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7773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的锅盖把手装置,也是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属于日用品领域,它由斜面开口手柄(1)、斜面开口腔体(2)、旋拧底座(3)、导汽装置(4)共同组合构成,斜面开口腔体(2)能够与旋拧底座(3)连接,旋拧底座(3)能够与导汽装置(4)连接,导汽装置(4)的一端能够旋入旋拧底座(3)之中,另一端能够钩住外设的锅盖,各个部件对接后共同组成斜面开口锅盖把手装置,本方案能够快速排出锅内蒸汽、防止食物外溢、节省做饭能源消耗、提高安全性,利民、便民生活。
【专利说明】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锅盖把手装置,尤其是一种设置了带斜面开口的、能够快速排出锅内蒸汽、防止食物外溢、节省做饭能源消耗、提高安全性的新的锅盖把手装置,即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属于日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需要更新、更好的生活用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锅具是生活的必需品,目前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锅具和把手,有的也带有防溢功能或起一定的防溢作用,但是因为受其结构的影响,其虽然能够起到防溢,但是作用却比较小,或或者有的基本上起不到防溢作用,为此,人们需要一种新的、能够更好的节能、安全性更高的防溢锅盖把手或技术方案能够尽快产生,以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斜面开口手柄、斜面开口腔体、旋拧底座、导汽装置组合构成;斜面开口手柄上设置了两个对称的上转轴、斜面开口、下转轴,斜面开口腔体上设置了两个对称的连接轴耳、斜面排气孔、斜面体、定位凹形装置、空腔体、过渡通口、夕卜螺纹,旋拧底座上面设置了上接口、下接口,导汽装置内部呈空心状,其一端设置了外螺纹,另一端设置了法兰盘;斜面开口手柄的一端能够扣在斜面开口腔体之上,上转轴与连接轴耳对应结合,斜面开口能够与斜面排气孔对应吻合,下转轴能够与定位凹形装置结合和分开;斜面开口腔体能够与旋拧底座连接,旋拧底座能够与导汽装置连接,导汽装置一端能够旋入旋拧底座之中,各个部件对接后组成斜面开口锅盖把手装置。
[0004]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在连接轴耳的下方设置了定位凹形装置。
[0005]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斜而开口腔体内部设置了呈空心状的空腔体,斜面排气孔与斜面体分别设置在连接轴耳的两侧。
[0006]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斜面排气孔呈开放状、与水平形成夹角,斜面排气孔与空腔体相通,斜面体能够掩盖或封闭住空腔体上方的一部分,空腔体的下方设置了过渡通口,过渡通口的内侧能够设置内螺纹,斜面开口腔体的下端设置了外螺纹。
[0007]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斜面开口腔体的下端设置了外螺纹,旋拧底座上面设置的上接口能够与斜面开口腔体上所设置的外螺纹旋拧对接,下接口能够与导汽装置一端所设置的外螺纹对接,上接口与下接口能够相通。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和明显的效果:
[0009]1、设置了斜面开口,从侧面排气,可以增大排泄汽体的面积和排气量,使排汽更顺畅。
[0010]2、整体由斜面开口手柄、斜面开口腔体、旋拧底座、导汽装置构成,更方便拆卸和组装,便于清洗。
[0011]3、设置了下转轴与定位凹形装置,两者的结合可以给该防溢锅盖把手装置的开启和闭合起到更好的定位作用。
[0012]4、导汽装置的设置可以使该把手装置适合不同厚度的锅盖安装。
[0013]5、使用时更安全、更节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的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的斜面开口手柄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的斜面开口腔体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的旋拧底座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I斜面开口手柄、2斜面开口腔体、3旋拧底座、4导汽装置、5上转轴、6斜面开口、7下转轴、8连接轴耳、9斜面排气孔、10斜面体、11定位凹形装置、12空腔体、13过渡通口、14外螺纹、15上接口、16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见图1,实施例中,斜面开口手柄I设置在斜面开口腔体2之上,在斜面开口腔体2的下方设置了旋拧底座3,另外设置了导汽装置4,该装置能够与旋拧底座2的下端螺纹对接,由斜面开口手柄1、斜面开口腔体2、旋拧底座3、导汽装置4结合后,共同构成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
