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底导流式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79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喇底导流式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于普通厨房炊具,臂如壶、锅、杯等的底面结构的改进技术,从而实现增加受热面积、节省能耗并可调节气流以控制加热速度特点。
目前,普通的厨房炊具大都为平锅底,使用时底面直接与热源接触,用来加热水、饮料和食品。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节省烧煮时间,人们发明了电饭煲、电热杯、电水壶、火锅等等,但它们大都仍为平锅底形式。经检索专利文献,国内已有一些节能锅、壶专利申请,例如1、GG88203344,介绍的是一种采用保温燃烧和大面积吸热技术,与本发明不同;2、GG88210590,公告了一种在容水腔中增加一贯通上下的走火筒,使水与火焰的换热面积成倍增加,该专利与本发明的思路相似,但结构设计不同;3、CN2030455U将水壶改制成带锥台状凹入部分的壶底,它与本发明的底面形状相似,但内在结构严然不同;4、CN2045975U公告了一种在内凹的壶底连通有一个带散热片的穿过壶腔的空心管,它与本发明相比结构复杂,造价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只需对现行炊具作小改进就能实现增加受热面积、节能省时,并且具有可调节气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将现实厨房炊具的底面中间改制成内凹的喇底导流式炊具,其特征是(1)内凹的喇底为一大口朝下的喇叭形1,喇叭形1的侧面为圆台侧面或曲面状;(2)喇叭形1的上口连通一根穿出炊具体外的空心导流管2;(3)导流管2的出口处另套一相匹配的活动通气盖3;(4)在导流管2和通气盖3的侧面各钻三个大小相同、位置相吻的通气圆孔4,当旋转通气盖3时,通气盖3上的孔洞与导流管2上的孔洞可自重叠全通气至半重叠半通气至全遮幅,用于控制调节气流量大小,使气流均匀地分布在炊具周围。其中三个孔通气圆面积之和应等于导流管2的横截面积;喇叭形1的大口直径是原炊具底面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喇叭形1的高度是原炊具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导流管2的直径为20-30毫米;导流管2的安装方式可为垂直或倾斜状态。
由于上述的技术方案,它不仅因凹成喇叭底减少了炊具底火焰外射程度,增加了物体受热面积,而且由于增设的导流管和通气盖以便很容易控制通气圆孔遮幅程度从而实现了对气流的调节,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热能,调节烧煮火力,本实用新型因在现有炊具上作改进,因此对现生产炊具领域只需改模具或改装即可,它具有制作简易,成本低、热效率高和操作使用灵活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热水壶上实施例图。
图中1.喇叭形1 2.导流管2 3.通气盖3 4.三个通气圆孔4当采用铝制热水壶改进时,取二十二英寸铝壶,其中喇底大口直径110毫米,喇叭形的1的高度为90毫米,上口直径20毫米,导流管2直径20毫米,导流管2倾斜至壶嘴上部出口,并加盖通气盖3,且导流管2出口与通气盖3开三个通气圆孔4,经发明人验证,此壶与原壶相比提高热效率45%-50%,节省时间5分钟,直接增加受热面积47.4%。
因此,本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是厨房炊具满意换代的好产品之一。
权利要求1.一种将现实厨房炊具的底面中间改制成内凹的喇底导流式炊具,其特征是(1)内凹的喇底为一大口朝下的喇叭形1,喇叭形1的侧面为圆台侧面或曲面状;(2)喇叭形1的上口连通一根穿出炊具体外的空心导流管2;(3)导流管2的出口处另套一相匹配的活动通气盖3;(4)在导流管2和通气盖3的侧面各钻三个大小相同、位置相吻的通气圆孔4。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喇底导流式炊具,其特征是导流管2和通气盖3的侧面各钻三个孔面积之和应等于导流管2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底导流式炊具,其特征是喇叭形1的大口直径是原炊具底面直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喇叭形1的高度是原炊具高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底导流式炊具,其特征是导流管2的直径为20-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底导流式炊具,其特征是导流管2的安装方式可为垂直或倾斜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厨房用炊具底面的改进技术,为的是的增加炊具的受热面积和节能省时,并可以调节气流以控制加热速度。它是将炊具底面中间内凹成喇叭形,并在喇叭形上口连通一根导流管,且在导流管出口处加一通气盖,使用时除喇底减少了炊具底部火焰的外射,而且由于可控制通气盖调节气流均匀公布于炊具周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热效率高和操作使用灵活方便,是现实厨房炊具较满意的换代产品技术。
文档编号A47J27/02GK2109148SQ92201950
公开日1992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5日
发明者徐思凡 申请人:徐思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