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18阅读:1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舀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淘米用的器具。
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舀水用的舀子,金属的或非金属的,因其表面是光滑的,所以在淘米做饭时,米中的沙子等物便随米从舀子很容易地流下去,不易淘净,使米饭不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已有的舀子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较好地淘净米中杂物的器具。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完成的舀子由手柄和舀体构成,在舀体侧壁有数个凹槽。如由金属材料制做,可在一台冲床上按装上一幅上下成型模,在一把已成型的舀子的舀体侧壁上打出几排凹槽。如果由塑料制做,可在定模和动模上做好凹凸槽,不需外加工序,即可随舀子一次注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开始淘米时,可将上层的漂浮物倾出,而米粒由于凹槽阻挡不会轻易流出。在淘米过程中,米粒随水流下,而沙粒等物被阻挡在凹槽中,从而可将米淘洗的干干净净。


并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和图2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舀子由手柄1和舀体2构成,在舀体2两侧有两排凹槽3。这些凹槽3是由一台装有一幅上下成型模的冲床分两次打成,为使用方便,这些凹槽比较靠近边沿,而离开舀体底部距离大一点。凹槽的深度从上到下依次变浅,最上一条深1·6毫米左右,最下一条在0·9毫米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淘米用的舀子,它由手柄[1]和舀体[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舀体[2]的侧壁有数个凹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舀子,其特征在于舀体〔2〕上的凹槽〔3〕是在手柄〔1〕两侧相对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舀子,其特征在于舀体〔2〕上的凹槽〔3〕的深度从上到下依次变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淘米用舀子。通常的舀子由手柄和舀体构成,由于舀体侧壁光滑,米中的沙粒不易淘净。本实用新型是在舀体的侧壁上打出几条凹槽,通过凹槽的阻挡作用,可将米中的杂物淘净,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减少烦恼。
文档编号A47J43/00GK2099529SQ91211468
公开日1992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0日
发明者李励 申请人:李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