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02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包括,拖杆,其底部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滑槽,滑槽的两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向滑槽内侧延伸的挂接部,两侧壁的一端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扣接件;棉头,其顶部设置有一连接条;连接件,其包括一插装于滑槽内的插装板、连接于插装板下表面中部的连接肋、以及连接于连接肋下端部用于夹持固定棉头的夹持部,插装板的两侧分别被卡持于两挂接部和滑槽的顶壁之间;插装板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部、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一分别与扣接件扣合的扣接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棉头的快速安装或拆卸,且无需使用螺栓等金属件进行固定,解决了部件生锈的问题。
【专利说明】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地拖是家庭常用清洁工具,目前的地拖大多是包括用于吸水的棉头和拖杆,棉头固定在拖杆端部,现有的地拖棉头大多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其具体的是,采用螺栓将棉头顶端与拖杆的底端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达到棉头可更换的目的,但是其更换时,需要拧开多个螺栓,更换过程较为繁琐,并且,螺栓在长时间接触水时,由于其与螺母的内螺纹接触部分生锈,因此,很难于螺母拆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在确保地拖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棉头的快捷更换。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新型地拖棉头女装结构,包括,
[0006]拖杆,其底部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滑槽,滑槽的两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向滑槽内侧延伸的挂接部,两侧壁的一端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扣接件;
[0007]棉头,其顶部设置有一连接条;
[0008]连接件,其包括一插装于滑槽内的插装板、连接于插装板下表面中部的连接肋、以及连接于连接肋下端部用于夹持固定棉头的夹持部,插装板的两侧分别被卡持于两挂接部和滑槽的顶壁之间;插装板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部、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一分别与两扣接件扣合的扣接部。
[0009]扣接件为设置于侧壁内表面的凸起部,扣接部为设置于插装板侧面用于容纳凸起部的凹位。
[0010]插装板远离限位部的一端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斜面,该斜面由插装板远离限位部的端面向靠近扣接部的方向逐渐向外倾斜。
[0011]夹持部包括两个对置的夹持板,其中一个夹持板上设置有插装孔、另一个夹持板上设置有插装在插装孔内的插装柱,连接条被夹持在两夹持板之间,且连接条上设置有供插装柱穿过的通孔。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实用新型将棉头夹持固定在连接件上,连接件采用插装的方式与拖杆配合,并利用扣接件和扣接部配合,实现连接件与拖杆的锁紧固定,从而实现了棉头的快速安装或拆卸,且无需使用螺栓等金属件进行固定,解决了部件生锈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16]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0017]图4为图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0、棉头;11、连接条;12、通孔;20、拖杆;21、滑槽;22、开口 ;23、挂接部;24、侧壁;25、凸起部;26、顶壁;30、连接件;31、插装板;32、连接肋;33、凹位;34、斜面;35、插装柱;36、插装孔;37、夹持板;38、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2、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拖杆20、棉头10以及连接件30,该连接件30用于将棉头10连接在拖杆20的底部,拖杆20以及连接件30可以优选用塑料制成。上述的拖杆20底部设置有一开口 22朝下的滑槽21,即是拖杆20的杆部连接于滑槽21的顶壁26上方,滑槽21的两侧壁24之间形成一个夹持空间,并且两侧壁24的底端部分别设置有向着滑槽21内侧延伸的挂接部23,挂接部23可以是与顶壁26平行,挂接部23内侧端面之间形成滑槽21的开口 22,也就是说,该开口 22的宽度小于上述的夹持空间的宽度(也就是两侧壁24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两侧壁24的后端部内表面均设置有一凸起部25,该凸起部25可以是一个具有弹性的部件,具体的是,该凸起部25的弹性可以是依赖于侧壁24本身的塑料材质来实现的。