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

文档序号:1453602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将亚麻籽油依次通过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微孔滤膜过滤而成。本发明提供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利用蜡在常温(25℃左右)下显示极性的特性,根据相似相浸润的原理,将亚麻籽油中显示极性的蜡微粒或蜡分子团吸附截留,不让其进入脱蜡油中。经大量试验,选择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微孔滤膜相结合的过滤方法代替传统工艺过程中的冷冻结晶、离心过滤和压滤过滤,使能耗大大降低,免去了亚麻籽油升温再降温的过程,设备投资明显减少,操作简便,工艺简单,无任何污染,产品质量稳定,经三膜吸附过滤后亚麻籽油中含蜡量降至0.3mg/kg以下。
【专利说明】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亚麻籽皮壳和细胞壁中含有一定量的蜡质,在制油过程中,蜡质混入油中。蜡分子 存在酰氧基,使蜡带有微弱的极性,因此,蜡是一种带弱亲水基的亲脂性化合物。在温度高 于40°C时蜡的极性减弱而溶解于亚麻籽油中;随着温度的下降,亚麻籽油黏度升高,蜡分 子在油中的游动性降低,蜡分子的极性增强,特别是低于30°C时,蜡的晶粒慢慢变大,在油 中形成分散体即形成混浊液。随着时间的延长,蜡就会慢慢沉降下来,使亚麻籽油上层清澈 透明,下层表现出乳状白色黏稠混浊体。
[0003] 随着亚麻籽油储存时间的延长,蜡晶体逐渐形成,出现的混浊现象,不仅有损油品 的外观和口感,还影响到油品的质量。同时由于亚麻籽油中蜡的存在,阻碍了人体对亚麻籽 油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大大降低了亚麻籽油的营养价值。因此,亚麻籽油的脱蜡问题, 受到国内外油脂工作者和企业家的关注和重视。
[0004] 目前的脱蜡方法有冷冻结晶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等,这些方法大都利用蜡在亚麻 籽油中随温度降低而溶解度降低的性质,把脱蜡技术的核心建立在蜡质的科学结晶与成 长上,即如何使蜡结晶粒均匀长大,然后再设法有效地将蜡晶体从亚麻籽油中分离出去,但 是,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亚麻籽油的脱蜡问题,得到的脱蜡的油中含蜡量一般在 60mg/kg。此外,使用这种方法脱蜡,为了获得较大晶体,都是先将亚麻籽油由常温升至80°C 以上,然后再缓慢降温到8°C左右,其目的是使亚麻籽油中的蜡质均匀结晶长大,并使晶体 颗粒有一定的抗压强度,然后再用离心机或压滤机将蜡去除。显然,该脱蜡工艺的能耗高、 设备投资大、油耗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将亚麻籽油依次通 过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微孔滤膜过滤而成。
[0007]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丙纶膜为丙纶滤布521。
[0008]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吸附膜的单丝直径为10-20 μ m,堆积密度为50_60kg/m3。
[0009]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吸附膜在使用前用120-150°C热空气处理10_30min。
[0010]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吸附膜在热空气处理后以及使用前还经过电晕处理。
[0011] 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为滤纸,所述滤纸的厚度为〇. 5-0. 7mm,重量为260-280g/ m2。
[0012] 优选地,所述过滤的压力不大于0· 3Mpa。
[0013] 优选地,所述过滤的温度为8_85°C。
[0014] 优选地,所述过滤的温度为8_30°C。
[001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利用蜡在常温(25°C左 右)下显示极性的特性,根据相似相浸润的原理,将亚麻籽油中显示极性的蜡微粒或蜡分 子团吸附截留,不让其进入脱蜡油中。经大量试验,选择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微 孔滤膜相结合的过滤方法代替传统工艺过程中的冷冻结晶、离心过滤和压滤过滤,使能耗 大大降低,免去了亚麻籽油升温再降温的过程,设备投资明显减少,操作简便,工艺简单,无 任何污染,产品质量稳定,经三膜吸附过滤后亚麻籽油中含蜡量降至0. 3mg/kg以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丙纶滤布521截留过程;
[0017]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碳纤维吸附膜吸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将亚麻籽油依次通 过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微孔滤膜过滤而成。
