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5860发布日期:2022-06-25 00:2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刷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刷洗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刷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刷洗的场景。比如各种各样的鞋子是当今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不过很显然,鞋子使用多了很容易出现各种污渍。使得刷鞋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面对的场景。经常刷鞋不仅可以保持鞋子的整洁与美观,也可以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
3.目前应用于刷鞋的刷洗装置大多数用的还是固定毛刷头鞋刷,这种鞋刷在使用过程中还是比较费力,极大地影响了刷鞋的体验和效率。
4.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刷洗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刷洗装置刷鞋还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的刷头,所述外壳内设有刷头驱动部和液体驱动部,所述刷头驱动部包括刷头驱动单元和驱动轴,所述刷头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的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不重合,所述驱动轴伸出所述外壳后与所述刷头连接,所述外壳还设有储液仓;
6.所述驱动轴沿其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液体驱动部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储液仓内的洗涤液通过所述通孔传递至所述刷头。
7.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8.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或者,
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
10.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刷头的端部还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孔尺寸小于所述驱动轴的通孔的尺寸。
11.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喷嘴通过螺纹连接;并且/或者,所述喷嘴的头部设置有碗状的凸起。
12.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驱动轴的外侧,所述外壳还与所述驱动轴围设出了进液腔室,所述外壳与所述驱动轴旋转密封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进液腔室连通;
13.所述液体驱动部设置成能够驱动所述储液仓内的洗涤液进入所述进液腔室内,然后通过所述通孔传递至所述刷头。
14.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进液腔室内还设置有旋转槽,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旋转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旋转槽内自转。
15.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刷洗装置还包括压力感应件,所述压力感应件与所述液体驱动部通信连接,并能够反馈所述刷头的受力大小给所述液体驱动部,所述液体驱动部设置成能够根据所述压力感应件所传递的压力值来调节液体量。
16.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感应件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靠近所述刷头的一端的位置;并且/或者,所述压力感应件为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刷头驱动部的驱动电路;并且/或者,所述压力感应件为扭力传感器,所述扭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刷头驱动部的输出端。
17.在上述刷洗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刷洗装置为手持式刷鞋机。
