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滴滤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88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咖啡滴滤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滴滤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咖啡滴滤壶,包括:底座,为盘状结构,由盘边和具有多个滤孔的盘底组成,盘底为凸起的结构;主杯体,位于底座上,由杯身和具有多个滤孔的杯底组成,杯底为凸起的结构;内盖,位于主杯体内,由提手和具有多个滤孔的盖身做成,提手位于盖身正上方,与盖身相连接;外盖,位于主杯体上,具有盖臂、盖体和把手,盖臂与盖体、把手相连接,并且盖体表面具有4个圆环,盖臂的内径大于杯身的外径,盖臂盖于杯身顶部,与杯身相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安结构简单、无需滤纸或滤布、操作简单、操作强度小、具有压制设备、不依赖电源、制作的咖啡味道更加醇厚的优点。
【专利说明】咖啡滴滤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滴滤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咖啡滴滤壶。

【背景技术】
[0002]滴滤壶是冲泡咖啡、茶叶的工具,分为电动和手动。
[0003]目前市场的手动滴滤壶构造简单,由圆锥状的杯子、滤纸或滤布组成,具体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滤纸或滤布包裹在圆锥状杯子的滤嘴上,然后将咖啡粉放入圆锥状的杯子内,以热水冲泡即可。这种方法使热水和咖啡粉只接触一次,便落入杯子中,所以只会萃取到挥发性较高的物质,因此,可以冲泡出气味芬芳、干净澄澈且杂味最少的咖啡。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⑴滤纸的更换频率高,导致成本高;⑵滤布比较难于清洗,劳动强度大;(3)滤纸或滤布与咖啡接触后会产生咖啡油脂及胶质,同时会与果酸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味道并不纯正,影响咖啡的原味和口感;(4)没有压制咖啡设备,导致味道淡,没有起到充分利用咖啡原料的作用,资源浪费;(5)需要人为的拿着滤纸或者滤布,操作强度大。
[0004]电动滴滤壶虽然制作咖啡方便,无需人工操作,但是体积大,并且需要依赖于电源才能够操作,不利于随身携带,对于经常出差的人很不实用。
[0005]因此,滴滤壶【技术领域】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无需滤纸或滤布、操作简单、操作强度小、具有压制设备、不依赖电源、制作的咖啡味道更加醇厚的咖啡滴滤壶。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咖啡滴滤壶,技术方案如下:
[0007]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杯体、内盖、外盖;
[0008]底座,为盘状结构,由盘边和具有多个滤孔的盘底组成,盘底为凸起的结构,位于盘边下方,与盘边相连接,并且盘边的内径与盘底的外径相同;
[0009]主杯体,位于底座上,由杯身和具有多个滤孔的杯底组成,杯底为凸起的结构,位于杯身的下方,与杯身相连接,并且杯底的外径小于杯身的内径,杯底坐于盘底上,与盘底相配合使用;
[0010]内盖,位于主杯体内,由提手和具有多个滤孔的盖身做成,提手位于盖身正上方,与盖身相连接,盖身的外径小于杯身的内径,大于杯底的外径;
[0011]外盖,位于主杯体上,具有盖臂、盖体和把手,盖臂与盖体、把手相连接,并且盖体表面具有4个圆环,盖臂的内径大于杯身的外径,盖臂盖于杯身顶部,与杯身相配合使用。
[0012]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多个滤孔分层次的成圆形阵列排列。
[0013]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主杯体还包含:橡胶把手,以轴对称的形式位于杯身的2侧。
[0014]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橡胶把手还包括:螺钉和橡胶外套,螺钉成轴对称的形式固定于杯身的2侧,橡胶外套通过内部的内螺纹拧紧于螺钉上。
[0015]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提手为三角形的钢片,焊接于盖身的正上方。
[0016]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4个圆环依次向上凸起,4个圆环的外径分别与杯身的外径、内盖的外径、盘底的外径、杯底的外径相同。
[0017]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底座、主杯体、内盖和外盖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0018]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底座、主杯体、盖身、盖体和盖臂都为圆形结构。
[0019]如上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中,多个滤孔为10-18网目的滤孔。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主杯体上面设置多个滤孔,无需再使用滤纸和滤布,既节约成本,又不需要清洗,同时不会产生咖啡油脂和胶质,也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使咖啡的味道更加纯正,口感更好。
[0022]2、通过将具有多个滤孔的内盖压在主杯体内的咖啡上,可以保证水不直接与咖啡接触,通过滤孔慢慢的到达咖啡上,延长水和咖啡接触的时间,使咖啡的味道更加醇厚,同时对水的压力进行缓冲,使咖啡过滤的更加纯净,并且对咖啡起到挤压作用,将水充分的挤压出,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0023]3、无需人为的拿着滤纸或者滤布,操作简单、操作强度小、制作咖啡方便。
[0024]4、无需电源和人工操作,体积小,利于随身携带,适用于经常出差的人。
[0025]5、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不容易生锈,耐腐蚀,容易清洗,使用寿命长。
[0026]6、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过滤后的底座I坐在外盖4上,更加清洁,有效地防止了残留咖啡滴液滴落到其他地方。
[0027]7、本实用新型在主杯体上设置有橡胶把手,更加便于端持主杯体,有效地降低了杯身过热对人造成烫伤情况的发生。
[0028]8、适用于各种环境、各种人群,过滤效果显著,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滴滤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实现的措施、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32]图1是本实用新型咖啡滴滤壶结构示意图。
