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气的盛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02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透气的盛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空盛液容器,尤其是一种可透气的中空盛液容器。
现有的盛液容器一般只设一个开口,在盛液或倾液时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在盛装或倾倒液体时由于排出或补充内部空气只能在开口进行,往往受到流动液体的阻碍,使容器内的空气压力忽大忽小,从而盛入或外倾的液体流量也忽大忽小,不好控制,给使用中造成很多麻烦,也造成浪费;二是现有的容器开口均为凸起圆形口,未形成壶嘴,倾液时弥漫性流出,尤其是粘性液体更会顺壳缓流,即造成浪费也不宜清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弊病,提供一种能透气从而便于盛液和倾液的盛液容器。
任务是这样完成的一种由壳体、把手、开口、口盖组成的盛液容器,在盛液容器上部开有气孔,如果把手与壳体空腔连通时,气孔设在把手上,最好制在手握把手时不会遮住且倾液时的最高点的地方,如果把手与壳体设有连通或是把手设在壳体侧面,则气孔制在与开口同端面上最好最远处,在气孔中装有螺旋盖或是凸块压盖,如是装螺旋盖则气孔中配有螺纹,如为凸块压盖,则气孔与凸块压盖为静配合。在盛装或倾倒液体时将气孔中的螺旋盖松开或是拔出凸块压盖即能很方便的盛装或倾倒液体。为了能使液体集中引流,在开口的口盖中心制有孔、将有台缘的壶嘴压在口盖内,为减少污染,在壶嘴的口端可装上活动压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图。
图2为带凸块压盖的气孔局部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
图1,一种由壳体1、把手4、开口5、口盖6组成的盛液容器,在把手4上离开口5的远端制有气孔2,以手握把手4时不会遮住且倾液时在最高点为最好,气孔2中装有螺旋盖3,气孔2与螺旋盖3为螺纹配合,旋出螺旋盖3则壳体1内的空气与外面连通,以便顺利地灌入或倾出液体。为了方便倾液在口盖6的中心制有孔,孔内压有带台缘的壶嘴7,壶嘴7的台缘压在开口5的外端面与口盖6之间,其嘴露在口盖6外,壶嘴7的口端设有活动压盖8,压盖8的上端用铰链与壶嘴7连接,倾液时壳体1内液体会自动把压盖8冲开流出。
见图2,气孔2内可设置凸块压盖9。气孔2与凸块压盖9为静配合,凸块压盖9用连接片固定在壳体1上或把手4上。
显见,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在盛装和倾倒液体时不受内气影响,具有使用方便、可靠、简单等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由壳体1、把手4、开口5、口盖6组成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上部制有气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当把手4设在壳体1上部且其内的空腔与壳体1连通时,气孔2设在把手4上,最好在手握把手4时不会遮住且倾液时的最高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当把手4与壳体1内腔没有连接或把手设在壳体1侧面时,气孔2开在开口5的同端面最好在最远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气孔2内制出与螺旋盖3配合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气孔2内以配与其静配合的凸块压盖9,凸块压盖9用连接片固定在壳体1上或把手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口盖6的中心开有孔,压有带台缘的壶嘴7,台缘压在开口5的外端与口盖6之间,其嘴露在口盖6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盛液容器,其特征是壶嘴7的口端设有活动压盖8,压盖8的上端用铰链与壶嘴7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中空容器,尤其是一种可透气的中空容器。其特点是在容器的上部开有气孔,用螺纹配合的螺旋盖或是紧配合的凸块压盖封住,在使用时只要松开螺旋盖或是拔出凸块压盖则外部空气能顺利地排出或进入,从而能流淌地盛装或倾倒液体。为了倾液方便,可以在口盖中压一个带凸缘壶嘴,集中引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89452SQ9022672
公开日1991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26日
发明者王新力 申请人:王新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