18.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刷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的外部的刷头,外壳内设有刷头驱动部和液体驱动部,刷头驱动部包括刷头驱动单元和驱动轴,刷头驱动单元与驱动轴通过驱动组件连接,驱动单元的输出轴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不重合,驱动轴伸出外壳后与刷头连接,外壳还设有储液仓;驱动轴沿其轴向设置有通孔,液体驱动部设置成能够驱动储液仓内的洗涤液通过通孔传递至刷头。
19.通过这种轴线不重合的偏心设计,刷头驱动单元便无需只被限制在驱动轴的正上方,而是可以根据头部腔室的内部空间合理调整安装位置,使设计更加灵活,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能够使刷洗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20.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刷洗装置。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刷洗装置的整体三维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刷洗装置的剖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刷洗装置去掉上壳和储液仓之后的内部三维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洗刷装置的头部腔体内的刷头驱动部、液体驱动部和刷头的装配图;
25.图5为图4中刷头拆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中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的洗刷装置的储液仓从外壳上卸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储液仓的爆炸图;
29.图9为储液仓内的止逆阀的装配剖视图;
30.图10为刷头驱动单元与驱动轴的齿轮连接方式的一种实施方式;
31.图11为图10的三维视图;
32.图12为外壳与驱动轴围设的进液腔室的剖视图;
33.图13为外壳与驱动轴围设的进液腔室的两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34.图14为表征压力感应件安装位置、电机位置、出液管布局及储液仓的单向透气阀结构的示意实施例一;
35.图15为表征压力感应件安装位置、电机位置、出液管布局及储液仓的单向透气阀结构的示意实施例二;
36.图16为表征压力感应件安装位置、电机位置、出液管布局及储液仓的单向透气阀结构的示意实施例三;
37.图17为表征压力感应件安装位置、电机位置、出液管布局及储液仓的单向透气阀结构的示意实施例四。
38.附图标记列表:
39.1、外壳;11、进液腔室;111、旋转槽;112、腔室进液孔;12、密封圈;13、头部腔体;14、柄部腔体;15、上壳;151、密封槽;16、下壳;17、收口;18、顶杆;
40.2、刷头;21、卡槽;211、多棱柱孔;22、挡板;
41.3、刷头驱动部;31、刷头驱动单元;32、驱动轴;321、通孔;33、喷嘴;331、凸起;34、驱动组件;341、第一齿轮;342、第二齿轮;35、卡扣;351、弹性悬臂;352、止转槽;353、多棱柱;
42.4、液体驱动部;
43.5、储液仓;51、第一出液管;52、第二出液管;53、止逆阀;531、漏液挡片;5311、漏液孔;532、弹簧;533、顶塞;54、储液缓存结构;55、稳压孔;56、单向透气阀;561、弹性件;562、封闭板;563、弹簧;
44.6、压力感应件;
45.7、能源输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驱动组件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发明显然可以在两个齿轮之间再增加其它传动齿轮,以改变传动比,或者采用链轮传动、皮带轮传动等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刷头驱动单元的动力传输即可。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9.本发明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刷洗装置的结构,其内部具有多个不同的发明点,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多个发明点进行完整的展开。
50.首先参照图1至图3、图7,对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进行阐述。
51.本发明的刷洗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头部腔体13和柄部腔体14,刷洗装置还包括刷头2、刷头驱动部3、液体驱动部4、能源输出部7和储液仓5;刷头驱动部3和液体驱动部4设置在头部腔体13的下部,储液仓5设置在头部腔体13的上部,刷头驱动部3的输出端伸出头部腔体13后与刷头2连接,液体驱动部4设置成能够驱动储液仓5内的液体至刷头2处,能源输出部7设置在柄部腔体14内,并分别与刷头驱动部3和液体驱动部4连接。
