作用,而且利用面板支撑11的端部与凹槽的侧壁的配合,能够很好地对连接架3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避免连接架3在支撑面板I时随意滑动造成面板放置不稳的问题,提高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稳定性以及安全可靠性。
[0030]连接架3的顶部与两侧壁的截面形状均呈L型结构,其中,位于顶部与两侧壁的L型结构的横边上均布有多个连接孔31,连接架3通过膨胀螺栓穿过连接孔31与墙体7连接;位于两侧壁的L型结构的竖边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面板I的两侧凸出设置有连接耳12,连接耳12开设有第二通孔,将螺栓4依次穿过平垫圈5、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后,与螺母配合连接。利用L型的结构,在实现连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轻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整体重量,进而减轻墙体7的受力,使其与墙体7连接时更加稳定。
[0031]支撑架2位于L型结构的内侧,且支撑架2通过合页6与L型结构的竖边连接,当面板I收起时,支撑架2向内转动收起并使支撑架2的内侧贴紧L型结构的内侧放置,面板I的底部贴紧支撑架2的外侧设置,这样使得收起后的结构占用空间最小化。
[0032]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为直角三角形支架结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连接架3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面板I的底部配合。而且,在支撑架2转动的过程中,其活动端转动的路径为半圆弧形,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转动所需的空间,有助于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安装在比较狭窄的空间中,提高其使用范围。
[0033]面板I的前端的底部还设有翻边。当人们在收起或打开面板I时,一般是站立在面板I的前端,并顺手抓握的部位也为面板I的前端,因此,利用设置的翻边结构,可以提高前端边缘的光滑程度,以及抓握面积,有助于面板I的向上或向下翻起操作,提高操作舒适度。
[0034]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在收起时,需要先将面板I向上翻起(如图4所示),使得面板I脱离支撑架2,此时,支撑架2的顶部脱离面板支撑11与凹槽的侧壁,进而支撑架2可以随着合页6自由地转动,这时将支撑架2向着连接架3的内侧转动(如图5所示),直至将支撑架2旋转至其内侧与连接架3的L型结构的内侧贴紧放置时(如图6所示),再将面板I向下翻转,使其底部与支撑架2的外侧贴紧设置(如图7所示),也就完成了面板的收起操作。相反地,若需要打开面板I时,将面板I向上翻起至不影响支撑架2转动的高度时,再将两侧的支撑架2分别向外转动,使得支撑架2的外侧与L型结构的竖边相对应时停止转动,并将面板I向下翻转,并在翻转过程中将支撑架2的顶部放置于面板支撑11与凹槽的侧壁之间,以形成支撑架2的限位,并利用支撑架2的顶部与面板I的底部接触实现对面板I的支撑。无论是收起还是打开的操作都非常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0035]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的面板I的长为850皿1?900皿1,宽为600mm,材质为普通钢板或不锈钢,能够承载重量30?50kg。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在考量了大部分人体高度作业舒适度的前提下,在墙体7上距离地面8—定高度处设置多层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而且每层可以间隔设置多个。如设置2?3层,第一层可以作为做件台,用于快件的打包处理等,第二层可以作为中号胶框或者快件存放平台,尤其是在业务高峰期将快件存放于其上,可以很好地缓解作业区压力,而在空闲时候可以将其全部折叠贴墙设置,腾出空间用于其他用途,也能够使得场地物品摆放更加整齐,提高作业效率。
[0036]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7连接状态一的示意图。其设置有两层,其中,第一层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在折叠后的顶部与地面8的距离为800mm,而第二层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在折叠后的顶部与地面的距离为1400mm,该尺寸符合95%以上的人群作业高度的需要,使得人们作业更加方便,舒适。在不使用时,两层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均为折叠状态,以节省空间。
[0037]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7连接状态二的示意图。其将下层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展开,作为做件台使用,而上层处于折叠状态。
[0038]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7连接状态三的示意图。两层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全部展开,可以作为放置中号的胶筐9 (820mm (长)X580mm(宽)X410mm (高))或快件的平台使用。
[0039]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7连接状态四的示意图。两层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全部展开,下层放置两个套叠放置的中号的胶筐9,上层也可以放置快件。
[0040]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与墙体7连接状态五的示意图。两层该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全部展开,下层放置两个套叠放置的中号的胶筐9,上层放置三个套叠放置的中号的胶筐9。
[0041]由此可见,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可以大量地收集并放置胶框9,使得胶框放置更加整齐,同样可以实现快件暂放立体化,实现做件区域最大化。
[004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墙体(7)可拆卸连接的呈倒U型的连接架(3 ),所述连接架(3 )连接有可绕所述连接架(3 )的顶侧翻转的面板(I),所述面板(I)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3)的对应的侧壁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的另一端活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面板支撑(11),当所述面板(I)打开时,所述支撑架(2)抵靠于所述面板支撑(11)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支撑(11)的数量为2个,一个所述面板支撑(11)位于所述面板(I)的后端并靠近所述连接架(3 )设置,另一个所述面板支撑(11)位于所述面板(I)的前端并远离所述连接架(3 )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的顶部与两侧壁的截面形状均呈L型结构,其中,位于顶部与两侧壁的所述L型结构的横边上均布有多个连接孔(31),所述连接架(3)通过膨胀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31)与墙体(7)连接;位于两侧壁的所述L型结构的竖边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面板(I)的两侧凸出设置有连接耳(12),所述连接耳(12)开设有第二通孔,将螺栓(4)依次穿过平垫圈(5)、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后,与螺母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位于所述L型结构的内侧,且所述支撑架(2)通过合页(6)与所述L型结构的竖边连接,当所述面板(I)收起时,所述支撑架(2)向内转动收起并使所述支撑架(2)的内侧贴紧所述L型结构的内侧放置,所述面板(I)的底部贴紧所述支撑架(2)的外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为直角三角形支架结构,其中一个直角边与所述连接架(3)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所述面板(I)的底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挂墙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的前端的底部还设有翻边。
【文档编号】A47G29/02GK203597757SQ20132077479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谢宏耀, 魏华 申请人:顺丰速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