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防水、可重复换头电动试管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81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防水、可重复换头电动试管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试管刷,尤其是一种防滑、防水、可重复换头电动试管刷。



背景技术:

试管刷是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常用清洁仪器,其应用范围也极其广阔,实验室不仅用它来清洁试管,还有烧杯、表面皿、管道等污浊之处。但是我们长期使用的试管刷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长期人工使用不仅费时费力,清洁效率也非常低;第二,试管刷的使用环境离不开水,手接触水后也会有些湿滑,在清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伤手的现象;第三,清洁玻璃器皿上有毒物质时,液体由于受力不均匀产生迸溅,对人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试管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具有防滑、防水、可重复换头特征的电动试管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滑、防水、可重复换头电动试管刷,包括:防滑皮套,手柄,开关,内置壳体,发动机保护壳体,电池壳,发动机,传动轴,手柄头体,弹簧夹,试管刷,嵌入口几部分组成。

所述防滑皮套紧紧贴附在手柄上,开关设置在手柄上并且位于防滑皮套上方,电池放在电池壳内,电池壳与发动机通过螺旋结构紧密相连,并且与发动机保护壳体相隔,手柄头体与手柄采用螺旋结构连接,方便电池更换,弹簧夹是传动轴头部末端的装置,嵌在传动轴中,机器运行时,发动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使得试管刷转动。

所述防滑皮套,采用凸起塑胶材料制作,防止清洗仪器时,人手接触水后造成湿滑现象。

所述螺旋结构,是塑胶材质,契合点必须无间隙,达到防水效果。

所述嵌入口结构,是传动轴上的圆柱开口结构,手柄头部末端伸入其中,在不妨碍传动轴转动的同时,可以在清洗仪器时达到有效防水效果。

所述传动轴末端设有弹簧夹,以达到方便更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电动试管刷可以方便快速更换各种型号的试管刷,并且在长期接触水的状态下,能保证电池与发动机的运转。同时,人手接触水后,使用本电动试管刷不会造成湿滑现象。此电动试管刷操作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安全,大大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滑皮套设计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试管刷弹簧夹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嵌入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滑皮套,2.手柄,3.开关,4.内置壳体,5.发动机保护壳体,6.电池壳,7.发动机,8.传动轴,9.手柄头体,10.弹簧夹,11.试管刷,12.嵌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防水、可重复换头电动试管刷,包括:防滑皮套1,手柄2,开关3,内置壳体4,发动机保护壳体5,电池壳6,发动机7,传动轴8,手柄头体9,弹簧夹10,试管刷11,嵌入口12几部分组成。

所述防滑皮套1紧紧贴附在手柄2上,开关3设置在手柄2上并且位于防滑皮套1上方,电池放在电池壳6内,电池壳6与发动机7通过螺旋结构紧密相连,并且与发动机保护壳体5相隔,手柄头体9与手柄2采用螺旋结构连接,方便电池更换,弹簧夹10是传动轴8头部末端的装置,通过嵌入口12嵌在传动轴8中,机器运行时,发动机7带动传动轴8转动,从而使得试管刷11转动。防滑皮套1为塑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可拆卸安装结构。使用该电动试管刷前,将防滑皮套1紧紧套在手柄2上,按下开关3启动,发动机7带动传动轴8转动,嵌入口12可以阻止外部水进入内置壳体4,发动机保护壳体5可以防止发动机进水,更换电池时,可将手柄头体9拧开,与手柄2分离,电池壳6与发动机7以螺旋结构相连而随之被拉出,直接更换电池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