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2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解决了烹煮食物不易入味不易煮透以及加工食材易破坏造型的问题;由空心针管、针管插槽、针管插孔、把手、气囊、通道和实心针管构成;空心针管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细管,针管插槽为不锈钢材料下端为针管插孔,针管插槽除针管插孔及通道外均为实心,针管插孔大小与空心针管以及实心针管一致,把手内部有气囊,但气囊下端一部分露出,通道位于把手内部,贯通气囊和针管插孔;把手位于整体的上部,内部为气囊和通道,气囊向下连接通道,通道连接气囊和针管插槽的针管插孔,针管插孔内为空心针管或实心针管;把手和针管插槽为一体连接;空心针管和实心针管与针管插孔非一体,两部分可根据需要装卸,以便于分体消毒。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用具,特别是一种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 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们的家居生活中因为一些食材不易入味而让人食之无味,而有些食材又很难 煮透甚至出现外焦里生的情况,有时候我们为了满足既有味又够熟而不得不将食材切片切 丝或者慢炖细煨等等,但这些既费力又浪费能源同时也很难保留食材原有的形态,破坏艺 术感。


【发明内容】

[0003] 本设计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公开的一种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
[0004] 技术方案:
[0005] 本设计由空心针管、针管插槽、针管插孔、把手、气囊、通道和实心针管构成;空心 针管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细管,针管插槽为不锈钢材料,且下端为针管插孔,针管插槽除针 管插孔及通道外均为实心,针管插孔大小与空心针管以及实心针管一致,深度以保证空心 针管以实心针管的稳定为标准,把手内部有气囊,但气囊有一部分露出,通道位于把手内 部,贯通气囊和针管插孔;把手位于整体的上部,内部有气囊和通道,气囊向下连接通道,通 道连接气囊和针管插槽的针管插孔,针管插孔内为空心针管或实心针管;把手和针管插槽 为一体连接;空心针管和实心针管与针管插孔非一体,两部分可根据需要装卸,以便于分体 消毒。
[0006] 有益效果:
[0007] 本设计可有效解决烹饪时不入味难熟透的问题,还可将调味品注入食材,进一步 调味入味,且可分体消毒,保证了食品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设计做进一步说明。
[0009] 图1是本设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以空心针管为例)。
[0010] 图中:1.空心针管,2.针管插槽,3.针管插孔,4.把手,5.气囊,6.通道,7.实心 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1所示,本设计由空心针管1、针管插槽2、针管插孔3、把手4、气囊5、通道6、 实心针管7构成。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详细地对技术方案加以描述:
[0013] 在仪仅以方便把食材煮透以及让锅内的汤汁使食材入味为目的时,我们将实心针 管7插入针管插孔3,然后握住把手4向食材进行刺孔,如此以后将食材放进锅内即可;在 需要将特别的调味汁或者营养物质注入食材时,我们为方便调味汁顺利进入食材,同样需 要先将实心针管7插入针管插孔3,再向食材进行刺孔,然后换将空心针管1插入针管插孔 3,接着握紧把手4挤压气囊5,然后将空心针管1插入盛有调味汁的容器,然后松手,待气囊 5复原,这时候气囊5内的压强将通过通道6传导压强把调味汁吸入空心针管1,再然后我 们顺着食材已经刺孔的位置将调味汁注入食材,这样既入味加速煮熟,还保证了食品造型 不被破坏;在使用过后,将针管插槽2的针管插孔3内的空心针管1或者实心针管7拔出, 如此便可将本设计分体消毒。
【权利要求】
1. 一种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由空心针管、针管插槽、针管插孔、把手、气囊、通道和 实心针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针管为不锈钢材质的空心细管,针管插槽为不锈钢材料 下端为针管插孔,针管插槽除针管插孔及通道外均为实心,针管插孔大小与空心针管以及 实心针管一致,深度以保证空心针管以实心针管的稳定为标准,把手内部有气囊,通道位于 把手内部,贯通气囊和针管插孔;把手位于整体的上部,内部为气囊和通道,气囊向下连接 通道,通道连接气囊和针管插槽的针管插孔,针管插孔内为空心针管或实心针管;把手和针 管插槽为一体连接;空心针管和实心针管与针管插孔非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其特征在于:配备有空心针管和实 心针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其特征在于:气囊位于把手内部,且 气囊有外露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入味加速煮熟工具,其特征在于:空心针管和实心针管 与针管插孔为可拆卸的两部分。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3873586SQ20142011107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发明者】张文强 申请人:张文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