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包括饮水杯和杯盖,杯盖由塑料内盖及不锈钢外盖固为一体;在塑料内盖内部中央固定连接一个下部带有外螺纹的连接件,连接件和塑料内盖之间压制为一体;在连接件下端设有一个长度深入到饮水杯内部的过滤筒,过滤筒为一上部开口的筒状体,开口内部设有螺纹,与连接件的外螺纹相匹配;过滤筒筒壁上排列布置有过滤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在日常使用时将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放置在过滤筒内,这样能使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与水做到有效隔离,避免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渗出,从而影响饮水。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过滤装置通常采用单一的过滤网或者是茶隔,这样的过滤装置不能有效的隔离茶叶或者其它水果类添加物有效的隔离开,密封性也较差;目前市场上也有采用分体式的过滤筒装置,但是这使得过滤装置由于是分体式,导致打开底盖时极易造成过滤筒内的茶叶或者其它水果类添加物洒落,给清洁带来不便,且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包括饮水杯和杯盖,杯盖由塑料内盖及不锈钢外盖固为一体;在塑料内盖内部中央固定连接一个下部带有外螺纹的连接件,连接件和塑料内盖之间压制为一体;在连接件下端设有一个长度深入到饮水杯内部的过滤筒,过滤筒为一上部开口的筒状体,开口内部设有螺纹,与连接件的外螺纹相匹配;过滤筒筒壁上排列布置有过滤孔。
[0006]在塑料内盖中设计有螺纹,饮水杯的杯口外设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螺纹。
[0007]在杯盖2里面的外圈设计有硅胶垫制成的防水圈。
[0008]饮水杯是塑料杯、玻璃杯或不锈钢杯。
[0009]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在日常使用时将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放置在过滤筒内,这样能使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与水做到有效隔离,避免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渗出,从而影响饮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杯盖的内视图。
[0012]图3是连接件的示意图。
[0013]图中:1.饮水杯,2.杯盖,2-1.塑料内盖,2-2.不锈钢外盖,3.过滤筒,4.连接件,5.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1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包括饮水杯I和杯盖2。饮水杯I是塑料杯、玻璃杯或不锈钢杯。所述的杯盖2由塑料内盖2-1及不锈钢外盖2-2固为一体,加工方法是通过液压机将塑料内盖2-1直接压在不锈钢外盖2-2内。在塑料内盖2-1中设计有螺纹,饮水杯I的杯口外设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螺纹,通过螺纹旋紧杯盖2。在塑料内盖2-1内部中央固定连接一个下部带有外螺纹的连接件4,连接件4和塑料内盖2-1之间也是通过液压机直接压制为一体。在连接件4下端设有一个长度深入到饮水杯I内部的过滤筒3,过滤筒3为一上部开口的筒状体,开口内部设有螺纹,与连接件4的外螺纹相匹配,通过旋紧螺纹,过滤筒3可牢固地连接在杯盖2内,避免了过滤筒3脱落。过滤筒3筒壁上排列布置有过滤孔,当装有茶叶时起到只允许水通过的作用,这样能使过滤筒3中的茶叶或者是其它水果类添加物与水做到有效隔离。与现有的水杯相同的结构是:在杯盖2里面的外圈设计有硅胶垫制成的防水圈5,当将杯盖2拧紧时保证了杯盖2与饮水杯I之间的密封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饮水杯具,包括饮水杯(I)和杯盖(2),其特征在于:杯盖(2)由塑料内盖(2-1)及不锈钢外盖(2-2)固为一体;在塑料内盖(2-1)内部中央固定连接一个下部带有外螺纹的连接件(4),连接件(4)和塑料内盖(2-1)之间压制为一体;在连接件(4)下端设有一个长度深入到饮水杯(I)内部的过滤筒(3),过滤筒(3)为一上部开口的筒状体,开口内部设有螺纹,与连接件(4)的外螺纹相匹配;过滤筒(3)筒壁上排列布置有过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杯具,其特征在于:在塑料内盖(2-1)中设计有螺纹,饮水杯(I)的杯口外设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杯具,其特征在于:在杯盖(2)里面的外圈设计有硅胶垫制成的防水圈(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水杯具,其特征在于:饮水杯(I)是塑料杯、玻璃杯或不锈钢杯。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4260431SQ20142069813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高剑 申请人: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