[0021]参见图2,实施例中,在斜面开口手柄I上,设置了两个相互对称的上转轴5、斜面开口 6、下转轴7,斜面开口 6壳呈空心状。
[0022]参见图3,实施例中,斜面开口腔体2上设置了两个相互对称的连接轴耳8,在两个连接轴耳8的下方设置了定位凹形装置11,该装置11可以是一个或相互对称的两个,斜面开口腔体2上还设置了呈空心状的空腔体12,在空腔体12的上方、位于连接件8的两侧,分别设置了斜面排气孔9、斜面体10,斜面排气孔9呈开放状与水平形成夹角,并且与空腔体12相通,斜面体10能够掩盖或封闭住空腔体12顶端的一部分,在空腔体12的下方设置了过渡通口 13,过渡通口(13)的内侧能够设置内螺纹,必要时该内螺纹可以作为连接外部零件使用,在斜面开口腔体2的下端设置了外螺纹14。
[0023]参见图4,实施例中,旋拧底座3上面设置了上接口 15、下接口 16。
[0024]所述的技术方案中,将斜面开口手柄I安装在斜面开口腔体2之上,再将旋拧底座3与斜面开口腔体2安装在一起,然后放在外部所设置的锅盖中孔之上,将导汽装置4带螺纹的一端从外部所设置的锅盖的下方引入中孔,再旋入旋拧底座3的下接口 16中,旋紧,导汽装置4的另一端法兰可以钩住外部所设置的锅盖中心孔,如果增大下接口 16,可以过渡通口 13的内螺纹对接,与本技术方案中,当按下斜面开口手柄I时,下转轴7能够从定位凹形装置11中脱出或分开,可以使斜面开口 6与斜面排气孔9最大程度的分离,形成开放的夹角,蒸汽能够快速的从斜面排气孔9排出,最大限度的防止了食物的外溢现象,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起到防溢作用,也可以减少有些食物在烹调时,因为需要半开着锅盖而造成的燃料的损耗,起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当不需要防溢时,按下斜面开口手柄1,此时斜面开口 6与斜面排气孔9结合,下转轴7能够与定位凹形装置11结合,固定住整个斜面开口手柄1,使之呈水平状,斜面开口 6能够封闭斜面排气孔9,停止排汽,采用本方案利民、便民生活。
[0025]显然,通过上述举例和说明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的一些技术方案特征,本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举例和说明,本方案还具有其他优点和特征,本方案所涉及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实质范围内对其所做的某些变化如添加、取舍、增减或替换,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它由斜面开口手柄(I)、斜面开口腔体(2)、旋拧底座(3)、导汽装置(4)组合构成;斜面开口手柄(I)上设置了两个对称的上转轴(5)、斜面开口 ¢)、下转轴(7),斜面开口腔体(2)上设置了两个对称的连接轴耳(8)、斜面排气孔(9)、斜面体(10)、定位凹形装置(11)、空腔体(12)、过渡通口(13)、外螺纹(14),旋拧底座⑶上面设置了上接口(15)、下接口(16),导汽装置(4)内部呈空心状,其一端设置了外螺纹,另一端设置了法兰盘;斜面开口手柄(I)的一端能够扣在斜面开口腔体(2)之上,上转轴(5)与连接轴耳⑶对应结合,斜面开口(6)能够与斜面排气孔(9)对应吻合,下转轴(7)能够与定位凹形装置(11)结合和分开;斜面开口腔体(2)能够与旋拧底座(3)连接,旋拧底座(3)能够与导汽装置(4)连接,导汽装置(4) 一端能够旋入旋拧底座(2)之中,各个部件对接后组成斜面开口锅盖把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在连接轴耳(8)的下方设置了定位凹形装置(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斜面开口腔体(2)内部设置了呈空心状的空腔体(12),斜面排气孔(9)与斜面体(10)分别设置在连接轴耳⑶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斜面排气孔(9)呈开放状、与水平形成夹角,斜面排气孔(9)与空腔体(12)相通,斜面体(10)能够掩盖或封闭住空腔体(12)上方的一部分,空腔体(12)的下方设置了过渡通口(13),过渡通口(13)的内侧能够设置内螺纹,斜面开口腔体(2)的下端设置了外螺纹(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面开口防溢锅盖把手装置,其特征是:斜面开口腔体(2)的下端设置了外螺纹(14),旋拧底座(3)上面设置的上接口(15)能够与斜面开口腔体(2)上所设置的外螺纹(14)旋拧对接,下接口(16)能够与导汽装置(4) 一端所设置的外螺纹对接,上接口(15)与下接口(16)能够相通。
【文档编号】A47J36/38GK204232959SQ20142075192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张广舜 申请人:张广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