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59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可容纳被加热液体的本体,本体为用于与地线相连接的导电体;及水垢处理装置,水垢处理装置包括电源和可导电的水垢吸附体,电源的正极与本体相连接,电源的负极与水垢吸附体相连接,水垢吸附体可全部或部分置于被加热液体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水垢处理装置的液体加热容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当液体加热容器工作时,液体内的水垢全部凝集在水垢处理装置上,从而彻底解决了水垢凝结壶底或溶于水中被用户饮用两大问题,另外,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会被吸附到水垢吸附体上,从而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净化饮用水的功能,进而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电热水壶装自来水烧开后饮用,此种做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1、自来水中存在大量的Ca2+、Mg2+,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CaCO3等水垢,部分水垢会随烧开的水被人饮用;
[0004]2、产生的水垢易凝结于壶底部,影响水壶的热效率,且用户需经常清洗壶底的水垢。
[0005]针对以上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为:在壶内喷涂涂料,或用超声波装置击碎水垢,不让水垢在壶底凝结,这些方案虽能使水垢不在壶内凝结,但产生的水垢会在水中被人饮用,并未彻底解决饮用水的纯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水垢处理装置的液体加热容器。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可容纳被加热液体的本体以及水垢处理装置,所述本体为用于与地线相连接的导电体;所述水垢处理装置包括电源和可导电的水垢吸附体,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水垢吸附体相连接,所述水垢吸附体可全部或部分置于所述被加热液体中。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有水垢处理装置,其中,水垢吸附体与电源的负极连接,容器本体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即水垢吸附体为负电极并带有负电、本体为正电极并带有正电,使得水垢处理装置与本体形成一完整回路,水垢处理装置通电后,水中的Ca2+、Mg2+等正离子会被吸附到带有负电的水垢吸附体上,随着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液温不断升高,在带有负电的水垢吸附体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垢,使水中的全部水垢凝集于水垢吸附体上,从而彻底解决了水垢凝结壶底或溶于水中被用户饮用两大问题,同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会被吸附到水垢吸附体上,从而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净化饮用水的功能,进而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另外,因液体加热容器本体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使得本体带有正电,这样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为了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发生触电事故,设计液体加热容器的本体与地线连接,此时,本体、本体内的液体、水垢吸附体及电源四者之间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而本体的电压为零,有效地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安全可靠。
[0010]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所述本体为壶体,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上盖及把手,所述上盖与所述壶体可开或合地连接;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壶体的侧壁上,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把手内;所述水垢吸附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壶体上或所述上盖上。
[0012]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将电源安装在电热水壶的把手内,可保证电热水壶的外观美观,水垢吸附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壶体上或上盖上,在清洗水垢时,只需将水垢吸附体从壶体或上盖拆卸下来清洗,使得水垢吸附体可循环使用,经济性好。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垢吸附体位于所述壶体内并安装在所述壶体的内底面上;所述水垢处理装置还包括:导电触体,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水垢吸附体通过所述导电触体相连接,所述导电触体安装在所述上盖内,且所述导电触体的一端伸出所述上盖,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壶体可开或合地连接使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水垢吸附体可通或断地连接。
[0014]水垢吸附体设置于壶体内部并安装在壶体的内底面上,电热水壶工作时,可使壶内的全部水垢凝集于水垢吸附体上,在上盖上设置导电触体,导电触体的伸出端可与水垢吸附体相连接,且导电触体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这样,当上盖盖合在壶体上时,水垢吸附体与电源负极相连通,即水垢处理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使得水垢吸附体可吸附液体中Ca2+、Mg2+等正离子;当上盖未盖合在壶体上时,水垢吸附体不能与电源负极相连通,即水垢处理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使得水垢处理装置无法吸附液体中Ca2+、Mg2+等正离子。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壶体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固定筋,所述水垢吸附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孔,所述固定筋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插孔的绝缘插头,所述水垢吸附体通过所述绝缘插头与所述插孔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筋上。
