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7235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皂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皂液器。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成本低廉且使用效果好,使用时具有出料顺畅、无回流的特点,加工时具有安装方式简便、操作难度低的特点的皂液器。包括盒体、皂液包和皂包泵头;所述皂包泵头包括本体和芯体,所述本体呈管状、且本体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同轴心的阶梯孔,所述芯体容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芯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顶环、若干过液板、一隔液片一、若干支撑板、一直杆、一过流块和一隔液片二;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孔一、用于容置顶环的孔二、用于容置过液板的孔三、上大下小的孔四、用于过渡的孔五和用于出料的孔六。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稳定性高且可靠性好。
【专利说明】皂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对传统皂液器提出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皂液器,广泛应用于家庭、饭店、宾馆、餐饮及公共场所,其大多可分为“手动挤压式”和“电子感应式”两类,手动挤压式皂液器的制造成本及使用成本均相对低廉,而电子感应式皂液器的使用方式则更为简便。
[0003]目前,为控制成本,多数场合中依然沿用手动挤压式的皂液器;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局于2011年I月19日公布的一份名为“皂液器”、申请号为“200920153303.1”的文献,该案的皂液器由壳体、盛液盒和壶嘴组成,其中壳体有挤液板和底板组成,通过人力挤压挤液板来压迫盛液盒,从而将皂液自壶嘴中挤出;同时该案还在盛液盒的末端设置了用于平衡盛液盒内压力的进气阀。
[0004]然而,人们在实际生产及使用时发现,进气阀的加装在增加了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加工精度及加工难度。此外,当皂液粘稠度较底时,其也存在着漏液(闲置时皂液在自身重力影响下经壶嘴漏出)的隐患。
[0005]对此,本 申请人:于2012年8月I日申请了一份名为“一种排放可流动材料的出料管”、申请号为“201210039365.6”的文献,该案即是对上述“皂液器” 一案中的壶嘴提出的具体改进,该案在具有弹性的管体中增设了进料单向阀和出料单向阀,并配以往复按压管体的方式进行工作,其使用效果好、稳定性高。
[0006]然而,人们在实际投产后发现,进料单向阀、出料单向阀及管体三者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较高,安装方式复杂且操作难度大;尤其是出料单向阀的安装,其过程极为繁复且定位效果差,安装时极易出现因翻转而导致的作用失效,加工起来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成本低廉且使用效果好,使用时具有出料顺畅、无回流的特点,加工时具有安装方式简便、操作难度低的特点的皂液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盒体、皂液包和皂包泵头,所述盒体呈中空结构、且包括顶部相互铰接的按压板和容置盒,所述皂液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容置盒内,所述皂液包的底面上开设有出液孔、且顶面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容置盒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皂包泵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皂液包的底面上、且与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皂包泵头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容置孔中;所述按压板朝向所述容置盒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且指向所述皂包泵头的中部的延伸板;
[0009]所述皂包泵头包括本体和芯体,所述本体呈管状、且本体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同轴心的阶梯孔,所述芯体容置在所述本体内;
[0010]所述芯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顶环、若干过液板、一隔液片一、若干支撑板、一直杆、一过流块和一隔液片二;
[0011]若干所述过液板均沿所述直杆的轴向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顶部,所述顶环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过液板的顶面上,所述隔液片一与所述直杆同轴心、且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过液板的底面上;若干所述支撑板均沿所述直杆的轴向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上部;所述过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底端,所述过流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过流槽,所述隔液片二与所述直杆同轴心、且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流块的底面上;
[0012]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孔一、用于容置顶环的孔二、用于容置过液板的孔三、上大下小的孔四、用于过渡的孔五和用于出料的孔六,所述孔二的内径等于所述顶环的外径,所述孔一和孔三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孔二的内径,所述孔四顶端的内径大于孔三的内径,所述孔四顶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隔液片一的底缘的外径,所述孔四中部的内径等于直杆的外径加上支撑板宽度的两倍,所述孔四底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隔液片二的底缘的外径。
[0013]所述隔液片一呈片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液片一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所述直杆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表面上,所述隔液片一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且隔液片一的底缘的外径 > 直杆的外径+过液板的宽度的两倍。