[0020] 经大量试验发现,选用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微孔滤膜过相结合的方式 过滤亚麻籽油,能够将亚麻籽油中显示极性的蜡微粒或蜡分子团吸附截留,具有非常好的 脱蜡效果。该脱蜡方法相对于传统工艺过程中的离心过滤和压滤过滤,能耗大大降低,免去 了亚麻籽油升温再降温的过程,设备投资明显减少;直接将高分子丙纶膜、碳纤维吸附膜和 微孔滤膜放入压滤机中直接进行操作,操作简便,工艺简单,并且无任何污染,得到的脱蜡 效果稳定,经三膜吸附过滤后亚麻籽油中含蜡量降至〇. 3mg/kg以下。
[0021] 滤布的选择对过滤效果很重要,在压滤机使用过程中,滤布起着关键的作用。其 性能的好坏,选型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过滤效果。优选地,所述高分子丙纶膜为丙纶 滤布521。丙纶滤布521的断裂强度(N/5*20cm) :2608/2050 ;经纬密度(根/10cm): 214. 8/150. 8 ;厚度为 0· 78-0. 80mm,重量为 300-304g/m2,透气度为 215-217L/m2 · s,斜纹。 经试验,丙纶滤布521作为第一层膜,亚麻籽油中蜡结晶较大的颗粒被拦截在第一层膜表 面,进而形成滤饼,形成的滤饼还能进一步增加过滤效果。脱蜡过程如图1所示。
[0022] 第二层为碳纤维吸附膜,微小颗粒进入碳纤维吸附膜,由于流过时所引起的挤压 与冲撞作用,蜡结晶微小颗粒紧附在碳纤维吸附膜孔道的表面上,很容易被截住。优选地, 所述碳纤维吸附膜的单丝直径为10-2(^111,堆积密度为50-601^/111 3。
[0023] 为了增大碳纤维吸附膜与亚麻籽油的接触时间和面积,将碳纤维吸附膜经膨化处 理,形成不规则的弯曲细长孔道。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吸附膜在使用前用120_150°C热空气 处理10-30min。例如,可以用120°C热空气处理30min,可以用150°C热空气处理lOmin,可 以用130°C热空气处理20min,等等。
[0024] 碳纤维吸附膜所显示的极性与油中蜡所显示的极性相同,为了进一步增加碳纤维 吸附膜的极性,将亚麻籽油中显示极性的蜡微粒或蜡分子团更好的吸附截留,进而形成深 层脱蜡。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吸附膜在热空气处理后以及使用前还经过电晕处理。
[0025] 电晕处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物质表面电晕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 体,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物体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物质的分子氧化和 极化,以致增加其吸附能力。碳纤维吸附膜的脱蜡过程如图2所示。
[0026] 在最末端加设一层微孔滤膜,其作用是将从前两层膜中逃逸的蜡晶体微粒进一步 阻截,保证脱蜡效果。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为滤纸,所述滤纸的厚度为〇. 5-0. 7_,重量为 260-280g/m2。
[0027] 为了保证亚麻籽油与三膜之间充分接触,来达到更好的过滤蜡质的效果以及提高 过滤的效率,优选地,所述过滤的压力不大于〇. 3Mpa。在过滤过程中,每个膜上的杂质会越 来越多,在过滤的压力大于〇. 3Mpa时,需要将膜进行清理,以保证脱蜡效果。
[0028] 采用三膜结合的方式对亚麻籽油脱蜡,过滤的温度适应范围广,进一步地,所述过 滤的温度为 8-85°C。例如可以选用 8°C、10°C、15°C、20°C、25°C、3(rC、35°C、45°C、65°C、 85°C等等。将丙纶滤布521、碳纤维吸附膜和滤纸放入压滤机中在8-85°C条件下进行过滤, 具体见表1。
[0029] 表1三膜吸附脱蜡试验结果
[0030]

【权利要求】
1. 一种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亚麻籽油依次通过高分子丙纶膜、 碳纤维吸附膜和微孔滤膜过滤而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丙纶 膜为丙纶滤布52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吸附 膜的单丝直径为10-2(^111,堆积密度为50-601^/111 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吸附 膜在使用前用120_150°C热空气处理10_30min。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吸附 膜在热空气处理后以及使用前还经过电晕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滤膜为 滤纸,所述滤纸的厚度为0. 5-0. 7mm,重量为260-280g/m2。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 滤的压力不大于〇· 3Mpa。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的温度 为 8-85°C。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亚麻籽油三膜吸附脱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的温度 为 8-30°C。
【文档编号】C11B3/16GK104120033SQ20141038882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刘军 申请人:呼和浩特市蒙谷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