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层金属层、外层金属层以及设置于内层金属层和外层金属层之间的中间保温层;所述壶体的顶部为断桥结构;所述壶体的底部为断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水壶,通过在壶体的顶部和底部采用断桥结构,使得内层金属层与外层金属层相隔开,并且底部加热机构和内层金属层连接,加热机构采用保温隔热结构与外层金属层隔开,此结构保证在加热过程中,热量只供给内层金属层,并且内层金属层温度升高后不致传递给外层金属层,在加热过程中,能保证外层金属层温度与室温一样,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减少大量的热损失,提高加热效率,节约电能,并且在人接触水壶外壳时不会被烫伤,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电热水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0002]电水壶在1891年诞生于芝加哥,随着科技的发展,快捷、安全、便利、充分利用能源日渐成为了水壶的主要特点,嗜茶的英国人从此便爱上她了,到了二十一世纪便成为全球的畅销品,电水壶采用的是蒸气智能感应控温,具有水沸腾后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的功能。随着生活的需要,现在的电水壶也正在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如防漏、防烫、锁水等。电水壶具有加热速度快,保温效果好,过滤功能强,式样多等优点。
[0003]现有电热水壶的壶体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只有单层金属层结构,另一种壶体结构有三层,包括内层金属层、外层金属层以及设置于内层金属层和外层金属层之间的中间保温层,但是在壶体的顶部和底部,内层金属层和外层金属层是相连接的,因此会使得将内层金属层的热量会传递至外层金属层,使得电热水壶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
[0004]因此,如何提高电热水壶的保温隔热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以提高电热水壶的保温隔热性能。
[0006]为实现上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内层金属层、夕卜层金属层以及设置于内层金属层和外层金属层之间的中间保温层,所述壶体的上端设置有壶嘴;
[0008]所述壶体的顶部,内层金属层和外层金属层之间为断桥结构。
[0009]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所述内层金属层为内层不锈钢层。
[0010]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所述外层金属层为外层不锈钢层。
[0011]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所述内层金属层和与电热水壶的底部加热机构相连。
[0012]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所述底部加热机构与外层金属层采用断桥结构相连。
[0013]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所述电热水壶的底部供电机构设置在所述电热水壶的底座上。
[0014]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控制开关。
[0015]优选地,在上述电热水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层金属层上的手柄。
[0016]从上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水壶,通过在壶体的顶部和底部采用断桥结构,使得内层金属层与外层金属层相隔开,此结构保证在加热过程中,内层金属层温度升高后不致传递给外层金属层,在加热过程中,能保证外层金属层温度与室温一样,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减少大量的热损失,提高加热效率,节约电能,并且在人接触水壶外壳时不会被烫伤,安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所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所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以提高电热水壶的保温隔热性能。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所述,显然,所描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00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105,壶体的上端设置有壶嘴100,其中,壶体包括内层金属层101、外层金属层103、设置于内层金属层101和外层金属层103之间的中间保温层102。
[0023]所述壶体的顶部,内层金属层101和外层金属层103之间为断桥结构106。即中间保温层102直接延伸至壶体的顶部和断桥结构106相接,以将内层金属层101和外层金属层103相隔开。
[0024]底部加热机构109与外层金属层103也可采用断桥结构107相连。壶体的底部为断桥结构107,即将底部加热机构109和外层金属层103隔开。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水壶,通过在壶体的顶部采用断桥结构106,使得内层金属层101与外层金属层103相隔开,底部设置断桥结构107将底部加热机构109和外层金属层103隔开,将此结构保证在加热过程中,内层金属层101温度升高后不致传递给外层金属层103,在加热过程中,能保证外层金属层103温度与室温一样,这样在加热过程中,减少大量的热损失,提高加热效率,节约电能,并且在人接触水壶外壳时不会被烫伤,安全。
[0026]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内层金属层101为内层不锈钢层,外层金属层103为外层不锈钢层。需要说明的是,内层金属层101和外层金属层103还可为其它材质。
[0027]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外层金属层103上的手柄104。
[0028]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内层金属层101和与电热水壶的底部加热机构109相连。电热水壶的底部供电机构108设置在电热水壶的底座上。
[0029]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控制开关111。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所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内层金属层(101)、外层金属层(103)以及设置于内层金属层(101)和外层金属层(103)之间的中间保温层(102),所述壶体的上端设置有壶嘴(100); 所述壶体的顶部,内层金属层(101)和外层金属层(103)之间为断桥结构(1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金属层(101)为内层不锈钢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金属层(103)为外层不锈钢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金属层(101)和与电热水壶的底部加热机构(109)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热机构(109)与外层金属层(103)采用断桥结构(107)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水壶的底部供电机构(108)设置在所述电热水壶的底座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控制开关(11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层金属层(103)上的手柄(104) ο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3633983SQ20132084922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宣中光 申请人:宣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