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848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伸缩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拖把桶,包括桶体、设于桶体内的脱水部件及导轨部件,所述桶体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及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第三桶体,第三桶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密封连接;所述导轨部件包括至少三组用于供脱水件作上下循环运动的循环轨道、与该循环轨道可伸缩配合的支撑件及用于实现支撑件与循环轨道相对拉伸后进行定位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桶体固连,循环轨道与所述第一桶体固连。通过设置第三桶体,使得第一桶体与第二桶体的可以进行叠加,收纳的时候,桶体的高度可减小至少1/3,节约了收纳空间。
【专利说明】 伸缩拖把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把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伸缩拖把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拖把桶包括清洗区和脱水区,体积较大,运输成本高,,不易收纳;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单桶型拖把桶,通过在桶壁上设置了循环轨道,脱水篮可以沿着循环轨道上下运动,该拖把桶将脱水区和清洗区集成在一个区域内,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宽度,但高度没有改变,占据的空间还是比较大,收纳不便,运输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输成本低的伸缩拖把桶。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拖把桶,包括桶体、设于桶体内的脱水部件及导轨部件,所述桶体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及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第三桶体,第三桶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桶体、第二桶体密封连接;所述导轨部件包括至少三组用于供脱水件作上下循环运动的循环轨道、与该循环轨道可伸缩配合的支撑件及用于实现支撑件与循环轨道相对拉伸后进行定位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桶体固连,循环轨道与所述第一桶体固连。通过设置第三桶体,使得第一桶体与第二桶体的可以进行叠加,收纳的时候,桶体的高度可减小至少1/3,节约了收纳空间,也降低运输成本;循环轨道和支撑件的分别与第一桶体、第二桶体连接,使用时,向上拉动支撑件,带动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向上拉伸,形成正常高度的桶体,脱水件沿着循环轨道上下移动,实现清洗和脱水;收纳时,向下按压支撑件,支撑件向循环轨道内移动,带动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向下压缩,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000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支撑件下端部的弹性卡部和设于循环轨道上端部与该弹性卡部相配合的卡槽。
[0006]作为优选,所述脱水件包括托架及设于托架上的脱水部,循环轨道上靠近第一桶体上部设有至少一用于对托架进行限位的上定位部,循环轨道上靠近第一桶体底部设有至少一用于对托架进行限位的下定位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循环轨道包括垂直于桶底设置的直轨和设于直轨上端的弯轨,直轨上端分别与弯轨的头端、尾端相连通;所述弯轨头端处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的上定位部,所述直轨下端部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的下定位部。该结构的循环导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轨道只由直轨和弯轨构成,托架沿着导轨上下滑动过程中,不易出现卡轨现象,整体移动过程十分顺畅。
[0008]所述弯轨上靠近尾端处设有滑出缺口,便于安装和拆卸托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弯轨的头端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托架向上定位部移动的引导条。引导条的设置,便于托架向上定位部一侧移动,操作更省力。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托架中心处连接有一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一旋转套,支撑杆与旋转套防脱配合,旋转套与脱水件中心处可拆卸连接;所述脱水部包括于旋转的拖把盘带动下可绕其中心旋转的篮体,篮体上设有漏水孔,篮体内侧壁沿轴向设有用于与拖把盘配合的定位筋,定位筋的下部设有突出部。采用支撑件与旋转套的配合,即有效避免托架与脱水件之间出现卡死现象,同时安装更加方便,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定位筋上凸出部的设置,使得脱水篮与拖把头之间的卡紧和松开变得十分快捷方便。
[0011]进一步的,所述篮体的中心处设有与旋转拖把头定位配合的凸部;篮体下底面上对应于凸部处设有与所述旋转套配合的凹部。