52.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知,本发明首先在整体布局上面提出了一种新的刷洗装置的布局,具体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如果设计常规的刷洗装置,由于刷头2设置在头部腔体13的外侧,因此最容易的布局应当是头部腔体13内设置电机之类的刷头驱动单元31、以及水泵之类的液体驱动部4来实现自动输出的方式,而这些装置本身怕水,并且整体头部腔体13内的空间有限,不容易安置储液仓5,因此,最常规的做法是将储液仓5设置在柄部腔体14内。但是,这种设计其实是存在着缺陷和隐患的,原因在于,由于柄部腔体14内的空间较大,且是处于用户容易打开的位置,因此能源输出部7也通常是设计在柄部腔体14内的,这同样造成了安全隐患,因为能源输出部7通常是电池类的零件,也是怕水的,而且还可能造成漏电的情况。
53.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布局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7,本发明将储液仓5独立布置在头部腔体13和柄部腔体14之外,使得各处均不再有漏液导致零部件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54.除此之外,由于柄部与头部并不是同轴设置的,两者的夹角接近垂直,在刷洗装置使用时也通常是图1中所示的姿势,储液仓5设置在柄部腔体14内,还有一个问题,便是洗涤液要运输至刷头2处的距离是较长的,而且液体驱动部4也首先要水平驱动洗涤液至头部腔体13,然后再驱动至刷头2处,所消耗的能量也稍有增加。本发明将储液仓5设置在头部腔体13的上部,相应地刷头驱动部3和液体驱动部4设置在头部腔体13的下部,刷头驱动部3的输出端伸出头部腔体13后与刷头2连接,这样的整体布局,使储液仓5传递至刷头2的距离变得很近,降低了泄露的风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储液仓5和刷头2是处于竖直方向上的两端,洗涤液在重力作用下也能够缓慢抵达刷头2处,这就使得液体驱动部4的耗能将缩小,由于本身本发明的刷洗装置便属于小型的电器,无法配备较大的或者密度较高的电池,也即无法承载较多的能源,在同样的电池能源下,发明人进行了续航测试,用完本发明所配备的电池所消耗的时间比直接将储液仓5设置在柄部内的时间延长了30分钟,从而直接证明了本发明的整体布局实现了续航的增加,有益效果明显。
55.下面参照图1和图3,对本发明的外壳1的发明点进行介绍。
56.本发明的外壳1沿柄部的长度方向整体分割为上壳15和下壳16,上壳15与下壳16固定连接,下壳16的边沿处设置有一圈密封槽151,密封槽151中嵌设有密封条,当然,密封槽151和密封条也可以是设置在上壳15上,或者上壳15与下壳16均设置。
57.现有技术中通常是设置成头部腔体13一个壳体,柄部腔体14一个壳体,然后将柄部拧在头部上,然而,由于本身使用过程中,受力最集中的点恰恰是头部腔体13和柄部腔体14的衔接处,这样的设置使得衔接处的强度不足,容易出现此处的损坏,并且也不便于密封,除此之外,由于头部腔体13和柄部腔体14内需要安装零件,仍然需要再将两个腔体继续进行分体设计,以使得刷头驱动部3、液体驱动部4等能安装进去,进一步增加壳体的分体数
量,提高了成本。
58.本发明设计成上下分体,首先开口很大,内部零件能够极为容易的安装,节省工时,整体的设计使得头部腔体13和柄部腔体14的衔接处是一体式,提升强度,直接在上壳15/下壳16上做一整圈密封槽151,更方便密封,并且效果更好,整个外壳1只分为了两部分,使用注塑模具减少,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59.上面已经对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布局进行了展开,下面参照图1图2、图7至图9,继续对储液仓5的另外几个发明点进行展开。
60.如图所示,储液仓5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在储液仓5的出液口上还设置有止逆阀53,止逆阀53设置成当储液仓5与外壳1分离时,使储液仓5的出液口封闭,当储液仓5与外壳1连接时,储液仓5的出液口打开。
6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至图9所示,止逆阀53包括漏液挡片531、弹簧532和顶塞533,漏液挡片531设置有漏液孔5311,并且漏液挡片531固定在储液仓5的出液口处,顶塞533与漏液挡片531通过弹簧532连接,在储液仓5上还设置有收口17,相应地外壳1上设置有与顶塞533配合的顶杆18。
62.当储液仓5从上壳15取下时,储液仓5的状态如图9所示,顶塞533被弹簧532顶在收口17处,从而使储液仓5无法漏液,储液仓5可以独立取下后去补充洗涤液,更方便操作。当储液仓5插入上壳15时,顶塞533将被顶杆18顶起,使得储液仓5重新与液体驱动部4连通,完成洗涤液的正常使用。这种设计由于全程不需要供电,并且全程不需要电学控制,用户不会有误操作的可能,整体结构也更加节约电能,延长续航能力。
63.参照图9,本发明在储液仓5的下方的出液口处还设置有储液缓存结构54,储液缓存结构54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加长管路,也可以是u型管路(未示出,但效果相同)。
64.在使用刷洗装置的过程中,刷洗装置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有较大幅度的扭转之类的情况,如果储液仓5内的洗涤液存量较少,可能会出现储液仓5内的洗涤液全部偏向未设置出液口的一侧,此时液体驱动部4再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将无法抽取到洗涤液,使得用户以为洗涤液耗尽,需要新加洗涤液,长期使用,将增加洗涤液的添加次数,降低用户体验。而通过增加储液缓存结构54,当储液仓5内的剩余洗涤液较少时,再储液缓存结构54内仍然会留有洗涤液,当刷洗装置回到正常位置时,储液仓5还能够对储液缓存结构54内的洗涤液进行补充,直至洗涤液完全用尽,并且不妨碍用户在倾斜情况下的正常使用。
