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3411发布日期:2019-03-30 08:1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



背景技术:

刷牙或是使用牙线、牙签、洁治等机械方法是去除牙菌斑、清洁牙、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措施。刷牙是机械性去除菌斑和白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刷牙还能起到按摩牙龈、增进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龈上皮角化的作用,从而提高牙龈对有害刺激因子的抵抗力,增强牙周组织的防御能力,维护牙龈健康。

参见附图1,市场上常规的牙刷为直柄软毛型,刷毛排列平齐,毛束一般为10~12束长3~4排宽,各束之间有一定距离,尼龙丝刷毛的尖端呈圆形或平切状,牙刷握柄与刷毛呈90度夹角,可满足大多数用户对口腔卫生的日常维护需求。对于某些特殊需求的患者,市面上也存在如波浪形刷面增加去除牙菌斑的效力、单束刷毛用于清除牙邻面菌斑和食物残渣等特异性牙刷设计。

牙间刷适用于龈乳头丧失的邻间区,以及暴露的根分叉区和排列不整齐的牙邻面。特别是对去除颈部和根面上附着的菌斑比牙线和牙签更有效,使用起来比牙线方便。牙间刷分刷毛和持柄两部分。刷毛插在持柄上,可经常更换。

常规的牙刷设计不适用于拔牙术后或者牙种植体植入术后但还未进行牙冠修复的缺牙患者,不适用于此类患者缺牙区的邻牙清洁。由于存在牙列缺损,邻牙的近缺牙区龈谷处易发生牙龈萎缩,特别是合并牙周病的患者其牙槽骨吸收严重,会导致牙龈萎缩的症状更加严重。缺牙区邻牙邻面出现倒凹区即为清洁盲区,常规的牙刷无法就位进行清洁,而牙间刷的接触面积较小清洁效率较低。缺牙区邻牙如果清洁不严格,就容易出现患者局部牙周病无法合理得到控制或者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患者口腔种植等口腔治疗的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适用于拔牙术后或者牙种植体植入术后但还未进行牙冠修复的缺牙患者,便于清洁患者缺牙区邻牙。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其特征是,包括刷头和刷柄,所述刷头上设置刷毛,所述刷毛分为前段刷毛、中段刷毛和后段刷毛,所述中段刷毛与刷柄垂直,所述前段刷毛和后段刷毛分别向前后伸开,所述前段刷毛、中段刷毛和后段刷毛的前端齐平。

进一步,所述前段刷毛向前伸与刷柄之间的角度为60°至80°。

进一步,所述前段刷毛向前伸与刷柄之间的角度为75°。

进一步,所述后段刷毛与前段刷毛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刷毛整体侧面呈等腰梯形。

进一步,所述刷头的长为8mm至15mm,宽为5mm至10mm。

进一步,所述刷毛采用直径为0.20mm以下的优质尼龙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拔牙术后或者牙种植体植入术后但还未进行牙冠修复的缺牙患者清洁患者缺牙区的邻牙,特别是清洁盲区;

(2)还可以用于清洁种植体愈合帽以及愈合帽周围的牙龈软组织,有效地维护了患者口腔卫生,预防了患者出现局部牙周病无法合理得到控制或者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等不良情况;

(3)极软的尼龙刷毛也避免了对牙龈软组织的损伤,保证了口腔种植等口腔治疗的临床疗效。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牙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牙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2,清洁缺牙区邻牙的牙刷包括刷头1和刷柄2,刷头1上设置刷毛,刷毛分为前段刷毛3、中段刷毛4和后段刷毛5,中段刷毛4与刷柄2垂直,前段刷毛3和后段刷毛4分别向前后伸开,前段刷毛3向前伸和后段刷毛5向后果伸出与刷柄之间的角度均为60°至80°。前段刷毛3、中段刷毛4和后段刷毛5的前端齐平。

刷毛采用直径为0.20mm以下的优质尼龙丝,细软,吸收性差,回弹力好,耐磨性强,可进入牙邻间区及龈沟区,清除邻面及龈下菌斑,优质尼龙丝还有在水中充分浸泡后硬度仅下降27%的优点,刷毛的尖端为圆形设计,兼具对牙的清洁作用和对牙的按摩作用,有效防止牙龈损伤,更为安全。刷毛整体分为三个区域,前区刷毛向前倾斜15°,与刷柄夹角为75°;后区刷毛向后倾斜15°,与刷柄夹角105°;中区刷毛与刷柄夹角为90°。刷毛整体侧面呈等腰梯形,利用改良的前区和后区小角度刷毛,能有效清洁缺牙区邻牙倒凹区的菌斑;利用中区的垂直极软刷毛,能有效清洁缺牙区黏膜软组织或者种植体愈合帽及其周围牙龈软组织等。刷头长度分8mm×5mm、12mm×8mm、15mm×10mm三种尺寸,分别适用于不同患者的不同大小的缺牙间隙。刷柄设计与市面上常规牙刷刷柄一致,根据患者个性化需求选择足够硬度、强度、能负担刷牙时使用的力量,并不易弯曲与折断,防潮,不吸收水分,容易干燥,不易滑脱或转动,便于握持的可回收材料和柄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