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单体刷毛的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9687发布日期:2018-08-24 17:36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卫生器械领域中的牙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采用单体刷毛的牙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牙刷上的刷毛采用的是植毛的方式固定在刷头的位置,需要采用植毛机器采用金属条压在刷毛上再打入到刷头内,刷毛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弯曲,同时由于刷毛在刷头上的固定孔之间需要一定间隔,造成刷毛为一束一束的分布在刷头上,这样的刷毛容易造成刺激到牙,造成牙龈出血,使用上存在缺陷。而为了克服这样的缺陷,市场上出现了采用集束结构的刷毛,但该种刷毛与刷头的固定不牢固,造成刷毛容易脱落,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采用单体刷毛的牙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单体刷毛的牙刷,关键在于所述牙刷包括刷柄和单体刷毛,所述的单体刷毛包括采用多根刷毛集束构成的刷毛体及连接在刷毛体一端面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与刷毛体的连接处设有环绕刷毛体的凸出部,所述的刷柄包括手握部及刷头部,所述的刷头部设有一个与连接部形状相适配的凹槽及一个卡环,所述卡环的内边缘轮廓与刷毛体截面相同,外边缘轮廓与凹槽相同,所述的单体刷毛的连接部放置凹槽内,卡环套合在刷毛体边缘并将单体刷毛固定在凹槽内。

所述的连接部的厚度为0.5~1.5MM的胶质板状物体,所述的多根刷毛通过热熔或者采用胶水结合在连接部上,所述的卡环通过胶水或者超声波固定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1~3MM。

所述的环绕刷毛体的凸出部的凸出宽度为0.2~0.5MM,对应的卡环的环状体的尺寸为0.2~0.5MM。

所述的刷头部的凹槽为长条状且具有圆形倒角的形状,在凹槽的长端的侧壁设有卡接凸出。

所述的刷头部的凹槽包括第一槽与第二槽,对应的单体刷毛设有第一刷毛束与第二刷毛束,第一刷毛束的连接部的形状与第一槽对应,所述的第二刷毛束连接部的形状与第二槽对应,所述的卡环为“日”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单体刷毛的牙刷采用集束结构的单体刷毛,并在单体刷毛的刷毛体的下端设置一具有环形凸出连接部,通过一卡环将单体刷毛连接在刷头内的结构,具有结构合理,连接牢固的优点,还可以保障刷毛不会容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采用单体刷毛的牙刷,所述牙刷包括刷柄1和单体刷毛2,所述的单体刷毛包括采用多根的刷毛集束构成的刷毛体21及连接在刷毛体一端面的连接部22,所述的连接部22上与刷毛体21的连接处设有环绕刷毛体的凸出部20,所述的刷柄包括手握部及刷头部,所述的刷头部设有一个与连接部形状相适配的凹槽11及一个卡环3,所述卡环的内边缘轮廓与刷毛体的截面相同,外边缘轮廓与凹槽相同,所述的单体刷毛的连接部放置凹槽内,卡环套合在刷毛体边缘并将单体刷毛固定在凹槽内。所述的单体刷毛采用多根的刷毛集束构成的刷毛体21为一束或者两束。

所述的连接部的厚度为0.5~1.5MM的胶质板状物体,连接部的优选厚度为1MM或者1.2MM,所述的多根刷毛通过热熔或者采用胶水结合在连接部上,所述的卡环通过胶水或者超声波固定连接在凹槽内,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1~3MM,优选的深度为2.5MM。所述的多根刷毛可任意集束成多种形状,相应的卡环的内轮廓去适配集束后的截面形状,也可根据需求设置其他具体形状。作为改进的实施例,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种刷毛进行混合后集束成束状。

所述的环绕刷毛体的凸出部的凸出宽度为0.2~0.5MM,对应的卡环的环状体的尺寸为0.2~0.5MM。优选凸出部的凸出宽度为0.3MM。

所述的刷头部的凹槽为长条状且具有圆形倒角的形状,在凹槽的长端的侧壁设有卡接凸出12。卡接凸出12可以供单体刷毛2斜向插入后先插入的一端卡接在卡接凸出12内。加强单体刷毛2在凹槽内的连接效果,然后采用卡环3扣合,最后用超声波进行固定。卡接凸出12可以设置在刷头末端也可以设置在凹槽内靠近手柄一端。

所述的刷头部的凹槽包括第一槽与第二槽,对应的单体刷毛包括第一刷毛束与第二刷毛束,第一刷毛束的连接部的形状与第一槽对应,所述的第二刷毛束连接部的形状与第二槽对应,所述的卡环为“日”字形。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刷头部的凹槽包括第一槽与第二槽,共两个槽,作为改进的实施例可插入两束不同单体刷毛。两束单体刷毛可以选用硬度不同的刷毛制成。

胶质板状物体可以与刷毛束在加热条件下结合,将刷毛固化在连接部上。也可以采用固化胶水连接刷毛束。连接方式有现有技术,本处不再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