[0016]在壶体内底面的固定筋上设置绝缘插头,在水垢吸附体上设置插孔,绝缘插头与插孔相配合,即可将水垢吸附体安装在壶体内部,插孔与绝缘插头分离,即可将水垢吸附体从壶体内部拆卸出来,绝缘插头与插孔的配合简单,并使得水垢吸附体的安装及拆卸简单方便,且绝缘插头的设置,使得在水垢处理装置工作时,水垢吸附体始终带有负电。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水垢吸附体穿过所述安装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壶体上。
[0018]在壶体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的加工简单,水垢吸附体与壶体相连接时,只需水垢吸附体的一端穿过安装孔置于壶体内,另一端卡在安装孔的周边即可,将水垢吸附体与壶体分离时,只需将水垢吸附体从安装孔内拔出即可,换言之,安装孔的设置,使得水垢吸附体与壶体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更加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壶体的底壁上或侧壁上,所述水垢吸附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0020]安装孔设置在壶体的底壁上或者侧壁上,为了避免置于壶体内的液体沿安装孔与水垢吸附体之间的缝隙流出,在水垢吸附体与安装孔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有效地阻止了壶内液体的流出。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垢处理装置还包括导电连接件,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电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垢吸附体可拆卸地连接。
[0022]为了便于不同形状及结构的水垢吸附体的安装及拆卸,在安装孔内设置一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的一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垢吸附体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安装不同结构及形状的水垢吸附体。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水垢吸附体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0024]螺纹连接强度好、可靠性高,且便于水垢吸附体的安装及拆卸。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壶体的底臂上或侧臂上,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导电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0026]安装孔设置在壶体的底壁上或者侧壁上,为了避免置于壶体内的液体沿安装孔与导电连接件之间的缝隙流出,在水垢吸附体与导电连接件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有效地阻止了壶内液体的流出。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壶体的上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壶体内部的折边,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折边上。
[0028]将安装孔设置在位于壶体上部的折边上,安装孔的加工更加简单,且不会破坏壶体整体结构,保证了壶体的外观美观。
[002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1]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8]100电热水壶,10壶体,11固定筋,12绝缘插头,13安装孔,14折边,20电源,30水垢吸附体,31插孔,40上盖,50把手,60导电触体,70弹性密封圈,80导电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1]下面参照附图1至附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0042]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可容纳被加热液体的本体及水垢处理装置,本体为用于与地线相连接的导电体;水垢处理装置包括电源20和可导电的水垢吸附体30,电源20的正极与本体相连接,电源20的负极与水垢吸附体30相连接,水垢吸附体30可全部或部分置于被加热液体中。
[0043]本实用新型一些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有水垢处理装置,其中,水垢吸附体30与电源20的负极连接,容器本体与电源20的正极连接,即水垢吸附体30为负电极并带有负电、本体为正电极并带有正电,使得水垢处理装置与本体形成一完整回路,水垢处理装置通电后,水中的Ca2+、Mg2+等正离子会被吸附到带有负电的水垢吸附体30上,随着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液温不断升高,在带有负电的水垢吸附体30上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垢,使液体内的水垢全部凝集于水垢吸附体30上,从而彻底解决了水垢凝结壶底或溶于水中被用户饮用两大问题,同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会被吸附到水垢吸附体上,从而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净化饮用水的功能,进而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另外,因液体加热容器本体与电源20的正极连接,使得本体带有正电,这样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为了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的触电事故,设计液体加热容器的本体与地线连接,此时,本体、本体内的液体、水垢吸附体30及电源20四者之间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而本体的电压为零,有效地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安全可靠。