65.参照图14至图16,本发明在储液仓5的上方还设置有稳压孔55,在稳压孔55上设置有单向透气阀56。
66.单项透气阀可以是一个阀门,还可以是如图14、图15所示的弹性件561,例如一个回弹片,当储液仓5内的洗涤液被抽取而导致内部气压高于外部大气压时,回弹片两侧大气压不同,将使外部空气进入储液仓5内,维持压力平衡,降低液体驱动部4的抽液难度,降低能耗。当储液仓5内的洗涤液不被抽取时,回弹片将回弹,并堵死稳压孔55。
67.与上述弹性件561的原理相似,如图16所示,单项透气阀还可以是封闭板562和弹簧563,封闭板562和弹簧563均设于储液仓5内部,封闭板562通过弹簧563与储液仓5固定连接。通过弹簧563的弹力使得封闭板562保持封闭状态,当内外压力不同时,封闭板562被压开,当内外压力相同时,封闭板562被弹簧563压紧,封闭稳压孔55。
68.上面针对了储液仓5的结构进行了展开,下面针对出液部分的结构的几个发明点
进行详细展开。
69.参照图2、图12和图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驱动轴32的外侧,外壳1还与驱动轴32围设出了进液腔室11,外壳1与驱动轴32旋转密封连接,驱动轴32沿其轴向设置有通孔321,通孔321与进液腔室11连通,液体驱动部4设置成能够驱动储液仓5内的洗涤液进入进液腔室11内,然后通过通孔321传递至刷头2。图12的结构对应于图13左侧的简图,进液腔室11呈环形的空腔,在进液腔室11的四周,外壳1的横截面围设出进液腔室的上侧面和环形外侧面,外壳1的横截面呈上下镜像的l型(倒l型),相应地驱动轴围设出进液腔室11的环形内侧面,外壳1与驱动轴32共同围设出朝向刷头2的c型,在最后一个开口处通过旋转密封圈12对进液腔室11的下侧面密封,以实现外壳1与驱动轴32旋转密封连接。
70.本发明设置了一个独立的进液腔室11,使液体能够直接由静止的进液管对旋转的驱动轴32的通孔321内输入洗涤液,并且在通孔321内没有附加其它套管的结构,实现刷洗装置的中心出液的方案。从中心流出的液体,在刷头2的旋转甩动下,能够均匀地分散于刷头2上,减少洗涤液的浪费,对于清洁效果也有显著的提升。
71.进一步地,在进液腔室11内还设置有旋转槽111,驱动轴32插入旋转槽111内,并能够在旋转槽111内自转。驱动轴32与旋转槽111之间还设置有轴承。在围设进液腔室11的外壳1上还设置有外凸的腔室进液孔112。
72.旋转槽111的设计使得驱动轴32的旋转更加稳定,增加轴承同理。在进液腔室11的外壳1上设置有外凸的腔室进液孔112,这种外凸结构能够与储液仓5的第一出液管51更好地结合,防止漏液情况。
73.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槽111的槽边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进行不同的设计,如果是想要以进液腔室11内的洗涤液进入通孔321为主,则旋转槽111的槽边设置成镂空的,以便于进液腔室11内的洗涤液稳定流入,如果想要将腔室进液孔112进入的洗涤液直接打入通孔321内,则槽边需要设计成不带有镂空的,这样大部分液体便能够直接进入通孔321,而少部分则流入进液腔室11,当进液腔室11满了之后,便能够使所有进入的液体直接从通孔321流出,这种设计能降低密封圈12受到的压力,从而使洗涤液更不容易漏到下面的第二齿轮342上。经发明人实践证明,这两种发明构思均能够实现,当具有镂空时,进液腔室11内能充当第二个液体缓存的地方,避免洗涤液在未用尽时便补充,降低了补充次数;当不具有镂空时,由于进液腔室11所承受的液体压力将降低,则使得密封更加容易,对于密封圈12的要求将更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具体结构。
74.上面介绍了外壳1横截面为l型的方案,下面结合图13的右侧简图,对另外一种拓展方案进行介绍。
75.如图13所示,在进液腔室11的四周,进液腔室11呈环形的空腔,在进液腔室11的四周,外壳1的横截面围设出进液腔室11的上侧面、环形外侧面和部分下侧面,外壳1的横截面整体呈c形或g型,相应地驱动轴32共同围设出进液腔室11的环形内侧面,进液腔室11的另一部分下侧面通过旋转密封圈12密封,以实现外壳1与驱动轴32旋转密封连接。
76.此种设计方式,使得密封的部分面积减少,从而更加容易密封,但相应地,其比图13左侧的方案的进液腔室11的容积略有下降。
77.上面对于刷头驱动部3的进液方案进行了展开,下面继续参照图12,对驱动轴32上的特殊设计进行展开。
78.如图1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通孔321靠近刷头2的端部还安装有喷嘴33,喷嘴33的喷孔尺寸小于驱动轴32的通孔321的尺寸,优选地,驱动轴32与喷嘴33通过螺纹连接,喷嘴33的头部设置有碗状的凸起331。
79.本发明在驱动轴32设置通孔321的基础上,在通孔321的端部还增加了一个喷嘴33,并且喷嘴33的喷孔尺寸小于通孔321,这就使得如果有较小的杂物进入后,将先堵住喷嘴33,使得刷洗装置无法继续运行,迫使用户进行及时清理,进而避免了杂物的堆积,而且杂物将堆积至喷嘴33处,更加便于清洗。除此之外,传动管径的突变,也能够瞬间提升洗涤液的出液压力,实现更加均匀的涂抹。如果直接使液体从通孔321或者喷嘴33的喷孔喷出,液体在张力的作用下,将无法实现柱状喷射,因此,发明人还将喷嘴33的头部设置成碗装的凸起331,进而解决张力的左右导致喷射呈伞状的物理现象,整体喷液呈柱状。
