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箱脱水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64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水箱脱水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卫生设备中的双水箱脱水清洁车。
长期以来,医院、旅社、餐厅、剧院……等公共场所擦地是一个艰巨任务。清洁工人必须为清洗拖把多次甚至几十次来回奔跑于工作地与水源之间,近则十几米,远则几十米,劳动时间长,耗水量大。拖把脱水脚踩手拧,费时费力,既不卫生,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传统擦地提供一种双水箱脱水清洁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做出说明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二是俯视图。它是由清水箱(2)、废水箱(13)、底架(3)三部分组成。清水箱(2)为长方体,前端为方形,后端两角为圆弧。清水箱(2)上有水箱盖(4),前端右边下面安有水龙头(5),清水箱(2)下面连着废水箱(13),废水箱(13)为长方体,前后四角为圆弧。废水箱(13)比清水箱(2)长,长的部分伸在前端。前端上面右边安有脱水器支承座(6),脱水器支承座(6)为圆柱形,它的三分之一在废水箱(13)平面之上,三分之二在废水箱(13)体内。脱水器支承座(6)底部中心位置有一圆柱形筒套,可以套住脱水器(7)底部外端的O型橡皮圈(8)。使脱水器(7)能固定在脱水器支承座(6)内。脱水器支承座(6)内的脱水器(7)的大头通过定位筋(14),嵌在脱水器支承座(6)上,使脱水器能牢固定位。放出水龙头(5)的水流入脱水器(7),供清洗拖把之用,洗出的废水经过脱水器(7)流入废水箱(13),废水箱(13)的前左边设有初洗口(9),它比脱水器(7)的位置低。废水箱(13)底部与初洗口(9)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集水池(11),它的位置最低。废水首先流满集水池(11),供初洗拖把之用,集水池(11)底下安有排水软管(10)。整个废水箱(13)搁在底架(3)上,底架(3)下面安有四个万向轮(12),底架(3)的后端是推手(1)。上述结构组成一台能自由移动的清洁车。
图三图四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拖把脱水器(7)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其特征是用一漏斗型壳体(15),体内壁均布有U型脱水槽(17)和锯齿筋(16)。锯齿筋(16)在漏斗型壳体(15)内底部连在一起。漏斗型壳体(15)口下缘设有定位筋(14)。拖把脱水器(7)是利用人工将拖把布放入其内,手工拧转拖把手柄,使漏斗内的锯齿筋(16)阻住拖把达到把水拧干的目的,拧出来的水从U型脱水槽(17)流入废水箱(13)。拖把脱水器(7)可以单独安装在冲洗室、卫生间、浴、厕内使用,既可以用于拖把脱水又可以取代“地漏”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构成的清洁车,在使用时先打开水箱盖(4)用软管或者提桶注满清水,拖把放在初洗口(9)内,将车推至目的地,打开水龙头(5),在脱水器(7)上洗拖把。洗净后关好水龙头(5),在脱水器(7)上脱水、擦地……。如此循复进行,清水用完后,将车推至卫生间放下排水软管(10),排掉废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1、能将固定水源的自来水装载至擦地处,免去了清洁人员来回奔跑之苦。2、设有清水箱(2),每次都能用清水洗拖把,保证了卫生质量。3、利用水位高差设有初洗口(9)和集水池(11),拖把能在废水中先洗一次,节省了自来水。4、拖把脱水器(7)的使用改变了拖把脱水脚踩手拧的脱水方法,既卫生,又方便。
实施例一种根据前述原理和图一、图二、图三、图四所示结构的双水箱脱水清洁车,其尺寸材料如下清洁车外型尺寸长、宽、高为1100×450×791(mm),清水箱(2)长宽高768×450×290,容量100公斤,圆角为R116,水龙头(5)安在清水箱(2)的最低位置,材料为不锈钢,废水箱(13)长宽高为1000×450×306,圆角为R116。安装在其前端右上方的脱水器支承座(6),内径为192,比初洗口(9)高60,初洗口(9)为∮204,材料为不锈钢。
底架(3)长宽高为1000×450×25,圆弧R160,材料为25×25的不锈角钢,底架(3)一端的推手(1),高791,宽450,握手处离箱体100,不锈钢制成,底架(3)下面用四个万向轮(12),高90。
脱水器(7)外口径204,内口径180,高180,锯齿筋(16)最高为16,最厚为6,U型脱水槽(17)槽宽为6,最深为6,材料为瓷质。


图一是双水箱脱水清洁车主视图图二是双水箱脱水清洁车俯视图图三是脱水器主视图图四是脱水器俯视图1-推手 2-清水箱 3-底架 4-加水盖5-水龙头 6-脱水器支承座 7-脱水器 8-O型橡皮圈9-初洗口 10-排水软管 11-集水池 12-万向轮13-废水箱 14-定位筋 15-漏斗型锥壳体16-锯齿筋 17-U型脱水槽
权利要求1.一种双水箱脱水清洁车,为一长方体形状,特征是由清水箱(2)、废水箱(13)、底架(3)三部分组成,清水箱(2)为长方体,前端为方形,后端两角为圆弧,清水箱(2)上有水箱盖(4),前端右边下面安有水龙头(5),清水箱(2)下面连着废水箱(13),废水箱(13)为长方体,前后四角为圆弧,废水箱(13)比清水箱(2)长,长的部分伸在前端,前端上面右边安有脱水器支承座(6),脱水器支承座(6)上是脱水器(7),脱水器(7)的大头通过定位筋(14)嵌在脱水器支承座(6)上,脱水器(7)的下端通过套在它外面的0型橡皮圈(8),卡在脱水器支承座(6)内,水龙头(5)的水流入脱水器(7),供清洗拖把之用,废水箱(13)的前左边为初洗口(9),它比脱水器(7)的位置低,废水箱(13)底部与初洗口(9)相对应的地方设有集水池(11),它的位置最低,废水首先流满集水池(11),供初洗之用,集水池(11)底下安有排水软管(10),整个废水箱(13)搁在底架(3)上,底架(3)下面安有4个万向轮(12),底架(3)的后端是推手(1),上述结构组成一台能自由移动的清洁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备,其特征还在于拖把脱水器(7)为一漏斗型壳体(15),在漏斗型壳体(15)内,均布U型脱水槽(17)和均布锯齿筋(16),锯齿筋(16)在漏斗底部连在一起,漏斗口下缘设有定位筋(14)。
专利摘要一种涉及卫生设备的双水箱脱水清洁车,其特征在于由清水箱(2)、废水箱(13)和底架(3)三部分组成,能装载清水和废水随处清洗拖把和拖把脱水,解决了清洁人员往返于水源与工作地之间的辛劳,克服了拖把脚踩手拧的脱水方法,能广泛用于宾馆、旅社、医院、车站等大型场所的卫生工作。该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造容易,造价低廉,性能可靠,轻便适用,能减轻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质量,节约自来水用量。
文档编号A47L11/00GK2121198SQ9221297
公开日1992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9日
发明者喻哲明, 彭胜玉 申请人:喻哲明, 彭胜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