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用蒸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17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用蒸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家用炊具。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通用的蒸饭器皿为金属或竹制成的蒸屉,后者与水隔绝以便有效地利用蒸汽。但由于现用金属蒸屉的结构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往往导致所蒸食品的底部为蒸溜水所浸泡,造成散粉状、失味及浪费等诸弊端,虽然有人采用加垫某种材料(如植物性杆叶)以求改变这种状态,但因受材料,卫生程度及便利性等的制约,所以往往不尽人意,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设计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易变形的耐高温无毒塑料制成。垫体呈薄圆形,下列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蒸垫的正面图,图2为蒸垫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蒸垫的正面由同心直径各异的多圆周夹层(2)所构成,夹层高度为4-8毫米,夹层间距可为12-15毫米,各相邻的夹层形成自然的槽沟(5),槽沟底部为数个上下贯通的圆孔(1)供排溜水用,中心为一直径20毫米的圆孔(3),以利蒸垫的取放。垫的反面即圆底盘(4)为一带若干光洁孔面的平圆体,底盘的厚度为2毫米,它与正面的多夹层结构浑然一体。蒸垫的原理及用途为蒸熟食品时,将夹层面向上置于金属蒸屉的上面,(蒸垫的直径可与目前市场流行铝锅的规格相配合),使垫的反面紧贴蒸屉固有的凸筋上,二者构成一个浅薄的空隙,将食品放置于夹层上,由于夹层(2)的顶端将食品托起,热蒸汽可在槽沟中串通,由此提高热效率,加快了蒸饭速度,并节省了燃料。蒸溜水则沿着夹层边缘淌入槽沟的孔。又因为夹层顶端与食品的接触面甚少,从而杜绝了食品底部被浸泡的现象。蒸生食品时(如面食)可将蒸垫反用,即光洁孔面向上置于金属蒸屉上,蒸垫的光洁面上可预先轻涂一层极薄的食用油,便于熟食品取出。
本实用新型一具两用,方便卫生,使用周期长,为居家生活所必备之炊具。
权利要求一种与家用金属蒸笼配套的双用蒸垫,其特征在于1、蒸垫的正面由中心圆孔(3)为圆心、直径各异的多周夹层(2)所构成,各夹层间底盘上分布数个均匀的圆孔(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垫,其特征在于夹层(2)的高度为4-8毫米、厚度为2毫米,夹层的间距为12-15毫米,底盘(4)的厚度为2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垫,其特征在于蒸垫的反面为多孔圆底盘(4),蒸垫用耐高温的无毒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炊具。本实用新型借助于自体的多孔同心多夹层结构这一特征,可使所蒸食品最大限度地接受蒸汽热能,从而提高受热效率,同时它克服了以往蒸品底部因受蒸馏水浸泡而导致的失味、浪费等弊端,不失为一家庭实用炊具。
文档编号A47J36/16GK2091112SQ9121146
公开日1991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8日
发明者栾正潭 申请人:栾正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