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8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包括:包装盖被的盖套,包装垫被的垫套,所述盖套具有盖套第一面和盖套第二面,所述盖套第一面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盖被上部、下部的盖套上兜状部、盖套下兜状部,所述盖套设置有固定连接盖套与盖被的固定器,所述垫套具有垫套第一面和垫套第二面,所述垫套设置有固定连接垫套与垫被的固定器,所述垫套第二面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垫被上部、下部的垫套上兜状部、垫套下兜状部。其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便利了出行在外的人们。
【专利说明】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套,尤其是一种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
【背景技术】
[0002]现代人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紧张、丰富,时常需要出差,或者利用休假出外旅游,因此,住宾馆的频率和可能性也越高,但是各地宾馆的管理、服务参差不齐,是否干净卫生,不得而知,而出行自带被褥,则甚是不便,假如,有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包装所住宾馆被褥,使人夜宿宾馆时身体不会接触宾馆被褥,不虞担心卫生问题的被套,将会极大的满足人们这一方面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包装被褥,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方便实用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
[0004]一种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包括:包装盖被的盖套,包装垫被的垫套,固定连接所述盖套与盖被、所述垫套与垫被的固定器,所述盖套具有盖套第一面和盖套第二面,所述盖套第一面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盖被上部、下部的盖套上兜状部、盖套下兜状部,所述盖套设置有固定连接盖套与盖被的固定器,所述垫套具有垫套第一面和垫套第二面,所述垫套设置有固定连接垫套与垫被的固定器,所述垫套第二面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垫被上部、下部的垫套上兜状部、垫套下兜状部。
[0005]所述盖套第二面为与人身接触的矩形平面。
[0006]所述垫套第一面为与人身接触的矩形平面。
[0007]所述盖套上兜状部、所述盖套下兜状部、所述垫套上兜状部和所述垫套下兜状部为网状材料,或为轻薄材料。
[0008]所述固定器包括:带穿透被褥可弯折的针的固定座、固定帽,所述固定帽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0009]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和可穿透被褥可弯折的针,所述针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上,并与该底座垂直。
[0010]所述针为可弯折并能回复的金属材料针。
[0011]所述固定帽为一 L形管状部件,其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连接成一 L形管状部件,该第一管部和该第二管部内径、外径相同,且其内径大于该针的直径,其连通为L形管道,并在其结合部形成弧形管道,该第二管部朝向该第一管部的一侧具有螺丝孔和与该螺丝孔配套的螺钉,所述螺钉的螺钉头具有直径大于该第二管部外径,用于手扭松或扭紧该螺钉的螺旋头。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盖套、垫套能包装盖被、垫背,固定器能固定盖套、垫套和其包装的被褥不脱落或脱出,而且固定器可以拆装,整个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极大的便利了出行在外的人们。【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立体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侧面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未包装被褥状态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固定器示意图。
[0017]其中:盖套100,盖套第一面110,盖套第二面120,盖套上兜状部130,盖套下兜状部140,盖被150,垫套200,垫套第一面210,垫套第二面220,垫套上兜状部230,垫套下兜状部240,垫被250,枕头260,固定器300,固定座310,底座311,针312,固定帽320,第一管部321,第二管部322,弧形管323,螺钉3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XXX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请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0020]一种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包括:包装盖被150的盖套100,包装垫被250的垫套200,固定连接所述盖套100与盖被、所述垫套200与垫被的固定器,所述盖套100具有盖套第一面110和盖套第二面120,所述盖套第一面110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盖被150上部、下部的盖套上兜状部130、盖套下兜状部140,所述盖套第二面120设置有固定连接盖套100与盖被150的固定器300,所述垫套200具有垫套第一面210和垫套第二面220,所述垫套第一面210设置有固定连接垫套200与垫被250的固定器300,所述垫套第二面220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垫被250上部、下部的垫套上兜状部230、垫套下兜状部240。
[0021]当人出行在外,住宾馆旅店时,将宾馆里的被褥用此带固定器300的便携被套的盖套100、垫套200分别包装好,再用固定器300分别固定住盖套100和盖被150,垫套200和垫被250,为不影响人的正常睡眠,固定器300设置在盖套100、被套的四角。
[0022]所述盖套第二面120为与人身接触的矩形平面。盖套第二面120为平面,用于与人的身体接触。
[0023]所述垫套第一面210为与人身接触的矩形平面。垫套第一面210与盖套第二面120相同,也是用于与人的身体接触。
