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形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156阅读:1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形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具。
鱼的营养价值很高,人们都喜欢吃,特别喜欢吃红烧鱼、糖醋鱼等,但所用的炸鱼容器很不理想,一般家庭都用炒菜锅,用这样锅炸鱼缺点较多;炒菜锅属园底锅,不适合炸鱼和煎鱼;园底锅炸鱼需油量大;用园底锅炸鱼需经常移动鱼和翻转鱼,鱼易碎或折断;如鱼长,园底锅一次不能全部浸入油中,需分段来炸费时多;由于分段炸鱼,难免会出现某一段炸的过头,如果炸鱼火候掌握不一,会影响鱼的美观和味道;炸鱼时,当炸好一面时,要翻转鱼的另一面,一般是用筷子从油中夹起来,有时鱼脱落,又掉到滚开的油锅中,油溅四方,除油浪费外,更主要的是容易烫伤人。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为用户解决炸鱼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特研制一种适合炸鱼的鱼形锅。
鱼形锅是根据以往炸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提出以下改进方案锅的形状由园形改为鱼形状,其锅底是平的,锅壁高约7厘米,锅壁与锅底夹角70°,锅内附加一个翻转鱼的锅和鱼形漏铲。鱼形漏铲在鱼形锅内,两者十分吻合,似为一体。鱼形锅由把手、把柄、锅壁、锅底构成,鱼形漏铲由把手、把柄(与鱼形把手吻合)、漏铲壁(呈一斜面,前低后高)、漏铲底(底面设有若干个小孔)构成。
铝板、铁板、不锈钢板等均可制作鱼形锅。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貌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单体——鱼形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单体——鱼形漏铲示意图。

图1可以看出鱼形锅1和鱼形的漏铲2组成鱼形锅。鱼形的漏铲2在鱼形的锅1内,两者十分吻合。
从图2可以看出鱼形的锅由把手3、锅壁4、锅底5构成,把手3与锅壁4相接,而锅壁4与锅底5相接。
从图3可以看出鱼形的漏铲由把手6、漏铲壁7、铲底8构成;把手6与前低后高的漏铲壁 相接,漏铲壁7与铲底8相接,铲底有数十个小园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锅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鱼形锅底是平的,鱼可平直放入锅中;鱼形锅放油量不多;用鱼形锅炸鱼不需要老移动鱼;费时少;当鱼的一面炸好后,可用鱼形漏铲快速将鱼翻转,同漏铲一起放入鱼形的锅内继续炸。鱼炸好后,用漏铲把鱼捞起,不费油,不易烫伤人。
权利要求1.一种由鱼形的锅、鱼形的锅铲组成的鱼形锅,其特征在于鱼形的锅由把手、锅壁、锅底组成漏铲由把手、漏铲壁、铲底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形锅,其特征在于鱼形锅壁与锅底相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形锅,其特征在于鱼形漏铲的铲壁与铲底相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形锅,其特征在于铲壁为前低后高。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形锅,其特征在于铲底有小园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把手、锅壁、锅底构成的鱼形的锅和由把手、铲壁、铲底构成的鱼形漏铲组成。鱼形漏铲放在鱼形锅内,两者十分吻合。锅壁与锅底相接;漏铲壁与铲底相接,铲壁前低后高,铲底有数十个小圆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炸鱼过程中费油、易烫伤人等问题,适用于宾馆、饭店、家庭。
文档编号A47J37/12GK2055348SQ8920756
公开日1990年4月4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29日
发明者丁孝石 申请人:丁孝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