80.上面对于刷头驱动部3的驱动轴32的出液方式进行了详细展开,下面继续对于刷头驱动部3如何使驱动轴32旋转的具体结构进一步进行展开。
81.上面所提及的驱动轴32的通孔321出液的方案,其全部是基于能够实现中心出液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为了实现中心出液,刷头驱动单元31的电机便需要与驱动轴32不同轴设置,也即偏心设置,因此,发明人依据中心出液的方案,也特地设计了与其相匹配的偏心设置,如图4、图5、图10和图11所示,刷头驱动单元31与驱动轴32通过驱动组件34连接,驱动组件34至少包括第一齿轮341和第二齿轮342,第一齿轮341设置在驱动单元输出轴上,第二齿轮342设置在驱动轴32上。通过这种齿轮的设计,刷头驱动单元31便无需只被限制在驱动轴32的正上方,而是可以根据头部腔室的内部空间合理调整安装位置,使设计更加灵活,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能够使刷洗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当然,驱动单元还可以如图所示,在第一齿轮341和第二齿轮342之间再增加几组齿轮用于刷头驱动单元31的安装位置的调节以及转速比的调节。
82.上面列举的是驱动组件34为齿轮连接的方式,显然其它类似的方式也均可行,只要能够将刷头驱动单元31与驱动轴32设置成偏心即可,例如,驱动组件34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第一链轮设置在驱动单元输出轴上,第二链轮设置在驱动轴32上;或者,驱动组件34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设置在驱动单元输出轴上,第二皮带轮设置在驱动轴32上。上述两种拓展方式均能够实现相同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83.上文已经对刷洗装置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展开,下面针对刷头2的具体结构和如何安装刷头2所涉及的几个发明点进行详细展开。
84.如图5、图6和图1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伸出外壳1的驱动轴32上固定套设有一个独立的卡扣35,相应地刷头2上开设有卡槽21,卡扣35与刷头2上的卡槽21可拆卸连接,以使驱动轴32与刷头2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卡扣35包括多个弹性悬臂351,相邻的弹性悬臂351之间形成止转槽352,相应地卡槽21内设置有止转凸起(图中未示出),止转凸起插入止转槽352后,卡扣35再与卡槽21卡接。卡扣35上还设置有多棱柱353,相应地卡槽21内设置有多棱柱孔211,多棱柱353插入多棱柱孔211后,卡扣35再与卡槽21卡接。在刷头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挡板22。
85.卡槽21与卡扣35的设计,能够使刷头2灵活地拆卸,另外,在卡扣35上设置弹性悬臂351以及多棱柱353,相应地在卡槽21内设置止转凸起以及多棱柱孔211,能够使刷头2在
卡节后,无法实现相对于驱动轴32的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刷头2更稳定的安装,避免出现刷头2打滑的情况。在刷头2的外表面上还固定设置有挡板22,能够防止液体飞溅到用户,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也减少了洗涤液的浪费。
86.上面已经对刷洗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下面针对刷洗装置的使用过程,对刷洗装置进行了进一步地改进,对这些改进的发明点进行进一步展开。
87.如图14至图1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刷洗装置还包括压力感应件6,压力感应件6与液体驱动部4通信连接,并能够反馈刷头2的受力大小给液体驱动部4,液体驱动部4通过第一出液管51将液体输出到刷头2处,并且液体驱动部4设置成能够根据压力感应件6所传递的压力值来调节液体量。
8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力感应件6为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靠近刷头2的一端的位置,或者,压力感应件6为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刷头驱动部3的驱动电路,或者,压力感应件6为扭力传感器,扭力传感器设置在刷头驱动部3的输出端。其中,压力感应件6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结构的不同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例如图14和图16设置在第二齿轮342上,图15和图17设置在驱动轴32上等。
89.刷洗装置可以根据压力感应件6的反馈,自动通过液体驱动部4输出洗涤液,在清理鞋面的污渍时,不需要中断操作再涂抹洗涤液,而且对于脏污程度不同的污渍,可以灵活的通过对刷头2施加不同力度的力,即可根据对应力度的力输出不同量的洗涤液,即使是洗涤顽固的污渍,也不需要手动多次操作喷出洗涤液,提高了刷鞋的体验和效率。