[0024]所述盖套上兜状部130、所述盖套下兜状部140、所述垫套上兜状部230和所述垫套下3?状部240为网状材料,或为轻薄材料。
[0025]盖套第一面110的盖套上兜状部130、盖套下兜状部140为与盖套100同宽度的网状面料,其两侧边均短于盖套100的两侧边,盖套上兜状部130上边、两侧边与盖套100的上边、两侧边缝合,盖套下兜状部140上边、两侧边与盖套100的下边、两侧边缝合;垫套第二面220的垫套上兜状部230、垫套下兜状部240为与垫套200同宽度的网状面料,其两侧边均短于垫套200的两侧边,垫套上兜状部230上边、两侧边与盖套100的上边、两侧边缝合,垫套下兜状部240上 边、两侧边与垫套的下边、两侧边缝合。垫套上兜状部230的宽度、长度尺寸可以设置的比垫套下兜状部240的宽度、长度尺寸大一些,即便于垫套上兜状部230有足够的冗余空间包装在垫被250 —端放置的垫被枕头260,而且又能区分垫套200的头尾,让人不用担心头睡在放脚的部位。[0026]所述固定器300包括:带穿透被褥可弯折的针312的固定座310、固定帽320,所述固定帽320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0上。
[0027]用固定器300固定盖套100和盖被150,固定器300的固定座310的针312依次穿过盖套第二面120、盖套第一面110、盖被150、兜状部,露出针312的头部,固定帽320套在针312露出的头部外;用固定器300固定垫套200和垫被250时,固定器300的固定座310的针312依次穿过垫套第一面210、垫套第二面220、垫被250、兜状部,露出针312的头部,固定帽320套在针312露出的头部外。这样,盖套100、垫套200将盖被150、垫被250包装好之后,固定器300再对其进行固定。人睡觉时,身躯睡在盖套第二面120和垫套200第一面之间,就不会接触宾馆的被褥。并且,固定器300对其进行了固定后,人晚上睡觉翻身或者活动时,被褥也不会从盖套100或垫套200中脱出,让人更加安心睡眠。
[0028]所述固定座310包括底座311和可穿透被褥可弯折的针312,所述针312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底座311的中心位置上,并与该底座311垂直。
[0029]针312的低端固定设置在底座311的中心位置上,并与底座311垂直,形成带帽的钉子构件。固定器300的底座311可采用不软不硬的半柔性材料,既具有止动性,又有较好的触感。
[0030]所述针312为可弯折并能回复的金属材料针。
[0031]因为固定器300需要时装上,不需要时则拆开,所以针312的材料采用韧性较好的金属材料,更好的可以采用具记忆功能高回复性的钛合金材料。
[0032]所述固定帽320为一 L形管状部件,其包括第一管部321和第二管部322,所述第一管部321和所述第二管部322连接成一 L形管状部件,该第一管部321和该第二管部322内径、外径相同,且其内径大于该针312的直径,其连通为L形管道,并在其结合部形成弧形管道,该第二管部322朝向该第一管部321的一侧具有螺丝孔和与该螺丝孔配套的螺钉340,所述螺钉340的螺钉头具有直径大于该第二管部322外径,用于手扭松或扭紧该螺钉340的螺旋头。
[0033]固定座310的针312穿透盖套第二面120、盖套第一面110、盖被150、兜状部,露出针312的头部,固定帽320套在针312露出的头部外;用固定器300固定垫套200和垫被250时,固定器300的固定座310的针312依次穿过垫套第一面210、垫套第二面220、垫被250、兜状部,露出针312的头部,或者固定座310的针312穿透垫套第一面210、垫套第二面220、垫被250、兜状部,露出针312的头部,针312的头部从固定帽320第一管部321的入口穿进,顺第一管部321和第二管部322结合部的弧形管323进入第二管部322,当针312的头部沿第二管部322内壁穿过第二管部322的螺丝孔的位置时,将螺钉340向第二管部322内向扭紧,螺钉340即能够对针312的头部施加压力,并将其压紧在螺钉340的前端和第二管部322的内壁之间,即实现了对针312的卡固作用,使其不会从固定帽320脱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第二管部322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丝孔和配套的螺钉340。将螺丝孔设置在第二管部322朝向第一管部321的一侧,则是因为当针312经过弧形管323时发生弯曲变形,其会产生与弯曲方向相反的回复力,如第二管部322反向第一管部321的一侧有孔,针312的头部易受阻于孔壁,不利操作,反之,则无此之虞。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装盖被的盖套,包装垫被的垫套,固定连接所述盖套与盖被、所述垫套与垫被的固定器,所述盖套具有盖套第一面和盖套第二面,所述盖套第一面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盖被上部、下部的盖套上兜状部、盖套下兜状部,所述盖套设置有固定连接盖套与盖被的固定器,所述垫套具有垫套第一面和垫套第二面,所述垫套设置有固定连接垫套与垫被的固定器,所述垫套第二面的上部和下部具有兜装垫被上部、下部的垫套上兜状部、垫套下兜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套第二面为与人身接触的矩形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套第一面为与人身接触的矩形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套上兜状部、所述盖套下兜状部、所述垫套上兜状部和所述垫套下兜状部为网状材料,或为轻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包括:带穿透被褥可弯折的针的固定座、固定帽,所述固定帽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和可穿透被褥可弯折的针,所述针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上,并与该底座垂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为可弯折并能回复的金属材料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固定器的便携被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帽为一L形管状部件,其包括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连接成一 L形管状部件,该第一管部和该第二管部内径、外径相同,且其内径大于该针的直径,其连通为L形管道,并在其结合部形成弧形管道,该第二管部朝向该第一管部的一侧具有螺丝孔和与该螺丝孔配套的螺钉,所述螺钉的螺钉头具有直径大于该第二管部外径,用于手扭松或扭紧该螺钉的螺旋头。
【文档编号】A47G9/04GK203723801SQ201420093780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日
【发明者】聂侦祥 申请人:聂侦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