[0044]其中,水垢吸附体30为金属制品。
[0045]当然,水垢吸附体30还可以是其他食品级的导电性材料制成的,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6]电热水壶100为普遍使用的液体加热容器,相对于其他液体加热容器,例如:豆浆机、电热水器内胆等,其中,电热水壶100的结构较简单,在本说明书以下的描述中,以电热水壶100为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004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100,本体为壶体10,电热水壶100还包括:上盖40及把手50,上盖40与壶体10可开或合地连接;把手50安装在壶体10的侧壁上,电源20安装在把手50内;水垢吸附体30可拆卸地安装在壶体10上或上盖40上。
[0048]将电源20安装在电热水壶100的把手50内,可保证电热水壶100的外观美观,水垢吸附体30可拆卸地安装在壶体10上或上盖40上,在清洗水垢时,只需将水垢吸附体30从壶体10或上盖40拆卸下来清洗,使得水垢吸附体30可循环使用,经济性好。
[004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100,水垢吸附体30位于壶体10内并安装在壶体10的内底面上;水垢处理装置还包括:导电触体60,电源20的负极与水垢吸附体30通过导电触体60相连接,导电触体60安装在上盖40内,且导电触体60的一端伸出上盖40,通过上盖40与壶体10可开或合地连接使电源20的负极与水垢吸附体30可通或断地连接;壶体10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固定筋11,水垢吸附体30的底部设置有插孔31,固定筋11上设置有可插入插孔31的绝缘插头12,水垢吸附体30通过绝缘插头12与插孔31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筋11上。
[0050]水垢吸附体30设置与壶体10内部并安装在壶体10的内底面上,电热水壶100工作时,可使壶内的全部水垢凝集于水垢吸附体30上,在上盖40上设置导电触体60,导电触体60的伸出端可与水垢吸附体30相连接,且导电触体60与电源20的负极相连接,这样,当上盖40与壶体10连接在一起时,水垢吸附体30与电源20负极相连通,使得水垢吸附体30可吸附液体中Ca2+、Mg2+等正离子,即水垢处理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当上盖40未与壶体10连接在一起时,水垢吸附体30不能与电源20负极相连通,使得水垢处理装置无法吸附液体中Ca2+、Mg2+等正离子,即水垢处理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在壶体10内底面的固定筋11上设置绝缘插头12,在水垢吸附体30上设置插孔31,绝缘插头12与插孔31相配合,即可将水垢吸附体30安装在壶体10内部,插孔31与绝缘插头12分离,即可将水垢吸附体30从壶体10内部拆卸出来,绝缘插头12与插孔31的配合简单,使得水垢吸附体30的安装及拆卸简单方便,且绝缘插头12的设置,使得在水垢处理装置工作时,水垢吸附体30始终带有负电。
[0051]可选地,固定筋11为不锈钢钉,种焊在壶体10的内底面。当然,固定筋11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的,例如:陶瓷等,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在壶体10的内底面上,例如:粘接等,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2]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100,壶体10上设置有安装孔13,水垢吸附体30穿过安装孔13可拆卸地安装在壶体10上。在壶体10上设置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加工简单,水垢吸附体30与壶体10相连接时,只需水垢吸附体30的一端穿过安装孔13置于壶体10内,另一端卡在安装孔13的周边即可,将水垢吸附体30与壶体分离时,只需将水垢吸附体30从安装孔13内拔出即可,换言之,安装孔13的设置,使得水垢吸附体30与壶体10之间的安装及拆卸更加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0053]优选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安装孔13位于壶体10的底壁上或侧壁上,水垢吸附体30与安装孔13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70。安装孔13设置在壶体10的底壁上或者侧壁上,为了避免置于壶体10内的液体沿安装孔13与水垢吸附体30之间的缝隙流出,在水垢吸附体30与安装孔13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70,有效地阻止了壶内液体的流出。
[0054]其中,弹性密封圈70为硅胶密封圈。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弹性密封圈70,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5]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100,水垢处理装置还包括导电连接件80,壶体10上设置有安装孔13,导电连接件80穿过安装孔13并安装在安装孔13内,导电连接件80的一端与电源20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垢吸附体30可拆卸地连接。为了便于不同形状及结构的水垢吸附体30的安装及拆卸,在安装孔13内设置一导电连接件80,导电连接件80的一端与电源20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垢吸附体30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可根据不同的电热水壶100的需求,安装不同结构及形状的水垢吸附体30。
[0056]优选地,安装孔13位于壶体10的底臂上或侧臂上,安装孔13与导电连接件80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70。
[0057]安装孔13设置在壶体10的底壁上或者侧壁上,为了避免置于壶体10内的液体沿安装孔13与导电连接件80之间的缝隙流出,在水垢吸附体30与导电连接件80之间设置弹性密封圈70,有效地阻止了壶内液体的流出。
[0058]其中,弹性密封圈70为硅胶密封圈。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弹性密封圈70,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59]可选地,导电连接件80与水垢吸附体30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0060]螺纹连接强度好、可靠性高,且便于水垢吸附体30的安装及拆卸。
