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包括瓶身、可拆卸地连接于瓶身顶部的过滤件、固定于瓶身底部的底盖、以及铰接于过滤件顶部的瓶盖,瓶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瓶盖包括下盖和固定于下盖顶部的上盖,上盖的中部穿设有按钮,按钮的顶部向上伸出上盖的顶部,按钮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于下盖内的拉杆,两个拉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两个拉杆的自由端分别伸出下盖的外侧,过滤件的顶部对应两个拉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拉杆的自由端插入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锁住瓶盖,防止泡茶器碰落时将茶水撒出,安全清洁,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有各种各样的泡茶器。如申请日为2004年07月12日、专利号为ZL200410041385.2的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泡茶机本体、设置在所述的泡茶机本体上的支撑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支撑板上的冲茶杯、设置所述的冲茶杯内的过滤网,所述的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保温杯,所述的冲茶杯与保温杯之间通过水流通道相连通,在所述的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阀。该专利中所公开的自动泡茶机是利用将茶汁排出的方式,来达到过滤网与茶汁及时分离的目的。
[0003]现有的泡茶器的瓶盖可以打开和关闭,但不能锁住,当泡茶器碰落时,茶水容易擦出,清洁麻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包括瓶身、可拆卸地连接于瓶身顶部的过滤件、固定于瓶身底部的底盖、以及铰接于过滤件顶部的瓶盖,瓶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瓶盖包括下盖和固定于下盖顶部的上盖,上盖的中部穿设有按钮,按钮的顶部向上伸出上盖的顶部,按钮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于下盖内的拉杆,两个拉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两个拉杆的自由端分别伸出下盖的外侧,过滤件的顶部对应两个拉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拉杆的自由端插入凹槽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倾斜部,所述按钮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拉杆的倾斜部,倾斜部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部,滑动部伸出拉杆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抵接于两个滑动部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瓶盖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铰接部,所述过滤件对应第一铰接部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通过销轴铰接,销轴套设有用于瓶盖解锁时自动打开的扭簧,第二铰接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瓶盖脱离的限位挡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部凸设有两个倒钩,限位挡板固定有与倒钩的开口相配合的凸块;所述限位挡板包括横板和与横板垂直连接的竖板,横板的顶部固定有插接块,所述第一铰接部开设有与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槽,插接块与插槽插接;竖板的底部向横板方向一侧凸设有卡接块,所述第二铰接部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圈和用于分离茶水的过滤网,防水圈设置于过滤网的外侧,防水圈的底部与所述瓶身的顶部相抵触;所述过滤件底部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身顶部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过滤件与瓶身螺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瓶身包括内部中空的外筒和固定于外筒内的内杯,外筒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瓶身为一体成型的双层玻璃瓶身。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的顶部向内收紧形成一凸台,所述内杯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套设有挡环,挡环与凸台抵触连接;所述内杯的底部与所述底盖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为塑胶外筒,外筒的外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杯为玻璃内杯。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的外侧壁固定有把手。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压按钮,通过按钮向下移动,驱使拉杆向内移动,拉杆的自由端与过滤件上的凹槽分离,瓶盖打开;关闭时,按压按钮,使拉杆向内移动,将瓶盖关闭,松开按钮,拉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推动拉杆向外移动,拉杆的自由端插入过滤件上的凹槽中,实现瓶盖的锁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锁住瓶盖,防止泡茶器碰落时将茶水撒出,安全清洁,实用性强。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瓶盖和所述过滤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瓶盖和所述过滤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为:1一瓶身、11一凹槽、12—第二绞接部、121—限位挡板、122—倒钩、123—凸块、124一横板、125一竖板、126一插接块、127一卡接块、128一卡接槽、13—销轴、131 —扭簧、14一外螺纹、15 —外筒、151—凸台、152—窗口、16—内杯、160—环形凹槽、161 —挡环、16 2 一弹性部件、2 —底盖、3 —瓶盖、31 —下盖、311 —拉杆、312 一压缩弹黃、313一倾斜部、314—滑槽、315—滑动部、32—上盖、321—按钮、33—第一绞接部、331—插槽、4 一过滤件、41 一过滤网、42—防水圈、43—内螺纹、5—把手。
[0025]【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广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7]如图f 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的实施例一,包括瓶身1、可拆卸地连接于瓶身I顶部的过滤件4、固定于瓶身I底部的底盖2、以及铰接于过滤件4顶部的瓶盖3,瓶盖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瓶盖3包括下盖31和固定于下盖31顶部的上盖32,上盖32的中部穿设有按钮321,按钮321的顶部向上伸出上盖32的顶部,按钮321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于下盖31内的拉杆311,两个拉杆31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312,两个拉杆311的自由端分别伸出下盖31的外侧,过滤件4的顶部对应两个拉杆311的位置开设有凹槽11,拉杆311的自由端插入凹槽11内。底盖2与瓶身I可以通过螺接、卡接和扣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
