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壶盖手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1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壶盖手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加热容器领域,特别涉及壶盖手把。
现有技术的水壶由壶体、设于壶体上的壶盖、设于壶盖上端中间由螺钉锁固的壶盖手把以及在壶嘴上另设的哨嘴组成。这种壶盖手把只由螺钉锁固,当该螺钉被使用时间较久时容易受到蒸汽及使用者经常摇晃的影响,而从壶盖内的螺母中滑脱,进而造成壶盖手把松脱,掉离壶盖,在该手把中虽然具有哨嘴,用以提醒使用者开水已滚沸,但另在壶嘴上还设有一哨嘴,不但浪费材料成本,而且增加装配时间,在使用和制造上非常不理想。
为改进上述现有技术水壶盖的各种缺点,经过设计人长久努力研究及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壶盖手把。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壶盖手把,该壶盖手把在安装时不需调整座体的蒸汽入口即可对准壶盖所设的开口;壶盖手把用螺钉锁固后不能随意转动,进而使壶把不致松脱,在壶盖手把内设有滚沸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所说的壶盖手把由座体、环圈、簧片和盖体组成,在座体下端设有螺母,在该螺母周边开设有复数个蒸汽入口,在该蒸汽入口外缘设有凸柱,在座体上端设有开口,在该开口内置放一片簧片,在开口端边上设有凸缘,在凸缘外套设环圈,在凸缘内侧具有内螺纹;在座体上设有盖体,该盖体周边设有复数个贯穿盖体的蒸汽出口,在盖体开口的外缘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座体开口凸缘内侧的内螺纹互相螺合后使盖体锁固在座体上,形成壶盖手把,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以下结合作为实施例的附图对本设计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为本壶盖手把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壶盖手把实施例的剖面图。
参照附
图1和2,本壶盖手把由座体1、环圈2、簧片3和盖休4组成,其中,在座体下端中间设有螺母11,在该螺母周边开高有复数数个蒸汽入口12,在该蒸汽入口12外缘设有凸柱13,在座体1上端设有开口14,在该开口内置放一片簧片3,在开口14端边上设有凸缘15,在该凸缘15外套设有环圈2,在凸缘15内侧具有内螺纹16;在座体1上设有盖体4,该盖体周边设有复数个贯穿盖体4的蒸汽出口41,在盖体开口42的外缘具有外螺纹43,该外螺纹43与座体开口凸缘15内侧的内螺纹16互相螺合,使盖体4锁固在座体1上,形成壶盖手把5。
使用时,参照附图2,先将壶盖手把5放在壶盖6上,再将螺钉7由壶盖6内经过壶盖开孔61向上锁合在座体1的螺母11之中,同时,将座体1上的凸柱13插在壶盖6上所预设的小孔62中,这样,不但使座体1的蒸汽入口12不需调整即可对准壶盖6所设的开口63,达到定位作用,而且由于凸柱13插于小孔62之中,当壶盖手把5用锁钉7锁固后,使该螺钉也无法随意转动,进而使壶盖手把不致从壶盖6上松脱;当壶体内的开水滚沸时,蒸汽由蒸汽入口12流入壶盖手把5内并经过簧片3,再从盖体4上的蒸汽出口41流出,从而使簧片振动发声,提醒使用者迅速取用开水,在使用上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壶盖手把与壶体由螺钉锁固,由于座体上的凸柱插于壶盖上所预设的小孔中,使座体的蒸汽入口不需调整即可对准壶盖所设的开口,起到定位作用,并且使螺钉无法随意转动,进而使壶盖手把不致从壶盖松脱,在本壶盖手把内设有簧片,不需再另设。本壶盖手把结构简单而效果显著,安全实用,节约成本,使用和制造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壶盖手把,其特征在于由座体、环圈、簧片和盖体组成,在座体下端设有螺母,在该螺母周边开设有复数个蒸汽入口,在该蒸汽入口外缘设有凸柱,在座体上端设有开口,在该开口内置放一片簧片,在开口端边上设有凸缘,在凸缘外套设环圈,在凸缘内侧具有内螺纹;在座体上设有盖体,该盖体周边设有复数个贯穿盖体的蒸汽出口,在盖体开口的外缘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座体开口凸缘内侧的内螺纹互相螺合后使盖体锁固在座体上,形成壶盖手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壶盖手把。本壶盖手把由座体、环圈、簧片和盖体组成,在座体下端设有螺母和蒸汽入口,在该蒸汽入口外缘处设有凸柱,在座体上端设有开口及簧片,环圈套设于该开口端边上的凸缘上,在座体上设有盖体,在该盖体周边设有蒸汽出口,盖体开口外缘的外螺纹与座体开口凸缘内侧的内螺纹互相螺合后,使盖体锁固在座体上,形成壶盖手把。本壶盖手把设计合理,安全实用,节约成本,使用和制造方便。
文档编号A47J27/212GK2130468SQ92234050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9日
发明者邓明松 申请人:邓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