[003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咖啡滴滤壶,包括:底座1、主杯体2、内盖3、外盖4 ;底座1,为盘状结构,由盘边101和具有多个滤孔5的盘底102组成,盘底102为凸起的结构,位于盘边101下方,与盘边101相连接,并且盘边101的内径与盘底102的外径相同;主杯体2,位于底座I上,由杯身201和具有多个滤孔5的杯底202组成,杯底202为凸起的结构,位于杯身201的下方,与杯身201相连接,并且杯底202的外径小于杯身201的内径,杯底202坐于盘底102上,与盘底102相配合使用;内盖3,位于主杯体2内,由提手301和具有多个滤孔5的盖身302做成,提手301位于盖身302正上方,与盖身302相连接,盖身302的外径小于杯身201的内径,大于杯底202的外径;外盖4,位于主杯体2上,具有盖臂401、盖体402和把手403,盖臂401与盖体402、把手403相连接,并且盖体402表面具有4个圆环4021、4022、4023、4024,盖臂401的内径大于杯身201的外径,盖臂401盖于杯身201顶部,与杯身201相配合使用。
[0034]盘底102、杯底202和盖身302上的多个滤孔5分别阵列成多个层次的圆形。
[0035]主杯体2还包含:橡胶把手6,以轴对称的形式位于杯身201的2侧;橡胶把手6还包括:螺钉601和橡胶外套602,螺钉601成轴对称的形式固定于杯身201的2侧,橡胶外套602通过内部的内螺纹拧紧于螺钉601上。
[0036]提手301为三角形的钢片,焊接于盖身302的正上方。
[0037]4个圆环4021、4022、4023、4024分层次的依次向上凸起,4个圆环的外径4021、4022、4023、4024分别与杯身201的外径、盖身302的外径、盘底102的外径、杯底202的外径相同。
[0038]底座1、主杯体2、内盖3和外盖4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底座1、主杯体2、盖身302、盖体402和盖臂401都为圆形结构;多个滤孔5为10-18网目的滤孔。
[0039]使用本实用新型制作咖啡时,首先将调味料倒入咖啡杯内;然后将底座I坐于咖啡杯上,让后将主杯体2坐于底座I上;然后将适量咖啡粉倒入主杯体2内,咖啡粉高度与杯底202的深度大致相同即可;轻摇杯身201后,通过提手301将内盖3压于咖啡粉上;向主杯体2内倒入适量的开水,根据个人口味而定;然后,将通过把手403将外盖4盖于主杯体2上,直至主杯体2内的水全部流出后,取下外盖4倒放于桌面等平面上;最后将底盘I连同主杯体2和内盖3 —起坐于外盖4上,均匀搅拌咖啡杯内的咖啡,晾凉后即可饮用。
[0040]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过滤后的底座I坐在外盖4上,更加清洁,有效地防止了残留咖啡滴液滴落到其他地方。
[004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主杯体上面设置多个滤孔,无需再使用滤纸和滤布,既节约成本,又不需要清洗,同时不会产生咖啡油脂和胶质,也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使咖啡的味道更加纯正,口感更好。
[004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具有多个滤孔的内盖压在主杯体内的咖啡上,可以保证水不直接与咖啡接触,通过滤孔慢慢的到达咖啡上,延长水和咖啡接触的时间,使咖啡的味道更加醇厚,同时对水的压力进行缓冲,使咖啡过滤的更加纯净,并且对咖啡起到挤压作用,将水充分的挤压出,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0043]本实用新型无需人为的拿着滤纸或者滤布,操作简单、操作强度小、制作咖啡方便。
[0044]本实用新型无需电源和人工操作,体积小,利于随身携带,适用于经常出差的人。
[0045]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环境、各种人群,过滤效果显著,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0046]本实用新型在主杯体上设置有橡胶把手,更加便于端持主杯体,有效地降低了杯身过热对人造成烫伤情况的发生。
[0047]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不容易生锈,耐腐蚀,容易清洗,使用寿命长。
[00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杯体、内盖、外盖; 所述底座,为盘状结构,由盘边和具有多个滤孔的盘底组成,所述盘底为凸起的结构,位于所述盘边下方,与所述盘边相连接,并且所述盘边的内径与盘底的外径相同; 所述主杯体,位于所述底座上,由杯身和具有多个滤孔的杯底组成,所述杯底为凸起的结构,位于所述杯身的下方,与所述杯身相连接,并且所述杯底的外径小于杯身的内径,所述杯底坐于盘底上,与所述盘底相配合使用; 所述内盖,位于所述主杯体内,由提手和具有多个滤孔的盖身做成,所述提手位于盖身正上方,与所述盖身相连接,所述盖身的外径小于杯身的内径,大于所述杯底的外径; 所述外盖,位于所述主杯体上,具有所述盖臂、盖体和把手,所述盖臂与盖体、把手相连接,并且所述盖体表面具有4个圆环,所述盖臂的内径大于杯身的外径,所述盖臂盖于杯身顶部,与所述杯身相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滤孔分层次的成圆形阵列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杯体还包含:橡胶把手,以轴对称的形式位于所述杯身的2侦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把手还包括:螺钉和橡胶外套,所述螺钉成轴对称的形式固定于杯身的2侧,所述橡胶外套通过内部的内螺纹拧紧于螺钉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三角形的钢片,焊接于所述盖身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4个所述圆环依次向上凸起,4个所述圆环的外径分别与杯身的外径、内盖的外径、盘底的外径、杯底的外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杯体、内盖和外盖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杯体、盖身、盖体和盖臂都为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滴滤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滤孔为10-18网目的滤孔。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3943417SQ201420407545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周潇轶 申请人:上海逆袭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