[002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压按钮321,通过按钮321向下移动,驱使拉杆311向内移动,拉杆311的自由端与过滤件4上的凹槽11分离,瓶盖3打开;关闭时,按压按钮321,使拉杆311向内移动,将瓶盖3关闭,松开按钮321,拉杆311在压缩弹簧312的作用下复位,推动拉杆311向外移动,拉杆311的自由端插入过滤件4上的凹槽11中,实现瓶盖3的锁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锁住瓶盖3,防止泡茶器碰落时将茶水撒出,安全清洁,实用性强。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311的另一端固定有倾斜部313,所述按钮321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拉杆311的倾斜部313,倾斜部313中部开设有滑槽314,滑槽314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部315,滑动部315伸出拉杆311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312抵接于两个滑动部315之间。拉杆311两侧的高度高于拉杆311中部的高度,拉杆311的两侧设置斜面,按压按钮321时,按钮321向下移动,由于倾斜部313的设置,驱使拉杆311向内移动,拉杆311的自由端与凹槽11分离,瓶盖3打开;关闭时,按压按钮321,使拉杆311向内移动,将瓶盖3关闭,松开按钮321,拉杆311在压缩弹簧312的作用下复位,推动拉杆311向外移动,拉杆311的自由端插入凹槽11中,实现瓶盖3的锁定。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瓶盖3的一侧固定有压缩弹簧33,所述过滤件4对应压缩弹簧33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铰接部12,压缩弹簧33与第二铰接部12通过销轴13铰接,销轴13套设有用于瓶盖3解锁时自动打开的扭簧131,第二铰接部12设置有用于限制瓶盖3脱离的限位挡板121。由于设置有扭簧131,瓶盖3在解锁的同时,瓶盖3在扭簧131的作用下向上打开;限位挡板121的设置用于限制瓶盖3的脱离,并能限制瓶盖3的翻转角度。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部12凸设有两个倒钩122,限位挡板121固定有与倒钩122的开口相配合的凸块123。通过凸块123与倒钩122开口的配合,能阻挡瓶盖3的脱离,并限制瓶盖3的翻转角度。
[0032]所述限位挡板121包括横板124和与横板124垂直连接的竖板125,横板124的顶部固定有插接块126,所述压缩弹簧33开设有与插接块126相配合的插槽331,插接块126与插槽331插接;竖板125的底部向横板124方向一侧凸设有卡接块127,所述第二铰接部12开设有与卡接块127相配合的卡接槽128,卡接块127与卡接槽128卡接。插接块126和卡接块127的设置用于限位挡板121的安装固定。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4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圈42和用于分离茶水的过滤网41,防水圈42设置于过滤网41的外侧,防水圈42的底部与所述瓶身I的顶部相抵触。过滤网41的设置用于分离茶水,防水圈42的设置起密封作用。
[0034]所述过滤件4底部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43,所述瓶身I顶部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内螺纹43相配合的外螺纹14,过滤件4与瓶身I螺接。过滤件4与瓶身I还可以通过卡接、扣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0035]如图5飞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的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瓶身I包括中空的外筒15和固定于外筒15内的内杯16,外筒15与所述底盖2可拆卸连接。外筒15起隔热和防摔作用,只需要打开底盖2就可以取出内杯16,拆装简单,容易清洗。
[0036]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瓶身I为一体成型的双层玻璃瓶身I。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15的顶部向内收紧形成一凸台151,所述内杯16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60,环形凹槽160内套设有挡环161,挡环161与凸台151抵触连接。挡环161和凸台151的设置用于固定内杯16,合上底盖2时,由于凸台151的阻挡,内杯16不能再向上移动,内杯16在底盖2的压紧下固定在外筒15内,取下底盖2时,内杯16可以轻松地取出。
[0038]所述内杯16的底部与所述底盖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162。弹性部件162的设置起缓冲作用,防止泡茶器碰撞或摔落损坏内杯16,弹性部件162可以为橡胶圈或其它柔软材料。
[0039]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15为塑胶外筒15,外筒15的外侧壁开设有窗口 152,所述内杯16为玻璃内杯16。塑胶材质的外筒15起隔热和防摔作用,玻璃材质的内杯16可以通过外筒15外侧壁的窗口 152方便地看到内杯16内茶水的容量。优选的,所述内杯16是由硼硅玻璃制成的内杯16,因硼硅玻璃的熔点高,抗温差性强,所以可以用于高温烘烤等高温工艺,而不至于损坏瓶身I。
[0040]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的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过滤件4的外侧壁固定有把手5。把手5的设置方便倒茶。
[0041]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可拆卸地连接于瓶身顶部的过滤件、固定于瓶身底部的底盖、以及铰接于过滤件顶部的瓶盖,瓶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瓶盖包括下盖和固定于下盖顶部的上盖,上盖的中部穿设有按钮,按钮的顶部向上伸出上盖的顶部,按钮的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于下盖内的拉杆,两个拉杆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两个拉杆的自由端分别伸出下盖的外侧,过滤件的顶部对应两个拉杆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拉杆的自由端插入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倾斜部,所述按钮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拉杆的倾斜部,倾斜部中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部,滑动部伸出拉杆的另一端,所述压缩弹簧抵接于两个滑动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的一侧固定有第一铰接部,所述过滤件对应第一铰接部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通过销轴铰接,销轴套设有用于瓶盖解锁时自动打开的扭簧,第二铰接部设置有用于限制瓶盖脱离的限位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凸设有两个倒钩,限位挡板固定有与倒钩的开口相配合的凸块;所述限位挡板包括横板和与横板垂直连接的竖板,横板的顶部固定有插接块,所述第一铰接部开设有与插接块相配合的插槽,插接块与插槽插接;竖板的底部向横板方向一侧凸设有卡接块,所述第二铰接部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卡接块与卡接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圈和用于分离茶水的过滤网,防水圈设置于过滤网的外侧,防水圈的底部与所述瓶身的顶部相抵触;所述过滤件底部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瓶身顶部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过滤件与瓶身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包括内部中空的外筒和固定于外筒内的内杯,外筒与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为一体成型的双层玻璃瓶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顶部向内收紧形成一凸台,所述内杯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套设有挡环,挡环与凸台抵触连接;所述内杯的底部与所述底盖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为塑胶外筒,外筒的外侧壁开设有窗口,所述内杯为玻璃内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可以锁住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的外侧壁固定有把手。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4071506SQ201420349363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陈钦炀 申请人:陈钦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