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46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枕芯所含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苍耳子40-50克、防风40-50克、生姜30-40克、白芷30-40克、泽泻40-50克、杜仲30-40克、白茄根40-50克、牛膝30-40克、三七50-60克、黄芪30-40克、红花50-60克、藿香40-50克、白芍30-40克、川芎30-40克、独活30-40克,提出了取自草本植物为原料来制作高度适宜、柔软度好的一种理疗枕,通过气味及皮肤的渗透作用,使患者达到吸收的作用,让颈部摩擦和微热直接作用于头部,促使头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微循环,调整脑部神经,达到缓解疼痛、祛风散寒、活血化癖、行气止痛,纠正落枕之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养生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取自草本植物为原料的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
【背景技术】
[0002]落枕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以冬春季多见。落枕的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这说明病起于睡眠之后,与睡枕及睡眠姿势有密切关系。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0003]落枕的原因一是由于肌肉扭伤,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的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引发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受限。二是感受风寒,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落枕是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主要有:(I)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2)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3)颈部外伤:如夜间睡眠姿势不良,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位置;或因睡眠时枕头不合适,过高、过低或过硬,使头颈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均可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时间较长即可发生静力性损伤,使伤处肌筋强硬不和,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疼痛不适,动作明显受限等;(4)颈部受风着凉:如睡眠时受寒,盛夏贪凉,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动作不利;(5)颈椎病可引起反复落枕。
[0004]人生有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有着很重要的指标,睡眠姿势不对,睡眠质量长期得不到保证长期落枕对颈椎有直接影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取自草本植物为原料来制作成高度适宜、柔软度好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通过气味及皮肤的渗透作用,使患者达到吸收的作用,让颈部摩擦和微热直接作用于头部,促使头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微循环,调整脑部神经,从而使患者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保证颈椎部位的受力均匀,达到缓解疼痛、祛风散寒、活血化癖、行气止痛,纠正落枕之目的。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这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枕芯所含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
[0007]苍耳子40-50克、防风40-50克、生姜30_40克、白芷30_40克、泽泻40_50克、杜仲30-40克、白茄根40-50克、牛膝30-40克、三七50-60克、黄芪30-40克、红花50-60克、藿香40-50克、白芍30-40克、川芎30-40克、独活30-40克。
[000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祛风散寒型枕芯所含的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
[0009]苍耳子40克、防风40克、生姜30克、白芷30克、泽泻40克、杜仲30克、白茄根40克、牛膝30克、三七50克、黄芪30克、红花50克、藿香40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独活30克。
[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化瘀止痛型枕芯所含的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
[0011]苍耳子50克、防风50克、生姜40克、白芷40克、泽泻50克、杜仲40克、白茄根50