[0014]所述隔液片二呈片状、且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液片二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所述隔夜片二的底面的中部还固定连接有加强块。
[0015]若干所述支撑板均布在所述直杆的同一轴截面上。
[0016]所述皂液包的顶面开设有通气孔。
[0017]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为:
[0018]一、使用人员在外部按压按压板,使得皂包泵头的本体的中部受压,隔液片一保持不动,隔夜片二受压收缩,并向下排出孔四中的部分气体;
[0019]二、按压板向外回弹(可在按压板与容置盒之间增设弹簧,也可通过人工反向拉出按压板),隔液片二保持不动,隔液片一受压收缩,并将皂包中的部分皂液吸入孔四中;
[0020]三、再次按压按压板,使得皂包泵头的本体的中部受压,隔液片一保持不动,隔夜片二受压收缩,并向下排出孔四中的部分皂液;
[0021]四、按压板向外回弹,隔液片二保持不动,隔液片一受压收缩,从而再次将皂包中的部分皂液吸入孔四中;以待下一次按压。
[0022]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稳定性高且可靠性好;其皂包泵头在工作时,通过芯体上隔液片一、二的变形,有效的实现了两“单向阀”的效果,通过顶环与孔二的配合实现了芯体的轴向定位,并通支撑板与过流块实现了芯体的径向支撑;其在使用时,仅需往复按压按压板即可方便的挤出皂液,且无回流无泄漏;其皂包泵头在安装时,可将芯体整体伸入本体中即可,安装方式简便、操作难度极低且安装后隔液片一、二无失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的立体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皂液包和皂包泵头的组合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的立体图,
[002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本体的剖视图,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芯体的剖视图,
[0030]图8是图7的俯视图,
[0031]图9是图7的A-A向剖视图,
[0032]图10是图7的B-B向剖视图,
[0033]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0034]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0035]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0036]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皂包泵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四,
[0037]图15是图1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中I是盒体,11是按压板,12是容置盒,120是容置孔,2是皂液包,3是皂液泵头,31是本体,311是孔一,312是孔二,313是孔三,314是孔四,315是孔五,316是孔六,32是芯体,321是顶环,322是过液板,323是隔液片一,324是支撑板,325是直杆,326是过流块,3260是过流槽,327是隔夜片二,3270是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实用新型如图1-15所示,包括盒体1、皂液包2和皂包泵头3,所述盒体I呈中空结构、且包括顶部相互铰接的按压板11和容置盒12,所述皂液包2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容置盒12内,所述皂液包2的底面上开设有出液孔、且顶面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容置盒12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置孔120,所述皂包泵头3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皂液包2的底面上、且与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皂包泵头3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容置孔120中;所述按压板11朝向所述容置盒12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且指向所述皂包泵头3的中部的延伸板;
[0040]所述皂包泵头3包括本体31和芯体32,所述本体31呈管状、且本体31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31同轴心的阶梯孔,所述芯体32容置在所述本体31内;
[0041]所述芯体3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顶环321、若干过液板322、一隔液片一 323、若干支撑板324、一直杆325、一过流块326和一隔液片二 327 ;
[0042]若干所述过液板322均沿所述直杆325的轴向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325的顶部,所述顶环321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过液板322的顶面上,所述隔液片一 323与所述直杆325同轴心、且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过液板322的底面上;若干所述支撑板324均沿所述直杆325的轴向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325的上部;所述过流块326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325的底端,所述过流块326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过流槽3260,所述隔液片二327与所述直杆325同轴心、且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流块326的底面上;
[0043]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孔一 311、用于容置顶环321的孔二 312、用于容置过液板322的孔三313、上大下小的孔四314、用于过渡的孔五315和用于出料的孔六316,所述孔二 312的内径等于所述顶环321的外径,所述孔一 311和孔三313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孔二 312的内径(使得芯体装入后,顶环有效容置于孔二中,并卡合在孔一与孔三之间,使芯体的整体的轴向定位通过固定顶环的方式来实现),所述孔四314顶端的内径大于孔三313的内径,所述孔四314顶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隔液片一 323的底缘的外径(实际使用时可将孔四顶端与隔液片一的底缘设为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隔液片一装入后有效卡在孔四的顶端,起单向阀的作用),所述孔四314中部的内径等于直杆325的外径加上支撑板324宽度的两倍(从而使得若干支撑板在孔四中其有效的支撑、定位的作用),所述孔四314底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隔液片二 327的底缘的外径(实际使用时可将孔四底端与隔液片二的底缘设为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隔液片二装入后有效卡在孔四的底端,起单向阀的作用)。