[00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缩小了传统拖把桶的宽度和高度,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收纳和使用时拆卸方便、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桶体的伸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桶体的拉伸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脱水篮与防脱结构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脱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脱水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循环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循环轨道和支撑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2]如图1-8所示,一种伸缩拖把桶,包括桶体1、设于桶体I上部的提手7、桶体I上部设有一圈挡水圈71、设于桶体内的脱水部件及导轨部件,所述桶体I包括第一桶体11、第二桶体12及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第三桶体13,第三桶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桶体11、第二桶体12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桶体由TPR或TPE制成,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可以实现折叠和弯曲;所述导轨部件包括三组用于供脱水件作上下循环运动的循环轨道32、与该循环轨道可伸缩配合的支撑件31及用于实现支撑件与循环轨道相对拉伸后进行定位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件31上部与所述第二桶体12固连,循环轨道32下部与所述第一桶体11固连;具体的,循环轨道32底部的两侧设有可以安装螺钉的凸缘329,第一桶体11的底部设有与该凸缘相配合的螺孔;支撑件31的上端部上设有凸缘,该凸缘上设有螺孔319,螺杆穿过该了螺孔后与第二桶体上边缘处相固定,上下各有一连接点,将导轨部件牢固地与桶体配合;支撑件与循环导轨之间滑动配合,具体的,循环导轨后侧的两边缘处各设有一滑轨,支撑件31可以沿着该滑轨来回滑动;在支撑件的下端部设有弹性卡部311,该弹性卡部的下部设有凸点,循环轨道32的上端部开有一个与该弹性卡部上的凸点相配合的圆形卡槽312,当支撑件被拉伸至循环轨道的最上端处时,弹性卡部311上的凸点插入所述圆形卡槽312进行定位,以形成所述的限位部,限位部将支撑件与循环轨道进行定位,使得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拉伸后被稳稳的支撑定位好;需要拆卸时,按压弹性卡部,使其脱离圆形卡槽后即可重新实现支撑件沿循环导轨后侧滑动。显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限位部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方式,只要可以实现支撑件与循环导轨之间的定位即可。
[002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脱水部件包括托架2、设于托架2上的脱水篮,显然,也可以是脱水架;该脱水篮4包括篮体4,篮体4与托架2活动连接,其于旋转的拖把头带动下可于托架2上做旋转运动;篮体4的中心处设有与旋转拖把头定位配合的凸部44 ;篮体4下底面上对应于凸部44处设有与所述旋转套62配合的凹部,篮体4上设有漏水孔41 ;篮体内侧壁沿轴向设有用于与拖把盘配合的定位筋47,定位筋47的下部设有突出部471,该定位筋471的设置,可以有效固定拖把盘的位置,防止清洗时拖把盘左右晃动;使用时,通过一定的力量可以将拖把盘可以继续向脱水篮的底部移动,通过突出部的作用,将拖把盘牢牢的卡住,继而向上提起拖把盘时,拖把盘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整个脱水件连同托架一起向上提起。
[0024]所述托架2与脱水篮之间通过一防脱结构连接,具体的,如图4、5所示,所述防脱结构包括支撑杆61,支撑杆61上设有环形槽611,所述旋转套62的内壁上设有与环形槽611配合的凸圈621,当篮体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旋转套62转动,但旋转过程中耐磨套上的凸圈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很少,再者凸圈与环形槽的配合起到了很好的轴向固定结构,有效防止甩水篮脱出,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作为优选,为了增加支撑杆61与旋转套之间的灵活度,所述凸圈621可于环形槽611内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凸圈621的高度为环形槽高度的1/3左右,以提高支撑杆与旋转套之间的转动灵活度;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套62的外壁沿轴向设有多条凸筋622,便于耐磨套与篮体的配合,使两者配合更紧密、牢固。可选的,凸筋622也可沿旋转套62的外壁周向而设。可选的,所述支撑杆61的下端固设有一固定套63,支撑杆通过该固定套与托架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固定套的可以设置一定的锥度,便于插入和拔出托架。显然,所述支撑杆61与固定套63也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呈一体结构。
[0025]本实用新型中,脱水件与托架之间采用了支撑杆和旋转套的防脱配合,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平面轴承连接,不仅节省了成本,还保证了转动过程更加顺畅灵活,且还延长了使用寿命,因为旋转套与支撑杆的之间是塑料与金属的摩擦,损耗远远比金属与金属的摩擦要小很多;且旋转套与篮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当其中某些部件损坏,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节约了资源。