[0061]当然,也可以采用导电连接件80与水垢吸附体30之间也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卡接等,在此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62]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100,壶体10的上部设置有朝向壶体10内部的折边14,安装孔13位于折边14上。将安装孔13设置在位于壶体10上部的折边14上,安装孔13的加工更加简单,且不会破坏壶体10整体结构,保证了壶体10的外观美观。
[0063]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4]壶体10内装有水并加热,将上盖40盖上,水垢处理装置的电源20给水垢处理装置提供一定的电压,壶体10、壶体10内的水、水垢吸附体30及电源20四者之间形成一个电流回路,水垢处理装置通电后,使得水垢吸附体30带有负电子,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正离子会被吸附到水垢吸附体30上,在水垢极吸附体上发生化学反应成水垢,使得产生的水垢全部凝结于水垢吸附体30上,不会凝结于壶底或残留在水中,另外,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会被吸附到水垢吸附体上,从而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净化水的功能,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006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在液体加热容器上设置水垢处理装置,水垢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当液体加热容器工作时,液体内的阳离子可全部凝集于水垢吸附体上,随着液体加热容器内的液体温度不断升高,吸附在水垢吸附体上的钙离子、镁离子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垢,即液体内的水垢全部凝集在水垢吸附体上,从而彻底解决了水垢凝结壶底或溶于水中被用户饮用两大问题,另外,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会被吸附到水垢吸附体上,从而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净化饮用水的功能,进而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且水垢吸附体可从液体加热容器上拆卸下来清洗循环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性能。
[006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容纳被加热液体的本体,所述本体为用于与地线相连接的导电体;及水垢处理装置,所述水垢处理装置包括电源和可导电的水垢吸附体,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本体相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水垢吸附体相连接,所述水垢吸附体可全部或部分置于所述被加热液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电热水壶,所述本体为壶体,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 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壶体可开或合地连接;及 把手,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壶体的侧壁上,所述电源安装在所述把手内; 所述水垢吸附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壶体上或所述上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垢吸附体位于所述壶体内并安装在所述壶体的内底面上; 所述水垢处理装置还包括: 导电触体,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水垢吸附体通过所述导电触体相连接,所述导电触体安装在所述上盖内,且所述导电触体的一端伸出所述上盖,通过所述上盖与所述壶体可开或合地连接使所述电源的负极与所述水垢吸附体可通或断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固定筋,所述水垢吸附体的底部设置有插孔,所述固定筋上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插孔的绝缘插头,所述水垢吸附体通过所述绝缘插头与所述插孔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筋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水垢吸附体穿过所述安装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壶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壶体的底壁上或侧壁上,所述水垢吸附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垢处理装置还包括导电连接件,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电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导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垢吸附体可拆卸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水垢吸附体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壶体的底臂上或侧臂上,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导电连接件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的上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壶体内部的折边,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折边上。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3647143SQ20132077574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朱国军, 陈炜杰, 黄桂团, 郭远久, 唐燕, 俞晓明 申请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