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碗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72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碗茶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碗茶具,包括茶托、茶碗和茶盖,所述茶碗的底部与茶托上面的凹陷区域配合,茶盖边缘位于茶碗内,茶盖上具有提手,所述茶盖开设有茶叶观测孔。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结构的盖碗茶具,实现能够方便观察茶碗内情况,和改进茶具的防滑性能。
【专利说明】一种盖碗茶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具体为一种改进结构的盖碗茶具。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盖碗茶具包括茶托、茶碗和茶盖,再冲茶、品茶的过程中,由于茶盖的覆盖,不能时时观察到茶碗内的情况;另外由于茶碗添加过多的茶水,盖上茶盖或揭开茶盖都非常不方便,甚至将过多的茶水带出茶碗;另外在饮茶过程中,由于茶托的倾斜,意外导致茶碗从茶托中滑出的情况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盖碗茶具,实现能够方便观察茶碗内情况,和改进茶具的防滑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盖碗茶具,包括茶托、茶碗和茶盖,所述茶碗的底部与茶托上面的凹陷区域配合,茶盖边缘位于茶碗内,茶盖上具有提手,所述茶盖开设有茶叶观测孔。
[0005]作为改进方案,所述茶碗的底部为柱状底,所述凹陷区为柱状凹井,所述柱状底插接于柱状凹井中。
[0006]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茶叶观测孔贯穿设置于提手。
[0007]作为再次改进,所述柱状凹井底部为通孔。
[000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设置茶叶观察孔,方便时时了解到茶碗内茶水的情况,比如还剩多少,需不需要加水,从逸出的热汽多少,辅助判断茶水的温度,避免意外烫伤嘴;观察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卸压”,常用的茶具当茶水过多时候,茶盖边缘完全淹没于茶水下方,在揭盖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负压,进而将茶水带出,而本实用新型观察孔的存在,不会有负压的情况出现,保证使用方便,将茶叶观察孔设置于提手上,更加美观;茶碗的底部为柱状底,所述凹陷区为柱状凹井,所述柱状底插接于柱状凹井中,为了使得茶碗和茶托的集合力,使得茶碗不易滑落,更方便取拿。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盖碗茶具整体外形图;
[0011]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盖碗茶具整体俯视图;
[0012]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盖碗茶具A-A剖视图。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所示意,一种盖碗茶具,包括茶托1、茶碗2和茶盖3,所述茶碗2的底部与茶托I上面的凹陷区域配合,茶盖3边缘位于茶碗2内,茶盖3上具有提手31,所述茶盖3开设有茶叶观测孔32。
[0015]如图3所示意,所述茶碗2的底部为柱状底21,所述凹陷区为柱状凹井11,所述柱状底21插接于柱状凹井11中。
[0016]所述茶叶观测孔32贯穿设置于提手31。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凹井底部为通孔。
【权利要求】
1.一种盖碗茶具,包括茶托(I)、茶碗(2)和茶盖(3),所述茶碗(2)的底部与茶托(I)上面的凹陷区域配合,茶盖(3)边缘位于茶碗(2)内,茶盖(3)上具有提手(31),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盖(3)开设有茶叶观测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盖碗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碗(2)的底部为柱状底(21),所述凹陷区为柱状凹井(11),所述柱状底(21)插接于柱状凹井(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盖碗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观测孔(32)贯穿设置于提手(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盖碗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凹井(11)底部为通孔。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4071526SQ20142047229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袁龙军 申请人:成都宽窄美食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