[0026]循环轨道32包括垂直于桶底设置的直轨321和设于直轨上端的弯轨322,直轨上端分别与弯轨的头端、尾端相连通,即弯轨的进口端322a靠上设置,出口端322b靠下设置;可选的,所述弯轨322上设有便于导头滑出的滑出缺口 323,便于安装和拆卸托架;循环轨道32上靠近第一桶体11上部设有一用于对托架进行限位的上定位部91,循环轨道上靠近第一桶体11底部设有一用于对托架进行限位的下定位部92;所述弯轨322的头端处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的上定位部91,所述直轨下端部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的下定位部92。为了进一步便于直轨与弯轨之间的过渡,可以在所述弯轨的进口端处设置一引导条324,该引导条具有弧形边,有利于引导托架的导头向所述上定位部91移动。
[0027]工作过程:使用前,需要将拖把桶的桶体进行拉伸,通过向上拉动支撑件至最外端与循环导轨的相定位处,第二桶体和第三桶体形成向上拉伸形成完整的桶体;当旋转拖把的拖把头需要清洗时,将拖把头放进水桶的脱水篮内,拖把头上的固定盘底部与脱水篮中心处的凸部44实现定位配合,使得拖把头可以与脱水篮实现同步旋转清洗;此时,托架2位于桶体的底部,即托架外周的3个导头22均处于各自对应直轨321上的下定位部92处,导头在下定位部内进行定位,使得脱水篮在旋转的拖把头带动下可以实现旋转;当拖把头清洗完毕后,向下按压拖把头,将拖把头的固定盘的外围与脱水篮内壁的突出部471相配合,将拖把头的牢牢地与拖把盘进行定位;然后向上提起拖把,脱水篮和托架一起随同拖把头向上运动,此时,托架上的导头22沿着直轨321向上滑动,当滑动到直轨的上端部时,从弯轨322的进口端322a进入弯轨,此时,使用者松手,拖把头连同脱水篮、托架一起向下落入到上定位部91内,该上定位部对托架进行定位,使得脱水篮在旋转拖把头的带动下实现旋转运动,对拖把头进行脱水。脱水结束后,使用者继续向上提起拖把,导头22沿着弯轨向出口端322b,在托架的带动下,脱水篮和拖把头一起沿着弯轨向其出口端运动,最后移动至直轨321内,沿着直轨向下运动至落入下定位部92内,整个循环结束,清洗拖把头、甩干拖把头均在一个桶体内完成,操作简单、方便,桶体体积小,不占用空间。
[0028]本实用新型的循环轨道由两部分构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从直轨切换到弯轨时不会出现间断性卡住现象,整个循环过程顺畅、省力。
[0029]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桶高缩小至现有的2/3,大大减小了收纳空间和运输成本;桶体的拉伸和收缩方便快捷,使用便捷。
[003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伸缩拖把桶,包括桶体(I)、设于桶体内的脱水部件及导轨部件,所述桶体包括第一桶体(11)、第二桶体(12)及由柔性材质制成的第三桶体(13),第三桶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桶体(11)、第二桶体(12)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部件包括至少三组用于供脱水件作上下循环运动的循环轨道(32)、与该循环轨道可伸缩配合的支撑件(31)及用于实现支撑件与循环轨道相对拉伸后进行定位的限位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桶体(12)固连,循环轨道与所述第一桶体(11)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设于支撑件(31)下端部的弹性卡部(311)和设于循环轨道(32)上端部与该弹性卡部相配合的卡槽(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件包括托架(2)及设于托架(2)上的脱水部,循环轨道(32)上靠近第一桶体(11)上部设有至少一用于对托架进行限位的上定位部(91),循环轨道上靠近第一桶体(11)底部设有至少一用于对托架进行限位的下定位部(9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32)包括垂直于桶底设置的直轨(321)和设于直轨上端的弯轨(322),直轨上端分别与弯轨的头端、尾端相连通;所述弯轨头端处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的上定位部(91),所述直轨下端部向下凹陷以形成所述的下定位部(9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轨(322)上靠近尾端处设有滑出缺口(3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轨的头端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托架向上定位部(91)移动的引导条(3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中心处连接有一支撑杆(61),支撑杆¢1)上端可转动地连接一旋转套(62),支撑杆¢1)与旋转套¢2)防脱配合,旋转套¢2)与脱水件中心处可拆卸连接;所述脱水部包括于旋转的拖把盘带动下可绕其中心旋转的篮体(4),篮体(4)上设有漏水孔,篮体(4)内侧壁沿轴向设有用于与拖把盘配合的定位筋(47),定位筋(47)的下部设有突出部(4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伸缩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4)的中心处设有与旋转拖把头定位配合的凸部(44);篮体(4)下底面上对应于凸部(44)处设有与所述旋转套(62)配合的凹部。
【文档编号】A47L13/58GK204072006SQ20142027092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林宏刚 申请人:林宏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