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77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温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和窗的装饰品,特别是用于悬挂在门或窗外侧的降温帘。目前,窗帘或门帘种类繁多,具有挡光、防晒和装饰的功能。但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室外温度很高,阳光辐射强烈,室内与室外的温差减小,造成室内燥热,单纯遮挡窗帘或门帘不能很好地解决降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多功能窗帘,使之具有夏季降温、春季增湿、杀菌和放香味等多种功能,改善室内的生活环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根据毛细浸润现象和液体蒸发吸热原理,在普通窗帘或门帘的帘体中增设了一套降温装置,由阻流存水袋、分水袋和注水系统组成。阻流存水袋是一缝制在降温帘体底边的双夹层,高20~30mm,存储下部多余的水份,既可防止水滴滴落又可扩大蒸发量。分水袋呈一袋状,位于降温帘体上部,它的两侧及下底边均与帘体连接。注水系统由注水瓶袋和注水瓶组成,注水瓶袋的作用是用来盛放注水瓶,它位于分水袋上部中央位置,两侧与降温帘体缝制在一起,其形状是一上下开口的锥台形。注水瓶倒置于注水瓶袋内,其底口安有密封塞,塞中央部位钻有两个圆孔,孔内分别插有滴水管和进气管,两管的下部均插在分水袋中。本实用新型的更具体的方案是分水袋的形状设计为近似矩形,其上顶边是直边,下底边呈∧型,分水袋宽度窗帘宽度=0.6~0.91。这种形状的分水袋的浸润效果最好。注水瓶的容积和安放位置的设计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便于插放,二是保证降温帘具有最大的浸润面积,因此确定其上端面至降温帘下底边的距离是1.5~2米,容积为300ml-800ml。为控制滴水速度在4ml/分-16ml/分的范围内,进气管与滴水管的内径均要小于1mm,且进气管高于滴水管2-10mm。此外,阻流存水袋、分水袋和注水瓶袋均采用纺织品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通过水的蒸发吸热来降低室内温度,通常可降温5-10℃。2、调节温度,改善室内生活环境。3、在注水瓶的液体中放置香料或消毒剂,使之具有清新空气和杀菌效果。4、工艺简单,易于制作。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如附图所示1-降温窗帘;2-进气管;3-滴水管;4-密封塞;5-注水瓶;6-阻流存水袋;7-注水瓶袋;8-分水袋。本实施例是为家庭住房配备的窗帘,悬挂在窗户外侧,帘体(1)采用棉布作成,宽1米。分水袋(8)宽0.8米,也采用棉布材料。注水瓶(5)的容积为500ml,里面灌满水塞紧密封塞倒置于注水瓶袋(7)当中。进气管(2)和滴水管(3)均采用内径1mm的中空塑料管制成,其中进气管(2)比滴水管(3)高出5mm。滴水速度达10ml/分。当水通过滴水管(3)慢慢滴入分水袋(7)时,通过重力作用,逐渐浸润分水袋(7)的四周,以及其下部棉体,通过扩散吸热而达到降温目的。本实施例经过实际测试,降温效果如下表</tables>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应用本降温帘确实可达到防署、降温的良好效果。若在干燥有风的气候条件下,效果更佳。权利要求1.一种悬挂在窗或门外侧的降温帘,其特征在于帘体中增设了降温装置,由阻流存水袋、分水袋和注水系统组成;阻流存水袋为缝制在降温帘体底边的双夹层;分水袋呈一袋状,位于降温帘体的上部,其两侧及下底边均与帘体连接;注水系统由注水瓶袋与倒置在注水瓶袋内的注水瓶组成,注水瓶袋位于分水袋上部,两侧与帘体缝制在一起,注水瓶底口安有带两个圆孔的密封塞,两孔内分别插入滴水管和进气管,两管的下部均插入分水袋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水袋的上顶边为直边,下底边呈∧型,其宽度窗帘宽度=0.6~0.9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瓶上端面至降温帘下底边的距离是1.5~2米,容积为300~800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与滴水管的内径均小于1mm,且进气管高于滴水管2~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温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流存水袋、分水袋和注水瓶袋均采用纺织材料制成。专利摘要用于悬挂在窗或门的外侧的降温帘,帘体上部增加了一套降温装置,由阻流存水袋、分水袋、注水瓶及注水瓶袋组成。通过注水瓶口的滴水管向下滴放液体浸润分水袋和帘体,起到蒸发吸热,降温增湿的效果。同时还可具有杀菌和清新室内空气的功能。文档编号A47H23/02GK2043088SQ89200878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申请日期1989年1月26日优先权日1989年1月26日发明者邱嘉树申请人:邱嘉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