克、牛膝40克、三七60克、黄芪40克、红花60克、藿香50克、白芍40克、川芎40克、独活40克。
[0012]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制备方法为,苍耳子40-50克、防风40-50克、生姜30-40克、白芷30-40克、泽泻40-50克、杜仲30-40克、白茄根40-50克、牛膝30-40克、三七50-60克、黄芪30-40克、红花50-60克、藿香40-50克、白芍30-40克、川芎30-40克、独活30-40克,将诸味中草药药材进行炮制,洗净干燥后筛选收集备用,取蚕丝进行机械拉丝,在蚕丝内层加入蚕沙缝制成枕芯,将中草药药材进行粉碎颗粒,其细目为70-80目,再将中草药药材粉末灌入枕芯中,装于枕头的里层,均匀散铺,采用“囲”字形设计缝制,并在枕头的外层添加上下两层蒲绒使患者能保持正常的睡眠高度,且蒲绒柔韧性好,高度易调整,再用蚕丝枕套填装即制成。
[001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枕芯所含填充料选用苍耳子、防风、生姜、白芷、泽泻用以祛风散寒;选用杜仲、白茄根、牛膝、三七、黄芪用以行气活血;选用红花、藿香、白芍、川芎、独活用以化瘀止痛。
[0015]2、本发明的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取自草本植物为原料来制作成高度适宜、柔软度好的理疗枕,通过气味及皮肤的渗透作用,使患者达到吸收的作用,让颈部摩擦和微热直接作用于头部,促使头部经络疏通,气血流畅,改善局部微循环,调整脑部神经,从而使患者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保证颈椎部位的受力均匀,达到缓解疼痛、祛风散寒、活血化癖、行气止痛,纠正落枕之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祛风散寒型枕芯所含的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苍耳子40克、防风40克、生姜30克、白芷30克、泽泻40克、杜仲30克、白茄根40克、牛膝30克、三七50克、黄芪30克、红花50克、藿香40克、白芍30克、川弯30克、独活30克,将诸味中草药药材进行炮制,洗净干燥后筛选收集备用,取蚕丝进行机械拉丝,在蚕丝内层加入蚕沙缝制成枕芯,将中草药药材进行粉碎颗粒,其细目为70目,再将中草药药材粉末灌入枕芯中,装于枕头的里层,均匀散铺,采用“囲”字形设计缝制,并在枕头的外层添加上下两层蒲绒使患者能保持正常的睡眠高度,且蒲绒柔韧性好,高度易调整,再用蚕丝枕套填装即制成。
[0019]实施例2:
[0020]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化瘀止痛型枕芯所含的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苍耳子50克、防风50克、生姜40克、白芷40克、泽泻50克、杜仲40克、白茄根50克、牛膝40克、三七60克、黄芪40克、红花60克、藿香50克、白芍40克、川弯40克、独活40克,将诸味中草药药材进行炮制,洗净干燥后筛选收集备用,取蚕丝进行机械拉丝,在蚕丝内层加入蚕沙缝制成枕芯,将中草药药材进行粉碎颗粒,其细目为80目,再将中草药药材粉末灌入枕芯中,装于枕头的里层,均匀散铺,采用“囲”字形设计缝制,并在枕头的外层添加上下两层蒲绒使患者能保持正常的睡眠高度,且蒲绒柔韧性好,高度易调整,再用蚕丝枕套填装即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特征在于,枕芯所含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苍耳子40-50克、防风40-50克、生姜30-40克、白芷30-40克、泽泻40-50克、杜仲30-40克、白茄根40-50克、牛膝30-40克、三七50-60克、黄芪30-40克、红花50-60克、藿香40-50克、白芍30-40克、川芎30-40克、独活30-4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特征在于,祛风散寒型枕芯所含的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苍耳子40克、防风40克、生姜30克、白芷30克、泽泻40克、杜仲30克、白茄根40克、牛膝30克、三七50克、黄芪30克、红花50克、藿香40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独活3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特征在于,化瘀止痛型枕芯所含的原料按重量配比组成为,苍耳子50克、防风50克、生姜40克、白芷40克、泽泻50克、杜仲40克、白茄根50克、牛膝40克、三七60克、黄芪40克、红花60克、藿香50克、白芍40克、川弯40克、独活40克。
4.一种纠正落枕的理疗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苍耳子40-50克、防风40-50克、生姜30-40克、白芷30-40克、泽泻40-50克、杜仲30-40克、白茄根40-50克、牛膝30-40克、三七50-60克、黄芪30-40克、红花50-60克、藿香40-50克、白芍30-40克、川芎30-40克、独活30-40克,将诸味中草药药材进行炮制,洗净干燥后筛选收集备用,取蚕丝进行机械拉丝,在蚕丝内层加入蚕沙缝制成枕芯,将中草药药材进行粉碎颗粒,其细目为70-80目,再将中草药药材粉末灌入枕芯中,装于枕头的里层,均匀散铺,采用“囲”字形设计缝制,并在枕头的外层添加上下两层蒲绒使患者能保持正常的睡眠高度,且蒲绒柔韧性好,高度易调整,再用蚕丝枕套填装即制成。
【文档编号】A47G9/10GK103750696SQ201410048024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7日
【发明者】郭伟基托夫, 郭章发, 郭香玉 申请人: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