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24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搅拌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家用杯,特别是一种可用来搅拌的装置,适合于需搅拌的饮用溶液。
现有的杯子,在搅拌杯子里的饮用溶液时,通常是用筷子、勺子来完成这项工作的。在没有筷子和勺子的情况下,饮用时,就会感到很不方便,现有的杯子由杯嘴、杯底等几部分组成,杯嘴大多数呈园形,饮用水能直待从杯嘴倒入,杯底呈半封闭园柱形或近似园柱形(园形用料省,容量大,强度好)。有一种叫把缸的杯子,其杯嘴与杯底之间装有一个可用手提的把手,其作用主要是隔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家用杯,它不需用筷子和勺子便能自行搅拌,长期使用还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并能把烫嘴的饮用溶液在短时间内使其温度降低,清洗仍便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将把缸的把手改成空心园柱与空心弓形的结合体,改变后的把手弓形一端与杯子底部相连通,即溶液能从把缸内自由流入空心把手内,空心园柱形一端内装有一小压塞,它与按键相固定,用手不断的按压这个能伸缩的按键,小压塞则在园柱形把手内上、下滑动,把手内的溶液便被挤入杯子体内随后又回到把手内,多次重复按压按键,则杯子内的溶液将多次振荡,此时杯体内所拥有的溶质将与溶剂得到充分地溶解。
小压塞在把手内上、下滑动的距离的长短;人手指按压按键速度的快慢;和压塞接触溶液面积的大小将决定了杯内溶液振荡幅度的大小。上、下滑动的距离长;按压速度快;压塞面积大,则杯内溶液振荡幅度大,反之则小。故人们使用此种搅拌杯仍和使用筷子和勺子一样在碰到难溶解的物质时,象冰糖,可以通过加快速度的办法让其溶解,即加快按压按键的速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局部剖面与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零件图。
图3是沿3-3线与5-5线的剖视图。
参照
图1。一个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空心把手2与杯体1底部相连通,空心把手2上端呈空心园柱形,底端呈空心弓形。空心把手2与杯体1相连通的口径稍大于空心把手2上端园柱形的口径,目的便于清洗杯体1底部与空心把手2的底端,按键3套上细弹簧4、引导管5与压塞6相固定,引导管5通过螺纹固定在空心把手2上,细弹簧4作用在按键3与引导管5上,按键3上、下移动,压塞6便随之在空心把手2内上、下滑动,压塞6的外壁呈毛玻璃状,空心把手2的内壁呈光滑状,压塞6又与空心把手3的内壁相吻合,从而达到挤压空心把手2内溶液的目的。
细弹簧4起到恢复按键3原位的作用。按键3有几个凸卡7、与引导管5上几个凹卡8相吻合,目的是当按键3旋转时,引导管5也跟随旋转,清洗空心把手3内壁时,只需旋转按键3,就能取出空心把手3内所有零件,且按键3上的凸卡7能顺着引导管5上的凹卡8上、下滑动。连接件9连接杯体1的上端和空心把手2上端,起到被手指托住支承起整个杯子的作用和隔热作用。压塞6可选用不易生锈的金属来加工制作,当然也可选用无毒塑料和玻璃来加工制作,按键3、引导管5则可选用无毒塑料来加工制作。
权利要求1.一个由杯体1、空心把手2、按键3、细弹簧4、引导管5、压塞6组成的搅拌杯,其特征是空心把手2一端与引导管5相固定,另一端与杯体1的底部相连通,按键3一端与细弹簧4相抵触,另一端与压塞6相固定,其间穿过细弹簧4、引导管5,压塞6的外壁与空心把手2光滑的园柱形内壁相吻合,并能在其上滑动。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搅拌杯,其特征是按键3上的多脚凸卡7与引导管5上的多脚凹卡8相吻合,并能在其上滑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搅拌的杯,适合于需搅拌的饮用溶液。它是由杯体、按键、空心把手、引导管、压塞和细弹簧组成。空心把手与杯体底部相连通。需要搅拌的饮用溶液,倒入杯体后,只需用一只手指不断地按压按键,就能使杯体内的溶液发生振荡,同时将烫嘴的饮用溶液能在短时间内降温,从而达到饮用方便、节省时间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42327SQ8721528
公开日1989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87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87年12月31日
发明者黄琦 申请人:黄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