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的面部清洁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49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的面部清洁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舒适的面部清洁刷。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清洁脸部通常采用的手洗,通常手洗不容易清洁毛孔,会有很多杂志残留在毛孔里面,进一步引发各种皮肤问题,包括暗疮、黑头等等。因此人们研制出一些用于皮肤清洁的电动刷,这类刷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刷头和机身是刚性连接,例如直接将刷头卡紧在机身上,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仅手部握取不舒服,而且脸部也不舒服,因此不能够满足广大美容爱好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舒适的面部清洁刷,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使用舒适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舒适的面部清洁刷,包括手持端和刷头端,所述手持端与刷头端之间通过软性连接体连接,所述手持端和刷头端内部均为空腔,在所述手持端的空腔内设有控制件,所述刷头端的空腔内固定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连接导线通过软性连接体与控制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持端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为盖板状,所述下壳为半椭球形,所述控制件包括控制线路板和控制调节按钮,所述控制调节按钮设置在上壳处,所述软性连接体与下壳固定。

优选地,所述刷头端包括软性刷体、面壳和底壳,所述软性刷体可拆卸地设于面壳表层,所述面壳内腔设有电机卡座,所述振动电机设于电机卡座内并通过压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设有一圈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卡口,所述面壳上设置有与定位卡口相配的定位卡板。

优选地,所述面壳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孔,所述软性刷体上设有与圆孔相配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软性刷体上设有用于插于缺口的耳部。

优选地,所述手持端和刷头端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开有定位孔,所述软性连接体的两端设有定位销,所述软性连接体的两端分别置于限位槽内时,定位销插接于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新型包括手持端和刷头端,手持端和刷头端之间通过一个软性连接体连接,用户在通过手握手持端进行操作时,刷头端置于人体的面部,可以通过软性连接体让手持端和刷头端之间相对弯折错位,能够清洁不易够着的地方,而且手持端的弯折,有利于手部使力,刷头端的震动,实现自动洁面、按摩皮肤的效果,可以去角质、去黑头、去油脂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向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只是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具体手段如下,该面部清洁刷,包括手持端1和刷头端3,所述手持端1与刷头端3之间通过软性连接体2连接,软性连接体2的一端与手持端1固定,软性连接体2的另一端与刷头端3固定,所述手持端1和刷头端3内部均为空腔,在所述手持端1的空腔内设有控制件4(图2所示),与控制件4所连接的电导线5从手持端1的尾部伸入空腔内,在所述刷头端3的空腔内固定有振动电机6,所述振动电机6的连接导线通过软性连接体3与控制件4连接。

如图2或图3所示,手持端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所述上壳11为盖板状,所述下壳12为半椭球形,所述控制件4包括控制线路板42和控制调节按钮41,其中控制调节按钮41包括开关按钮411和电机频率调节按钮(包括提高频率按钮412和减小频率按钮413),所述控制调节按钮41设置在上壳处,所述软性连接体2与下壳12固定,通过开关按钮411启动,电机频率调节按钮依据实际需要,例如,不同人的感受或者不同清洁程度,而调节震动频率。

如图2所示,刷头端3包括软性刷体33、面壳32和底壳31,所述软性刷体33可拆卸地设于面壳32表层,所述面壳32内腔设有电机卡座321,所述振动电机6设于电机卡座321内并通过压板7固定,振动电机6是直接贴近面壳32内腔上的,因此振动电机6对软性刷体33的震动是非常明显的,当需要更换软性刷体33时,可直接将需要更换的软性刷体33从面壳32表层上拆卸下来,然后再更换新的软性刷体33即可,因此更加方便和卫生。

底壳31上设有一圈定位挡板311,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挡板311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卡口3111,所述面壳32上设置有与定位卡口3111相配的定位卡板322,当面壳32与底壳31通过螺丝固定时,定位挡板311以及定位挡板311上的定位卡口3111可以更好地限制住面壳32的运动,因此保证电机在震动过程中不容易松动。

如图2所示,面壳3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孔(未示出),所述软性刷体33上设有与圆孔相配的定位柱332,定位柱332与圆孔过盈连接,所述定位挡板311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3112,如图3所示,所述软性刷体33上设有用于插于缺口3112的耳部331(如图2所示),在安装时或者更换软性刷体33时,定位柱332与圆孔过盈配合,软性刷体33上的耳部331通过缺口3112插入,并通过面壳32和底壳31卡紧。

手持端1和刷头端3均设置有限位槽10,手持端1的限位槽10可见图3所示,刷头端3的限位槽10可见图2所示,所述限位槽10上开有定位孔101,所述软性连接体2的两端设有定位销21,所述软性连接体2的两端分别置于限位槽10内时,定位销21插接于定位孔101内,可保证软性连接体2在弯扭时不易移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