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与底盘,所述顶盘为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为可放入电饭锅内胆的圆盘,所述顶盘与所述底盘通过至少三根连接杆连接,所述顶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外观新颖,可以轻松方便的把被加热蒸煮过的蒸笼从电饭煲内取出且不被烫伤,同时可以方便取出放置在蒸笼中的食物容器而使食物不会被倒出;当蒸笼从电饭煲中取出平置于桌面或台面时,顶盘可跌落至与底盘叠合,连接杆可以打倒放置或是折叠,底盘则完全露出,从而方便取放菜盆;当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放置,节约很多的放置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饭锅一般都具有蒸笼,以在煮饭的同时蒸煮其它食物。但大 多数电饭锅的蒸笼大都没有提手,经电饭锅加热蒸煮后,使得很烫的蒸笼从电饭锅内拿出 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取放非常麻烦,给使用者的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此问 题,部分蒸笼采用侧壁开孔的方式以方便提放,然而,由于使用过程中,内锅温度很高,这种 结构很容易烫伤使用者,且提起过程,蒸笼易倾斜或脱手而将蒸笼内的食物倒出。当所蒸煮 的食物容器其直径接近蒸笼的直径时,手指无法插入将食物容器取出,且经过蒸煮后,食物 容器的温度也很高,需要将其取出就更加困难,且容易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放方便、 安全可靠、且容易取出蒸煮的食物容器的电饭锅内置蒸笼。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与底盘,所述 顶盘为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为可放入电饭锅内胆的圆盘,所 述顶盘与所述底盘通过至少三根连接杆连接,所述顶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
[0005] 优选地,所述顶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提手对应数量的提手孔,所述提手穿接在所述 提手孔中,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顶盘之上的一端设置有拉环,另一端设置有阻体,所述拉环与 所述阻体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
[0006] 优选地,所述提手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
[0007]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顶盘铰 接,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杆铰接,所述下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
[0008] 优选地,所述底盘为铁丝圆盘,所述顶盘为铁丝圆环。
[000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与底盘,所述顶盘为 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为可放入电饭锅内胆的圆盘,所述底盘 上铰接有至少三根连接杆,所述顶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对应数量的连接孔,所述连接 孔正对所述底盘上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位置,所述连接杆穿接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连接杆 位于所述顶盘之上的一端设置有阻体,所述阻体不能通过所述连接孔;所述顶盘上还设置 有至少两个提手孔,所述提手孔中穿接有提手,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顶盘之上的一端设置有 拉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阻体,所述拉环与所述阻体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
[0010] 优选地,所述提手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
[0011] 优选地,所述底盘为铁丝圆盘,所述顶盘为铁丝圆环。
[0012] 与现在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成本 低、外观新颖,可以轻松方便的把被加热蒸煮过的蒸笼从电饭煲内取出且不被烫伤,同时可 以方便取出放置在蒸笼中的食物容器而使食物不会被倒出;当蒸笼从电饭煲中取出平置 于桌面或台面时,顶盘可跌落至与底盘叠合,连接杆可以打倒放置或是折叠,底盘则完全露 出,从而方便取放菜盆;当不使用时,可以折叠放置,节约很多的放置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 实施例1
[002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100与底盘200,所 述顶盘100为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200为可放入电饭锅内胆 的圆盘,所述顶盘100与所述底盘200通过均匀设置的三根连接杆300连接,所述顶盘100 上设置有两个提手400,所述提手400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300的长度;所述顶盘100上 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孔101,所述提手400穿接在所述提手孔101中,所述提手400位于所 述顶盘100之上的一端设置有拉环401,另一端设置有阻体402,所述拉环401与所述阻体 402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101 ;所述底盘200为铁丝圆盘,所述顶盘100为一根铁丝弯曲 成的具有所述提手孔101的铁丝圆环;将蒸笼放入电饭锅中,顶盘配合在电饭锅内胆顶部 边缘台阶处,底盘进入到电饭锅内胆中,提手自由跌落至电饭锅内胆中,只剩有拉环位于顶 盘之上,拉环可向内打倒,不会影响电饭锅的盖合;取出时也只需提起拉环,拉环带动提手 自电饭锅内胆伸出,直至底部的阻体将其卡住,再进而带动整个蒸笼自电饭锅内胆取出,十 分方便,因为蒸笼侧壁只有三根连接杆,所以可以非常方便食物容器的放入与取出。
[0021] 实施例2