[0044]所述隔液片一 323呈片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液片一 323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所述直杆325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325的表面上,所述隔液片一 323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使得隔液片一在通过弹性变形进行从上至下的过流的同时,有效抑制了从下至上回流)、且隔液片一 323的底缘的外径>直杆325的外径+过液板322的宽度的两倍。从而使得芯体安装完成后,隔液片一的底缘顺势卡在孔四的顶端,同时隔液片一的中部抵在孔三的底口上,从而有效提升其抑制回流的强度和稳定性。
[0045]所述隔液片二 327呈片状、且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液片二 327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使得隔液片一在通过弹性变形进行从上至下的过流的同时,有效抑制了从下至上回流),所述隔夜片二 327的底面的中部还固定连接有加强块3270。使用时通过加强块的作用,使得隔液片二对于抑制回流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0046]若干所述支撑板324均布在所述直杆的同一轴截面上。
[0047]所述皂液包2的顶面开设有通气孔。此处的顶面是在使用状态的顶面(出液口朝下时)。
【权利要求】
1.皂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皂液包和皂包泵头,所述盒体呈中空结构、且包括顶部相互铰接的按压板和容置盒,所述皂液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容置盒内,所述皂液包的底面上开设有出液孔、且顶面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容置盒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皂包泵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皂液包的底面上、且与所述出液孔连通,所述皂包泵头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容置孔中;所述按压板朝向所述容置盒的一侧设有水平设置且指向所述皂包泵头的中部的延伸板; 所述皂包泵头包括本体和芯体,所述本体呈管状、且本体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本体同轴心的阶梯孔,所述芯体容置在所述本体内; 所述芯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一顶环、若干过液板、一隔液片一、若干支撑板、一直杆、一过流块和一隔液片二; 若干所述过液板均沿所述直杆的轴向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顶部,所述顶环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过液板的顶面上,所述隔液片一与所述直杆同轴心、且固定连接在若干所述过液板的底面上;若干所述支撑板均沿所述直杆的轴向设置、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上部;所述过流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底端,所述过流块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过流槽,所述隔液片二与所述直杆同轴心、且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流块的底面上; 所述阶梯孔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孔一、用于容置顶环的孔二、用于容置过液板的孔三、上大下小的孔四、用于过渡的孔五和用于出料的孔六,所述孔二的内径等于所述顶环的外径,所述孔一和孔三的内径均小于所述孔二的内径,所述孔四顶端的内径大于孔三的内径,所述孔四顶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隔液片一的底缘的外径,所述孔四中部的内径等于直杆的外径加上支撑板宽度的两倍,所述孔四底端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隔液片二的底缘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皂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片一呈片状、且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液片一中部开设有用于套接所述直杆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杆的表面上,所述隔液片一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且隔液片一的底缘的外径 > 直杆的外径+过液板的宽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皂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片二呈片状、且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液片二的截面呈向上凸起的弧形,所述隔液片二的底面的中部还固定连接有加强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皂液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支撑板均布在所述直杆的同一轴截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皂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皂液包的顶面开设有通气孔。
【文档编号】A47K5/122GK203987794SQ20142049821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兰进, 金宾, 郭春明, 于爱萍 申请人: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