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保温瓶防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26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保温瓶防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气压保温瓶水底沉淀物的泛起的装置。
现有气压保温瓶的种类较多,但因其依靠压力使热水经出水管流出时,易使瓶胆内沉积物泛起。特别是当压水结束时,出水管内高出瓶胆内水面的水柱,在重力作用下沿水管底部流回瓶内时,这股回流水冲击瓶底沉积物,使再次压出的水混浊,影响其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保温瓶防浊器,它结构紧凑、简单,直接装于保温瓶内的出水管底端,即可防止压水结束时使水混浊,从而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气压保温瓶出水管底端组装套筒和底盖。其中套筒带有开口槽的一端卡有弹簧圈,另一端带有缺口的圆柱形凸台上方有一倒圆锥形或球面形凸缘,凸缘下端斜面与底盖上端斜面间留有间隙。套筒的圆柱形凸台与底盖通过螺纹联接在一起,也可利用楔形体联接在一起,在套筒与底盖两端面之间装有限位块。套筒的圆柱形凸台除可制成带有缺口形状外,还可在凸台上沿轴线方向加工出通孔(图5所示)。利用组装在一起的套筒和底盖,安装于气压保温瓶的出水管底端即可实现防浊的目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不改变现有气压保温瓶的结构,即可达到防浊的目的,所以很容易实现,另外套筒与底盖组装在一起后,可通过圆柱形凸台缺口或凸台上的通孔,沿套筒与底盖间的间隙,沟通瓶内出水管与瓶中水的通路。同时,利用套筒上的倒圆锥形凸缘上的下端斜面,使出水管内的水柱流回瓶内时,回流水沿斜面间的间隙向斜上方流回,可防止瓶底沉淀物的泛起,有效地保持瓶内水在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澄清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
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
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筒的具体结构主视图。
图5是带有通孔的套筒在
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根据
图1~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防浊器包括底盖1、限位块2、套筒3、弹簧圈4。其中套筒3套装在出水管底端,为保证联接的可靠,在套筒3的上端带有开口槽和弹簧圈4,利用开口槽和弹簧圈的弹簧力可使套筒3方便地套入出水管底端并固牢。在套筒3的另一端带有缺口的圆柱形凸台上方有一倒圆锥形凸缘。凸缘的上端面为平面,下端面为斜面。套筒3的圆柱形凸台周面无缺口的部份制有螺纹。利用该螺纹将底盖1与套筒3联接在一起。在底盖1内装有限位块2,该限位块2既能保证套入套筒3内的出水管端部离开底盖1,又能使套筒3上的凸缘下端斜面与底盖1上端斜面间留有间隙,从而保证出水管的水路畅通无阻。在使用过程中,每当压水结束后,出水管内的回流水沿套筒3与底盖1之间的间隙,向瓶内斜上方流出,可有效地起到防浊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保温瓶防浊器,包括组装在保温瓶内出水管底端上的套筒及底盖,其特征是在套筒带有开口槽的一端卡有弹簧圈,另一端带有缺口的圆柱形凸台上方有一倒圆锥形(或球面形)凸缘,凸缘下端斜面与底盖上端斜面间留有间隙,套筒的圆柱形凸台与底盖通过螺纹联接在一起,在底盖内装有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浊器,其特征是所述套筒的圆柱形凸台上可沿轴线方向加工出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气压保温瓶水底沉淀物的泛起的装置,这种防浊器包括组装在现有保温瓶出水管底端上的套筒和底盖。利用套筒上的倒圆锥形凸缘下端斜面与底盖上端斜面间的间隙,使出水管内的回流水向瓶内斜上方流出,可有效地防止气压保温瓶水底沉淀物的泛起。该防浊器结构紧凑、简单,可直接安装于气压保温瓶内的出水管底端。
文档编号A47J41/00GK2052257SQ89209498
公开日1990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12日
发明者杨世龙, 陈立香 申请人:杨世龙, 陈立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