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86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防滑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锅,包括上部和底部构成的锅体,所述上部外壁上设有锅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呈倒阶梯状,所述第二弧形凸起且呈阶梯状。本实用新型采用锅体外表面手柄侧有倒阶梯状凸纹,另一侧有阶梯状凸纹的结构,产生指向手柄的双倍阻力,增加了摩擦面,达到了增加摩擦力的效果,能够有效的达到防滑的目的。
【专利说明】防滑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滑锅。

【背景技术】
[0002]经试验证明,圆底锅及底部平面较小的锅,通常都是向设有手柄的另一侧滑动,经分析,锅体本身是对称的,装上长手柄后,锅体重心会向长手柄侧偏,放在炉架上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锅体向长手柄另一侧滑动,在锅使用过程当中,容易因滑动而使锅体打翻,里面的滚烫食物溅出将人体烫伤,后果严重;目前,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往往采用在锅体底部设置凹凸肋、凹凸纹呈环状、螺旋状或放射状均匀分布;防滑效果不具备方向性,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滑锅。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防滑锅,包括上部和底部构成的锅体,所述上部外壁上设有锅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设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凸起呈倒阶梯状,所述第二弧形凸起且呈阶梯状。
[0005]所述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沿底部中心对称设置。
[0006]所述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为扇形防滑面。
[0007]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构成多块间隔设置的第一扇形防滑面,所述第二弧形凸起构成多块间隔布置的第二扇形防滑面。
[0008]沿所述底部12横向对称布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和第二弧形凸起。
[0009]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上均设有第一阻力面和第一非阻力面,所述第一阻力面与底部的夹角为75?100°。
[0010]所述第一非阻力面与底部的夹角为150?180°。
[0011]所述第二弧形凸起设有第二阻力面和第二非阻力面,所述第二阻力面与底部的夹角为75?100°。
[0012]所述第二非阻力面与底部的夹角为150?180°。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锅体外表面手柄侧有倒阶梯状凸纹,另一侧有阶梯状凸纹的结构,产生指向手柄的双倍阻力,增加了摩擦面,达到了增加摩擦力的效果,能够有效的达到防滑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滑锅(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仰视图。
[0016]图3为第一弧形凸起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第二弧形凸起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仰视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仰视图。
[0020]图中:1_锅体(11-上部、12-底部)、2_锅把、3-第一弧形凸起(31-第一阻力面、32-第一非阻力面、33-第一扇形防滑面)、4_第二弧形凸起(41-第二阻力面、42-第二非阻力面、43-第二扇形防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的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2]参阅附图可知:防滑锅,包括上部11和底部12构成的锅体1,所述上部11外壁上设有锅把2,底部12设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第一弧形凸起3呈倒阶梯状,第二弧形凸起4且呈阶梯状,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沿底部12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为扇形防滑面(如图2);第一弧形凸起3构成多块间隔设置的第一扇形防滑面33,第二弧形凸起4构成多块间隔布置的第二扇形防滑面43 (如图5);沿底部12横向对称布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 (如图6)。第一弧形凸起3上均设有第一阻力面31和第一非阻力面32,第一阻力面31与底部12的夹角为75?100°,第一非阻力面32与底部12的夹角为150?180°,第二弧形凸起4设有第二阻力面41和第二非阻力面42,第二阻力面41与底部12的夹角为75?100°,第二非阻力面42与底部12的夹角为150?180°。
[0023]当锅体因手柄重量而向手柄另一侧滑动时,第一阻力面31和第二阻力面41的夹角均与周围接触面(如炉架)产生摩擦力,防止锅体滑动;而沿手柄方向移动时,第一非阻力面32和第二非阻力面42产生的摩擦力较小,锅体底部的阻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通过扇形防滑面的设置,阻力面加大,防滑效果增强。
[0024]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防滑锅,包括上部(11)和底部(12)构成的锅体(I),所述上部(11)外壁上设有锅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2)设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所述第一弧形凸起(3)呈倒阶梯状,所述第二弧形凸起(4)且呈阶梯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沿底部(12)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为扇形防滑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3)构成多块间隔设置的第一扇形防滑面(33),所述第二弧形凸起(4)构成多块间隔布置的第二扇形防滑面(4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部(12)横向对称布置有多条第一弧形凸起(3)和第二弧形凸起(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3)上均设有第一阻力面(31)和第一非阻力面(32),所述第一阻力面(31)与底部(12)的夹角为75 ?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阻力面(32)与底部(12)的夹角为150?18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4)设有第二阻力面(41)和第二非阻力面(42),所述第二阻力面(41)与底部(12)的夹角为75?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阻力面(42)与底部(12)的夹角为150?180。。
10.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4)设有第二阻力面(41)和第二非阻力面(42),所述第二阻力面(41)与底部(12)的夹角为75?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滑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阻力面(42)与底部(12)的夹角为150?180°。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3828727SQ201420095778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发明者】蒋润生, 杨从浩 申请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