连接件30包括一个插装板31、连接于插装板31下表面的连接肋32、以及连接于连接肋32下端部的夹持部,其中,插装板31插装在滑槽21中,其厚度恰好等于挂接部23上表面与顶壁26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当插装板31插装在滑槽21中后,依据塑料材质的特性,插装板31的两侧分别被卡在两挂接部23和顶壁26之间,连接肋32则被置于开口 22中,连接肋32的厚度恰好等于开口 22的宽度,从而使连接肋32能够被卡在开口 22中,连接肋32可是由插装板3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连续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沿插装板31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不连续的柱状结构。插装板31的前端设置有一限位部38、前端部两侧均设置有一凹位33,限位部38为一垂直于插装板31以及连接肋32的板状结构,当将插装板31插装在滑槽21中,滑槽21的前端与插装板31前端对齐后,限位部38限定滑槽21,避免滑槽21继续向前滑动,此时,两凸起部25则恰好分别嵌置于两凹位33中,防止滑槽21相对于插装板31向后滑动,由此限定了滑槽21与插装板31在长度方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插装板31被卡在挂接部23和顶壁26之间,限定了滑槽21相对于插装板31在高度方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插装板31的宽度方向两侧被卡在两侧壁24之间,限定了滑槽21相对于插装板31在宽度方向相对运动的自由度,从而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使连接件30与拖杆20固定,当需要拆卸时,固定连接件30,将拖杆20向着背离限位部38的方向推动,使凸起部25从凹位33中脱离,即可将连接件30与拖杆20拆分。
[0021]为了方便将插装板31插装于滑槽21中,上述的插装板31的后端部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斜面34,该斜面34由插装板31的后端面向着靠近凹位33的方向逐渐向外倾斜,两斜面34使插装板31的后端部宽度右后向前逐渐增大。
[0022]上述的连接件30为互相对置的两部,其夹持部则包括两个对置的夹持板37,在其中一个夹持板37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插装孔36,另一个夹持板37上则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插装柱35,插装柱35 对应的插装在插装孔36内,将两夹持板37固定,棉头10顶部设置有一连接条11,连接条11被夹持在两夹持板37之间,且连接条11上设置有供插装柱35穿过的通孔12。
[0023]本实用新型将棉头10夹持固定在连接件30上,连接件30采用插装的方式与拖杆20配合,并利用凸起部25和凹位33配合,实现连接件30与拖杆20的锁紧固定,从而实现了棉头10的快速安装或拆卸,且无需使用螺栓等金属件进行固定,解决了部件生锈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是在侧壁24上设置凸起部25和在插装板31上设置凹位33来实现锁紧的,当然还可以是将凸起部25设置在插装板31上、将凹位33设置在侧壁24上,总之,侧壁24上设置的扣接件与插装板31上设置的扣接部能够在连接件30与拖杆20安装到位时,将其二者锁紧固定即可。
[0024]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杆,其底部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滑槽,滑槽的两侧壁底部分别设置有向滑槽内侧延伸的挂接部,两侧壁的一端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扣接件; 棉头,其顶部设置有一连接条; 连接件,其包括一插装于滑槽内的插装板、连接于插装板下表面中部的连接肋、以及连接于连接肋下端部用于夹持固定棉头的夹持部,插装板的两侧分别被卡持于两挂接部和滑槽的顶壁之间;插装板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部、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一分别与两扣接件扣合的扣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扣接件为设置于侧壁内表面的凸起部,扣接部为设置于插装板侧面用于容纳凸起部的凹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插装板远离限位部的一端两侧分别形成一个斜面,该斜面由插装板远离限位部的端面向靠近扣接部的方向逐渐向外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拖棉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夹持部包括两个对置的夹持板,其中一个夹持板上设置有插装孔、另一个夹持板上设置有插装在插装孔内的插装柱,连接条被夹持在两夹持板之间,且连接条上设置有供插装柱穿过的通孔。
【文档编号】A47L13/24GK203953574SQ20142041322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郭广玺 申请人:郭广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