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头和钛刷

文档序号:29280195发布日期:2022-03-16 23:02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刷头和钛刷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刷头和钛刷。


背景技术:

2.目前种植方式修复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已经是很普遍的修复方式,然而随着每年种植量的增大,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也与日俱增,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种植并发症之一。
3.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表现在种植体周围骨量减少,治疗方法主要为切开牙龈,翻瓣,清洁种植体周骨丧失区域,植骨,减张缝合。清洁种植体周一般使用的是甘氨酸喷砂清洁或碳素刮治器手工清洁或者钛刷旋转机械清洁。
4.然而,现有钛刷存在以下缺点:1)形态无法360
°
彻底清洁种植体的螺纹,尤其在种植体的舌侧、腭侧以及近远中侧存在盲区;2)现有的钛刷头没有自转的功能,只是单一方向的清洁;3)市面上钛刷缺少支点,使用时容易造成相邻组织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刷头和钛刷,能够应用于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过程中,可以达到三维无死角清洁以及微创的效果。
6.本技术提供一种刷头,包括:刷圈,其内周面设有限位轨道;以及内圈,内圈的外周可旋转地设于限位轨道内;以及刷毛,环绕内圈的内周并朝向内圈的中心设置。刷头可套在待清洁种植体螺纹的外部,避免使用过程中打滑,并且刷头的内圈可以沿着刷圈内轨道在电机或手的带动下旋转,能够360
°
清洁种植体的螺纹。
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轨道为连续轨道或分段式轨道。
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刷圈和内圈呈圆环状;刷圈和内圈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刷圈的直径可以为4~8mm,也可以为5~7mm,还可以为6mm。
1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刷毛为一层刷毛或多层刷毛,多层刷毛的各层刷毛之间呈平行排列或交叉排列;例如,可以设置两层刷毛,上下两层刷毛之间呈平行排列或交叉排列。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刷毛的长度可以为2~3mm,也可以为2.2~2.7mm,还可以为2.5mm。本技术的钛刷可以用于清洁直径3~6mm的种植体暴露螺纹。
1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刷毛为钛刷毛,钛刷毛非常细,并且柔软,可以轻易接触到牙齿缝隙、牙齿与牙龈之间,并且有效防止细菌滋生,使用寿命较长。
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钛刷,包括:刷头,包括刷圈、内圈及刷毛,刷圈的内周面设有限位轨道,内圈的外周可旋转地设于限位轨道内,刷毛环绕内圈的内周并朝向内圈的中心设置;以及刷柄,刷柄的一端与刷头的刷圈外侧面相连接。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刷柄包括支撑部和弯折部,支撑部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防滑面,弯折部的朝向刷头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滑面。该钛刷为手动钛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食指中指勾住弯折部,拇指压制第一防滑面,通过手提拉和旋转使钛刷工作,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的两侧开口大小不同。
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钛刷,包括:刷头,包括刷圈、内圈及刷毛,刷圈的内周面设有限位轨道,内圈的外周可旋转地设于限位轨道内,刷毛环绕内圈的内周并朝向内圈的中心设置;以及刷柄,包括:容置腔及电机,电机设于容置腔内并驱动内圈沿着刷圈旋转;刷柄的一端与刷头的刷圈外侧面相连接。
1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置腔外表面设有用于握持的内凹处。该钛刷容置腔既用于装电机,又可以用于握持,为一体式钛刷。容置腔外表面还设有开关,可以便携使用。