[0022]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100与底盘 200,所述顶盘100为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200为可放入电饭 锅内胆的圆盘,所述顶盘100与所述底盘200通过均匀设置的三根连接杆300连接,所述连 接杆300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顶盘10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 下连接杆铰接,所述下连接杆一端与所述上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200铰接;所述 顶盘10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孔101,所述提手孔101中穿接有提手400,所述提手400 由拉环401和阻体402组成,所述阻体402透过所述提手孔101连接在所述拉环401的底 部,所述拉环401与所述阻体402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101;所述底盘200为铁丝圆盘, 所述顶盘100为一根铁丝弯曲成的具有所述提手孔101的铁丝圆环;所以当蒸笼放置在桌 面或台面时,由于重力的原因,顶盘会自由跌落至于底盘叠合,上连接杆与下连接杆折叠, 则底盘完全露出,十分方便食物容器的取放,就像在普通的桌面或台面上取放一样;且当蒸 笼不用时,可以折叠放置,节约很多的放置空间。
[0023] 实施例3
[0024]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100与底盘 200,所述顶盘100为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200为可放入电饭 锅内胆的圆盘,所述底盘200上铰接有三根连接杆300,所述顶盘100上设置有三个连接孔 102,所述连接孔102正对所述底盘200上设置所述连接杆300的位置,所述连接杆300穿 接在所述连接孔102中,所述连接杆300位于所述顶盘100之上的一端设置有阻体402,所 述阻体402不能通过所述连接孔102 ;所述顶盘100上还设置有两个提手孔101,所述提手 孔101中穿接有提手400,所述提手400的长度小于所述连接杆300的长度,所述提手400 位于所述顶盘100之上的一端设置有拉环401,另一端铰接有所述阻体402,所述拉环401 与所述阻体402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101,所述底盘200为铁丝圆盘,所述顶盘100为一 根铁丝弯曲成的具有所述提手孔101和所述连接孔102的铁丝圆环;所以当蒸笼放置在桌 面或台面时,由于重力的原因,顶盘会自由跌落至于底盘叠合,连接杆也可以打倒放置,则 底盘完全露出,十分方便食物容器的取放,就像在普通的桌面或台面上取放一样;且当蒸笼 不用时,可以折叠放置,节约很多的放置空间。
[0025] 实施例4
[0026]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包括顶盘100与底盘 200,所述顶盘100为与电饭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200为可放入电饭 锅内胆的圆盘,所述底盘200上铰接有三根连接杆300,所述顶盘100上设置有三个连接孔 102,所述连接孔102正对所述底盘200上设置所述连接杆300的位置,所述连接杆300穿 接在所述连接孔102中,所述连接杆300位于所述顶盘100之上的一端设置有阻体402,所 述阻体402不能通过所述连接孔102 ;所述顶盘100上还设置有两个提手孔101,所述提手 孔101中穿接有提手400,所述提手400由拉环401和阻体402组成,所述阻体402透过所 述提手孔101连接在所述拉环401的底部,所述拉环401与所述阻体402均不能通过所述 提手孔101,所述底盘200为铁丝圆盘,所述顶盘100为一根铁丝弯曲成的具有所述提手孔 101和所述连接孔102的铁丝圆环;所以当蒸笼放置在桌面或台面时,由于重力的原因,顶 盘会自由跌落至于底盘叠合,连接杆也可以打倒放置,则底盘完全露出,十分方便食物容器 的取放,就像在普通的桌面或台面上取放一样;且当蒸笼不用时,可以折叠放置,节约很多 的放置空间。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 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盘与底盘,所述顶盘为与电饭锅内胆顶 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为可放入电饭锅内胆的圆盘,所述顶盘与所述底盘通过 至少三根连接杆连接,所述顶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提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上设置有与所述提 手对应数量的提手孔,所述提手穿接在所述提手孔中,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顶盘之上的一端 设置有拉环,另一端设置有阻体,所述拉环与所述阻体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的长度小于所述连 接杆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 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顶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接杆铰接,所述下连接杆 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铁丝圆 盘,所述顶盘为铁丝圆环。
6. -种可折叠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盘与底盘,所述顶盘为与电饭 锅内胆顶部边缘台阶配合的圆盘,所述底盘为可放入电饭锅内胆的圆盘,所述底盘上铰接 有至少三根连接杆,所述顶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对应数量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正对 所述底盘上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位置,所述连接杆穿接在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连接杆位于所 述顶盘之上的一端设置有阻体,所述阻体不能通过所述连接孔;所述顶盘上还设置有至少 两个提手孔,所述提手孔中穿接有提手,所述提手位于所述顶盘之上的一端设置有拉环,另 一端设置有所述阻体,所述拉环与所述阻体均不能通过所述提手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的长度小 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折叠的电饭锅内置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铁 丝圆盘,所述顶盘为铁丝圆环。
【文档编号】A47J36/20GK203861037SQ201420241531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1日
【发明者】刘荣文 申请人:南城县百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