90.当压力感应件6为压力传感器时较为容易理解,当压力感应件6为电流传感器时,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刷头驱动部3的驱动电路,当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作用力增大时,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相应的刷头驱动部3的电流也会增大,根据电流传感器检测电流的变化,即可判断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作用力变化情况;扭力传感器设置在刷头驱动部3的输出端,当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作用力增大时,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相应的刷头驱动部3的扭力也会增大,根据扭力传感器检测扭力的变化,即可判断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作用力变化情况。
91.本实施例中,在实际使用时,刷洗装置可以设置为全自动喷液使用。刷洗装置在全程使用时,完全根据压力感应件6的感应反馈,自动喷出洗涤液,操作人员只需要控制好刷头2的刷鞋力度和作用位置即可。操作人员启动刷头驱动部3驱动刷头2转动,当刷头2没有与鞋面接触以及刷头2与鞋面刚接触但刷头2与鞋面之间的作用力较小时,液体驱动部4不喷出洗涤液。对于不太脏的区域,若需要输出洗涤液,则可以对刷头2施加一定的按压力,相应的液体驱动部4输出较少的洗涤液。而对于较脏的区域,则可以对刷头2施加较大的按压力,相应的液体驱动部4输出较多的洗涤液。当操作人员观察到刷洗后脏污量减少了,则会下意识的减少对刷头2施加的按压力,相应的液体驱动部4则会减少输出的洗涤液的量。全程操作方便快捷,而且符合操作人员正常刷鞋时的操作习惯,不需要特别注意及适应本实施例中的刷洗装置。
92.本实施例中,刷洗装置也可以设置为半自动喷液使用。即操作人员在刷鞋前,先自行用其他工具在鞋面涂抹洗涤液或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刷洗装置手动喷涂洗涤液,之后在刷鞋时,可以根据鞋面的污渍程度,通过对刷头2施加不同力度的按压力,则可通过液体驱动部4输出数量不同的洗涤液,这里的具体方法与全自动使用刷洗装置相同。半自动喷液使
用的刷洗装置适用于鞋的数量较多等场合,比如洗鞋店或家中人口较多且积攒了一定时间的鞋等。当鞋的数量比较多的时候,若每个鞋都使用刷洗装置自带的储液仓5喷液,若刷洗装置使用的数量少,则储液仓5的洗涤液的量不足。而若准备充足数量的刷洗装置,则会成本较高,而且也没有必要。操作人员可以事先用洗涤液将鞋面整体涂抹洗涤液后,之后在具体刷洗鞋面时,可以针对不同位置的污渍情况,对顽固污渍通过压力感应件6由刷头2进行重点刷洗。而通常情况下,鞋面上只有局部区域具有顽固污渍,因而只需要使用少量的刷洗装置,使用刷洗装置的储液仓5内的洗涤液就足以洗涤大量的鞋。
9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液体驱动部4还连接有第二出液管52,第二出液管52穿出外壳1后直接将液体输出到刷头2处。在第一出液管51和/或第二出液管52上还设置有开闭阀(未示出)。
94.液体驱动部4也可以同时通过第一出液管51和第二出液管52将液体输出到刷头2处,第二出液管52穿出外壳1后直接将液体输出到刷头2处。由于通过通孔321出来的洗涤液是需要甩动均匀打散的,这就使得通孔321所能够喷出的洗涤液的量是有限的,为了在洗涤严重脏污的鞋子时弥补液体量不足的问题,通过两种方案的搭配组合使用,能够使洗涤液的供给达到最合理的状态,既不会造成浪费,也不会使用户等待时间过长,用户在液量需求未达到通孔321的极限时,可以单独通过通孔321来涂抹液体以实现更均匀的方案,用户的液量需求超过通孔321的极限时,则可以辅以第二出液管52来进行液量弥补,相应地可以在第一出液管51和/或第二出液管52上设置一个或几个开闭阀来完成上述操作。
95.至此,已经对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刷洗装置可以是手持式刷鞋机,也可以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设计出的常规刷鞋机或处理其它衣物等的机器。
9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97.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止逆阀53当然也可以是电磁阀等设计,只要能实现储液仓5的通断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8.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刷头驱动部3的输出端的中心线也可以与刷头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相应地只留下第二出液管52即可,如图17所示,这些都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99.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储液仓5显然也可以与外壳1一体成型,这些都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