18.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钛刷,包括:刷头,包括刷圈、内圈及刷毛,刷圈的内周面设有限位轨道,内圈的外周可旋转地设于限位轨道内,刷毛环绕内圈的内周并朝向内圈的中心设置;以及刷柄,包括:握持部,其内设有用于驱动内圈旋转的驱动元件;驱动电机,与驱动元件电信相连,用于驱动该驱动元件工作,握持部和驱动电机通过连接线相连;刷柄的一端与刷头的刷圈外侧面相连接。
1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内凹处。该钛刷驱动电机与握持部分开,为分体式钛刷。由于握持部比较小巧,仅用2到3根手指即可以握持,刷柄上设有开关按钮。因此,使用时更为灵活,可以进行口腔深处种植体的清洁工作。
2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内凹处。
21.本技术的刷头及钛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可以应用于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过程中,利用可旋转的刷头,实现360
°
无死角清洁种植体暴露螺纹,利用改良钛刷的稳定性,实现高效精准的清洁,明确工作面,增加治疗成功率,减少黏膜损害,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全方位三维清洁以及微创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刷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实施例二的钛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实施例三的钛刷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实施例四的钛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刷头和钛刷。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30.实施例一、刷头
31.本实施例提供一刷头的较佳实施例。
32.如图1所示为刷头的示意图,刷头10包括刷圈11、内圈12及刷毛13。刷圈11呈圆环状,套在待清洁种植体螺纹的外部,直径为6mm,其内周面设有限位轨道;相应的,内圈12也呈圆环状,内圈12的外周可旋转地设于限位轨道内,内圈12能够沿着刷圈11的内周旋转;刷毛13环绕内圈12的内周朝向内圈12的中心设置,用于清洁种植体螺纹,为单层刷毛,刷毛13为钛刷毛,刷毛13的长度为2mm。在使用中,刷头可套在待清洁种植体螺纹的外部,避免使用过程中打滑,并且刷头的内圈可以沿着刷圈内轨道在电机或手的带动下旋转,能够360
°
清洁种植体的螺纹。
33.实施例二、钛刷
34.本实施例提供一钛刷的较佳实施例。
35.如图2所示为钛刷的示意图,钛刷20包括刷头22以及刷柄21。刷头22如实施例一所述;刷柄21的一端与刷头22的刷圈外侧面相连接。刷柄21包括支撑部26和弯折部23,支撑部26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防滑面24,弯折部23的朝向刷头的表面设有第二防滑面25,弯折部23的两侧开口大小不同。该钛刷为手动钛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食指中指勾住底弯折部,拇指压制第一防滑面,通过手提拉和旋转使钛刷工作,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
36.实施例三、钛刷
37.本实施例提供一钛刷的较佳实施例。
38.如图3所示为钛刷的示意图,钛刷30包括刷头32以及刷柄31。刷头32如实施例一所述;刷柄31的一端与刷头32的刷圈外侧面相连接。刷柄31包括:容置腔36及电机33,电机33设于容置腔36内并驱动内圈沿着外圈旋转,容置腔36中还装有电池34。容置腔36外表面设有用于握持的内凹处35及开关,使用时,开启开关,刷头的内圈可以沿着刷圈内轨道在电机带动下旋转,清洁种植体螺纹。
39.实施例四、钛刷
40.本实施例提供一钛刷的较佳实施例。
41.如图4所示为钛刷的示意图,钛刷40包括刷头42以及刷柄41。刷头42如实施例一所述;刷柄41的一端与刷头42的刷圈相连接。刷柄41包括:握持部46,其内设有用于驱动内圈旋转的驱动元件;驱动电机44,与驱动元件电信相连,用于驱动该驱动元件工作,握持部46和驱动电机44通过连接线43相连。刷柄41上设有用于握持的内凹处45以及开关按钮。该钛刷刷柄比较小巧,仅用2到3根手指即可以握持,运行时,开启开关,刷头的内圈可以沿着刷圈内轨道在外接电机带动下旋转,清洁种植体螺纹。
42.本技术提供一种刷头和钛刷,实现了快速、安全、全面的种植体周围炎中暴露的钛
螺纹的清洁,摒弃了其技术劣势,避免使用过程中打滑以及伤及相邻组织,减小手术并发症,降低了临床操作难度,使手术操作更为简易。
43.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刷头和钛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