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拖把拧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80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拖把拧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专利申请号为CN92215132.6的拖把拧水器,设计科学,结构简单,拧拖把快速省力、效果好,但由于其绞篮及支架是固定式的,占据一定的空间,给产品运输和用户存放带来一定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折叠而大大缩小体积,从而便于运输和存放的折叠式拖把拧水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上述固定式拖把拧水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将绞篮底、顶圈之间均布、固定连接的绞篮杆设计成活动式的,即绞篮杆由可相对伸缩、活动连接的绞杆及吊杆构成,绞杆与吊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绞篮底圈和顶圈上,而对于绞篮支架,则在其转折处设铰链。



图1、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正、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墙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6为以二种不同支架安装于墙壁上的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截圆锥形绞篮的底圈(3)、顶圈(1)的周侧面上,分别均布可自由穿入绞杆(6)和吊杆(9)的洞孔;成
形的吊杆(9),其上部两开口端穿入顶圈(1)的洞孔,且从顶圈(1)的内侧向外侧穿出,并在杆端间隔顶圈壁分别设限止块(11),这样吊杆(9)就活动连接于顶圈(1)上了;绞杆(6)最好用钢丝制成,其下端从底圈(3)外侧向内侧穿入,作弯钩与底圈(3)成活动连接,其上端则向上自由穿出
形吊杆(9)下部横档上所设的绞杆洞孔,并在顶端加设限止帽块(10)。绞篮支架(2)主要是在其转折处设铰链(8),加强圈(4)可以用手拧螺钉(5)固定于支架上,这样便于拆卸。本实用新型折叠的方法是用手握住底圈(3),一边稍作旋动,同时一边向上托起,这时绞杆(6)通过吊杆(9)横档上的洞孔逐渐向上滑升,并渐趋水平,直至底圈(3)、绞杆(6)、吊杆(9)基本与顶圈(1)平齐,然后用其一端安装于支架(2)上的拉钩(7)钩住底圈(3),即锁定了折叠绞篮;尔后松开手拧螺钉(5),卸下加强圈(4),通过铰链(8)将支架的各支脚上翻平折重叠于顶圈上。这样整只产品成扁平体,便于收藏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对支架(2)作一些改进后,也可直接安装于卫生间墙壁上使用。该支架(2)的一种结构形式是由二只水平支脚(13)和一只垂直接地支脚(14)构成,水平支脚(13)的一端与顶圈(1)相连接,另一端可固定于墙壁上,支脚(13)的中部设有折叠铰链(15),支脚(14)一端水平连接于顶圈(1)上,经铰链(8)转折后另一端垂直接地。支架(2)的另一种结构是由一只水平支脚(13)和二根斜拉杆(12)构成,斜拉杆(12)是伸缩性套管,外管的一端活动固定于墙壁上,内管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绞篮顶圈(1)上。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包括由底圈、顶圈和绞篮杆构成的绞篮,以及绞篮支架,其特征在于绞篮杆由可相对伸缩、活动连接的绞杆(6)及吊杆(9)构成,绞杆(6)与吊杆(9)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绞篮底圈(3)、顶圈(1)上,绞篮支架(2)的转折处设铰链(8)。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其特征在于吊杆(9)成
形,其上部两开口端与顶圈(1)活动连接,下部封闭档上开设有绞杆洞孔,绞杆(6)的下端活动连接于底圈(3)上,上端自由穿出吊杆(9)横档上的绞杆洞孔,绞杆(6)顶端设有限止帽块(10)。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其特征在于支架(2)的加强圈(4)是以手拧螺钉(5)固定于支架上的。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其特征在于支架(2)是由二只水平支脚(13)和一只垂直接地支脚(14)构成的,水平支脚(13)的一端与顶圈(1)相连接,另一端可固定于墙壁上,支脚(13)中部设有折叠铰链(15),支脚(14)一端水平连接于顶圈(1)上,经铰链转折后另一端垂直接地。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其特征在于支架(2)上装有折叠固定拉钩(7)。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其特征在于支架(2)是由一只水平支脚(13)和二根斜拉杆(12)构成的,中部设有铰链(15)的水平支脚(13)的一端与顶圈(1)相连接,另一端固定于墙壁上,斜拉杆(12)是伸缩性套管,外管的一端活动固定于墙壁上,内管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绞篮顶圈(1)上。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拖把拧水器,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它包括底圈、顶圈、绞篮杆构成的绞篮及其支架,而绞篮杆又由可相对伸缩、活动连接的绞杆与吊杆构成,绞杆与吊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绞篮底圈、顶圈上,支架上设折叠铰链。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拧拖把快速省力、效果好,不用时可折叠,便于收藏,便于产品运输。
文档编号A47L13/59GK2121915SQ9221526
公开日1992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13日
发明者许振国, 许加祥 申请人:许加祥, 许振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