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用擦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19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浴用擦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淋浴或盆浴时自动擦洗身体各部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是按下列方式实现的它由叶轮、叶轮轴、叶轮外壳、擦洗块、喷头、软管等构成。并利用淋浴或盆浴用水的自来水管内的水压力作为原动力,冲激叶轮旋转。而且该实用新型还可和现在市场上已有的充压阀配套使用,充压阀的目的是唯了提高自来水管内的水压力,兼起控制自来水的开停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局部剖视图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水管内的水流(即淋浴或盆浴用水)经软管(1)、充击叶轮(2)旋转。叶轮(2)的叶片顺旋转方向成涡旋状态或相切状态。叶轮(2)位于叶轮外壳(3)内,叶轮外壳(3)是分成两部分组成的,两部分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叶轮(2)的安装。在叶轮外壳(3)两部分各自的中心位置,分别装有一滚动轴承(4)。叶轮轴(5)穿过叶轮(2)的中心孔,并与之成紧固联接,叶轮轴(5)的一端连接在叶轮外壳(3)一边的轴承(4)上,另一端通过叶轮外壳(3)另一边上的轴承(4)引出。叶轮轴(5)引出端攻有螺纹或花键槽,用来连接擦洗块(6)。擦洗块(6)用软毛刷或软齿状东西做成,软齿上面用毛巾等物覆盖。软管(1)连接于叶轮外壳(3)的进水端,其另一端和水源相连接,即和淋浴或盆浴用水的水管引出水相连接,如用充压阀时则与充压阀的出水端相连接。喷头(7)连接于叶轮外壳(3)的出水端,并可绕叶轮外壳(3)的出水端的中心线旋转,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在擦洗时自由的用水。叶轮外壳(3)的进水端管径由外向里呈递缩状态,以便增加进水压力。而且,叶轮外壳(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管径中心线均与叶轮轴的轴心线有一偏心距离,呈异面垂直状态,软管(1)是为了在使用该实用新型时,能根据擦洗身体各部位的不同而任意弯曲。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如下自来水管内的水压力经软管(1)冲击叶轮(2)旋转,叶轮(2)的旋转运动又经叶轮轴(5)输出,然后带动联接于其上的擦洗块(6)旋转,从而达到擦洗身体各部分的目的。
在水压力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该实用新型可和充压阀配套使用、充压阀安装在淋浴或盆浴用水的水管引出处和软管(1)之间。
该实用新型安装时,首先用一个三通接头引出淋浴或盆浴用水,装上阀门或充压阀,然后,将该实用新型的软管进水端与阀门或充压阀的出水端相连接即可。安装好后,可将该实用新型置于墙上或就近某一处悬挂,以便随时取用。
该实用新型浴用擦洗器安装好后,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或充压阀即可,并可通过阀门或充压阀调节水流量来控制擦洗器的旋转速度。不用时,关闭阀门或充压阀即可。操作极为简单、方便。
该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成本低,制作容易,其安装使用均极为方便。适用于淋浴或盆浴时擦洗身体各部。且只需利用淋浴或盆浴用水提供动力,不需要外加动力。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由软管、叶轮、叶轮外壳、叶轮轴、擦洗块、喷头等构成的浴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软管(1)连接于叶轮外壳(3)的进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欲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叶轮外壳(3)进水端和出水端的中心线均与叶轮轴(5)的轴心线有一偏心距离,呈异面相交垂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欲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叶轮外壳(3)由两部分连结构成,各部分的中心处均装有一个滚动轴承(4),且叶轮外壳(3)的进水端管径由外向里呈递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欲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叶轮(2)安装在叶轮外壳(3)内,且叶轮(2)的叶片绕旋转方向呈涡旋状态或相切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欲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叶轮轴(5)穿过叶轮(2)的中心孔,并与之成紧固联结,且叶轮轴(5)的一端连接于叶轮外壳(3)一边的轴承(4)上,另一端通过叶轮外壳(3)另一边上的轴承(4)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欲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叶轮轴(5)的引出端联结有擦洗块(6),擦洗块(6)由软毛刷或盖有毛巾 的软齿状东西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欲用擦洗器,其特征在于喷头(7)连结于叶轮外壳(3)的出水端,并可绕出水端中心线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淋浴或盆浴时擦洗身体各部的浴用擦洗器。它由软管、叶轮、叶轮轴、叶轮外壳、擦洗块、喷头、轴承等构成。安装时,只需用一个三通接头将淋浴或盆浴用水引出,装上阀门,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的软管末端接头与阀门的出水端连接即可。使用时,拧开阀门后,便可用手握着喷头处随意擦洗身体各部。不用时,关闭阀门,将其置于墙上或就近处挂着即可。其结构紧凑,成本低,制作容易,使用方便,且不需外加动力,适用于公共浴室或家庭,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47K7/04GK2113032SQ9122819
公开日1992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6日
发明者袁光胤 申请人:袁光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