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64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该机构包括一喷雾单元、一喷雾控制单元、一润湿腔体、一螺旋输送杆和一驱动单元,喷雾单元的喷雾口连通润湿腔体,喷雾控制单元与喷雾单元电连接以控制喷雾单元的喷水量,螺旋输送杆枢设在润湿腔体内,驱动单元驱动螺旋输送杆转动;该螺旋输送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段、搅拌段和一第二螺旋输送段,该搅拌段设有至少一搅拌叶片组,该搅拌叶片组包括至少三片沿螺旋输送杆周向等距分布的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与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轴的夹角为55~70度。本实用新型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能够将经除杂处理后的菜籽的含水率提高至8~9%,使得菜籽不易破碎,降低了调至干燥及后处理的难度。
【专利说明】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菜籽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菜籽在榨油前的处理主要是经过除杂后再由调质提升机直接送至调 质干燥塔内进行调质处理,目前,非菜籽产区的菜籽油加工厂多使用进口菜籽榨油,而进口 菜籽的含水率较低,仅为6?7%,使得菜籽易碎,增加了调质后处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润湿菜籽 的方法。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包括一喷雾单元、一喷雾控制单元、一润湿腔体、一螺旋 输送杆和一驱动单元,喷雾单元的喷雾口连通润湿腔体,喷雾控制单元与喷雾单元电连接 以控制喷雾单元的喷水量,螺旋输送杆枢设在润湿腔体内,驱动单元驱动螺旋输送杆转 动;
[0007] 该润湿腔体的左端设有连通调质提升机的进料口,右端设有连通调质干燥塔的出 料口;
[0008] 该螺旋输送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段、搅拌段和一第二螺旋输送段, 该搅拌段设有至少一搅拌叶片组,该搅拌叶片组包括至少三片沿螺旋输送杆周向等距分布 的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与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轴的夹角为55?70度。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喷雾单元的口对应于润湿腔体内的第 一螺旋输送段。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段包括两组搅拌叶片组,其间距 为1?2米。
[001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间距为1. 5米。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叶片与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轴的夹 角为60度。
[0013]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0014] 一种润湿菜籽的方法,在调质提升机和调质干燥塔之间设置一菜籽调质润湿机 构,将经除杂处理过后菜籽的含水率提高至8?9% ;
[0015] 该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包括一喷雾单元、一喷雾控制单元、一润湿腔体、一螺旋输送 杆和一驱动单元,喷雾单元的喷雾口连通润湿腔体,喷雾控制单元与喷雾单元电连接并根 据原料菜籽的含水率控制喷雾单元的喷水量,螺旋输送杆枢设在润湿腔体内,驱动单元驱 动螺旋输送杆转动;
[0016] 该润湿腔体的左端设有连通调质提升机的进料口,右端设有连通调质干燥塔的出 料口;
[0017] 该螺旋输送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段、搅拌段和一第二螺旋输送段, 该搅拌段设有至少一搅拌叶片组,该搅拌叶片组包括至少三片沿螺旋输送杆周向等距分布 的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与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轴的夹角为55?70度。
[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喷雾单元的口对应于润湿腔体内的第 一螺旋输送段。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段包括两组搅拌叶片组,其间距 为1?2米。
[002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间距为1. 5米。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叶片与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轴的夹 角为60度。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3] 1、本实用新型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设于调质提升机和调质干燥塔之间,能够将经 除杂处理后的菜籽的含水率提高至8?9%,使得菜籽不易破碎,降低了调至干燥及后处理 的难度;
[0024] 2、本实用新型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的螺旋输送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 送段、搅拌段和一第二螺旋输送段,搅拌段能够更加均匀的润湿菜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0025] 3、本实用新型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的结构简单,装配维修方便,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与调质提升机及调质干燥塔的连接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 描述。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所示,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包括一喷雾单元1、一喷雾控制单元(图中未 示出)、一润湿腔体2、一螺旋输送杆3和一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喷雾单元1的喷雾口 11连通润湿腔体2,喷雾控制单元与喷雾单元1电连接并根据原料菜籽的含水率控制喷雾 单元1的喷水量,螺旋输送杆3枢设在润湿腔体2内,驱动单元驱动螺旋输送杆3转动;
[0031] 该润湿腔体2的左端设有连通调质提升机的进料口 21,右端设有连通调质干燥塔 的出料口 22 ;
[0032] 该螺旋输送杆3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段31、搅拌段32和一第二螺旋输 送段33,所述喷雾口 11对应第一螺旋输送段31,该搅拌段32包括两组搅拌叶片组,其间距 为1?2米,优选1. 5米,该搅拌叶片组包括三片沿螺旋输送杆3周向等距分布的搅拌叶片 321,且搅拌叶片321与螺旋输送杆3的旋转轴的夹角为55?70度,优选60度。
[0033] 实施例2
[0034]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润湿菜籽的方法,在调质提升机4和调质干燥塔5之间设 置一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将经除杂处理过后菜籽的含水率提高至8?9% ;
[0035] 该菜籽调质润湿机构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包括一喷雾单元1、一喷雾控制单元(图 中未不出)、一润湿腔体2、一螺旋输送杆3和一驱动单兀(图中未不出),喷雾单兀1的喷 雾口 11连通润湿腔体2,喷雾控制单元与喷雾单元1电连接并根据原料菜籽的含水率控制 喷雾单元1的喷水量,螺旋输送杆3枢设在润湿腔体2内,驱动单元驱动螺旋输送杆3转 动;
[0036] 该润湿腔体2的左端设有连通调质提升机4的进料口 21,右端设有连通调质干燥 塔5的出料口 22 ;
[0037] 该螺旋输送杆3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段31、搅拌段32和一第二螺旋输 送段33,所述喷雾口 11对应第一螺旋输送段31,该搅拌段32包括两组搅拌叶片组,其间距 为1?2米,优选1. 5米,该搅拌叶片组包括三片沿螺旋输送杆3周向等距分布的搅拌叶片 321,且搅拌叶片321与螺旋输送杆3的旋转轴的夹角为55?70度,优选60度。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 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喷雾单元、一喷雾控制单元、一润湿腔 体、一螺旋输送杆和一驱动单元,喷雾单元的喷雾口连通润湿腔体,喷雾控制单元与喷雾单 元电连接以控制喷雾单元的喷水量,螺旋输送杆枢设在润湿腔体内,驱动单元驱动螺旋输 送杆转动; 该润湿腔体的左端设有连通调质提升机的进料口,右端设有连通调质干燥塔的出料 Π ; 该螺旋输送杆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段、搅拌段和一第二螺旋输送段,该搅 拌段设有至少一搅拌叶片组,该搅拌叶片组包括至少三片沿螺旋输送杆周向等距分布的搅 拌叶片,且搅拌叶片与螺旋输送杆的旋转轴的夹角为55?70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单元的口对应 于润湿腔体内的第一螺旋输送段。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段包括两组搅 拌叶片组,其间距为1?2米。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为1. 5米。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菜籽调质润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与螺旋输 送杆的旋转轴的夹角为60度。
【文档编号】C11B1/02GK203999543SQ20142040048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金安 申请人:厦门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